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群的根性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设(R)是群的根性,N是群G的正规子群,记N^-/N=RR(G/N).主要利用群的根性的性质来解决哪种根性具有特征性质N1N2^-=N1^-N2^-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Li X.M分别给出的根群类和半单群类的若干特征性质,提出了根群类和半单群类之间应具有的联系。通过群的一类特殊的正规子群:本质正规子群将根群类和半单群类联系起来,并利用群的根性的一般理论,得到了两个结果:根群类P是遗传的当且仅当其对应的半单群类L是本质扩张闭的;当根群类P是遗传根群类时,根群类P和其对应的半单群类L所决定的群类M是根群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出群的p-超可解性的一些判别准则,引入有限群的z-置换嵌入子群的概念.设z是群G的Sylow子群的完全集,群G的一个子群H称为在G内z-置换嵌入,如果H的每个Sylow子群也是G的某个z-置换子群的Sylow子群,一些已知的结论也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出群的p-超可解性的一些判别准则,引入有限群的z-置换嵌入子群的概念。设z是群G的Sylow子群的完全集,群G的一个子群H称为在G内z-置换嵌入,如果H的每个Sylow子群也是G的某个z-置换子群的Sylow子群,一些已知的结论也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FN_c—群表示下中心列的第c+1项γ_(c+1)G是有限的群G。若群G的每一真商群是FN_c—群,但G本身不具备这种性质,则称G为外FN_c—群(JNFN_c—群)。D.J.S.Robinson和作者已经讨论了JNFA—群(即c=1时的JNFN_c—群),(请参阅J.Algebra,(2)(118)1988),346~368)。本文考虑c≥2时的JNFN_c—群,给出这类群的完全描述。定理1(i) 设G为具有非平凡中心的JNFN_c—群,则G是类为c+1的无扭幂零群,且γ_(c+1)G是无限循环群,Z(G)同构于有理数加群的一个子群。  相似文献   

6.
一类周期FC-群中的两种广义Frattini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π是一个非空的素数集合。对任意群G,定义πFrattini子群为所有指数为π-数的极大子群的交,简记为πFrat(G)。得到如下结果:在任意局部π-可分的周期FC-群G中,设H为G的正规子群,如果H/πFrat(G)为局部π-幂零(局部π-超可解),那么H为局部π-幂零(局部π-超可解)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任意群的R-根的存在性并且指出它就是某种类型素正规子群的交;利用群的R.根给出了一些群类的结构性定理.  相似文献   

8.
无限群p拟Frattini子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G中所有极大子群之交称之为G的Frattini子群。给出一种新的广义的Frattini子群——p拟Fratti—ni子群的定义,并研究基本性质,例如p拟既约性质、p拟可消性质和p拟补充性质等。同时对正规子群,同态像和直积的p拟Frattini子群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内FCtor-群     
群G称为内FCtor-群,如果群G的所有真子群是FCtor-群(周期的FC-群)但G本身不是FCtor-群.为了研究内FCtor-群的结构,利用这类群和内FC-群的关系以及内FC-群的结构定理.由此得到完备和非完备两种情况下内FCtor-群的结构刻画.  相似文献   

10.
内FCtor-群     
群G称为内FCtor-群,如果群G的所有真子群是FCtor-群(周期的FC-群)但G本身不是FCtor-群.为了研究内FCtor-群的结构,利用这类群和内FC-群的关系以及内FC-群的结构定理.由此得到完备和非完备两种情况下内FCtro-群的结构刻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子群的弱s-置换性质研究超可解子群的积的问题,并给出群的超可解性的一些判别方法。设群G可以表示为2个子群A和B的积,A在G中拟正规且B为超可解,如果A的Sylow子群的所有极大子群在G中弱s-置换,则G为超可解群。从而得到1个群为超可解群的这样的一种新判别法。  相似文献   

