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达文  王述舜  班显秀  刘广雪 《气象》1987,13(11):31-32
MOS作为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一种方法,已被广大气象台站用于中、短期预报业务。目前,辽宁省MOS预报使用的数值预报模式资料主要是:(1)欧洲中心的