12.
设n是合数,如果对一切f(x)∈Zn[x]都满足f(x)nk≡f(x)mod(n,r(x)),那么就称n是模r(x)的k阶Carmichael数,这里r(x)是Zn[x]上的k次首一不可约多项式,用Ck,r(x)表示所有这种数的集合,并且定义Ck=Ur(x)Ck,r(x).k阶Carmichael数,当k=4时,已证明了n=pq,p,q是不同的奇素数,p2-1,q3-1均整除n4-1,则n∈C4.主要目的是将k=4时得出的结论推广到k≥4的一般情形,利用孙子定理,通过构造Zn上的首一k次不可约多项式f(x)的方法,得出:在k≥4时,设n=pq,如果k=2m,m≥2,pm-1,q2m-1-1均整除nk-1,则n∈Ck;如果k=2m+1,m≥2,pm-1,pm+1-1,q2m-1均整除nk-1,则n∈Ck.  相似文献   

13.
采用2种复合工艺流程在900°C和950°C制备了适用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Ni-Cu-Zn铁氧体/BaTiO3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工艺流程下,烧结温度及助剂用量变化对复合体系烧结性能和电磁性能的影响。900°C烧结时,在铁氧体预烧前添加BaTiO3(工艺流程Ⅱ)制备的复合材料比在铁氧体预烧后添加BaTiO3(工艺流程Ⅰ)制备的复合材料有更高的烧结密度(5.40g/cm3)和Snoek乘积(5.56GHz);950°C烧结时,工艺流程Ⅱ制备的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优于工艺流程Ⅰ制备的。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树木的不同空间配植方案对行人呼吸高度气流的影响,本文将树木视为均匀多孔介质,通过附加源项法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用CFD模拟了H/W=2的典型深街谷几何内4种树木配植情景,实验表明,不同空间配置下树木对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处局地气流的影响强弱在空间分布模式上差异悬殊:① 均匀种植的树木对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的气流起到阻碍作用,不均匀种植则有效提升街谷的整体流速。4种空间配植方案下树木对气流的影响程度不同,阻碍作用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均匀间距8 m(Spa8m)>均匀间距6 m(Spa6m)>均匀间距20 m(Spa20m)>不均匀配植(Non-uniform);对应的平均气流增强指标顺序为$\bar{D}_{spa8}$(-19.31%)<$\bar{D}_{spa6}$(-16.14%)<$\bar{D}_{spa20}$(-10.73%)<$\bar{D}_{non-uniform}$(1.25%)。② 对比不均匀和均匀的种植方案,不均匀植树的街谷内部行人呼吸高度的气流流速比其对照案例(均匀植树Spa8m方案)整体增强了106.49%。街谷中部不种树,在街谷两端配置树木并预留足够的自由空间的不均匀植树方案,能够让角涡渗入街谷中部,促使街谷内部的垂直漩涡和两端的水平角涡运动,增强湍流和垂直交换,有效减少了街道两端“风口效应”和街道中部“风影效应”的区域,改善了整个街谷行人呼吸平面的风环境。④ 合理空间配置的树木能够改善街谷内部的行人风环境。街谷内行人呼吸高度处的气流对局地条件很敏感,树木的局部配置(空间簇集、密度)将引起强烈的空间变化。在既有城市建筑布局条件下,如何通过谨慎的景观设计,利用树木等城市绿化措施有效地改善城市的行人风环境,缓解污染扩散、疾病传播等问题,本文的方法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波动E-P通量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利用1965~2010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三维E-P通量,经过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对流层波动E-P通量的活动中心位于青藏高原南部.(2)波动E-P通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夏季的强度最大,且夏季与冬季相比,垂直分量正负值中心位置的分布几乎相反.从夏季到冬季,E-P通量垂直分量的正值中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3)波动E-P通量的年代际变化也比较显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波动E-P通量变化平缓;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变化很大,90年代中期达到最强,后又开始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6.
在28℃、33℃两种温度下,用海豚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个温度水平病鱼的血清总蛋白(TP)随时间延长都呈现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ALT、AST活性比28℃实验组达峰值时间短,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钾(K+)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后降低,钠(N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肌酐含量呈上升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28℃实验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3℃实验组呈升高趋势;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各个时间点基本高于28℃实验组;球蛋白(GLO)随感染后时间延长呈现升高趋势,至120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温度组间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33℃实验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28℃实验组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小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嗜酸性的红色小体,颗粒变性。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的尼罗罗非鱼肝脏、肾脏均有损伤,造成功能障碍,高温时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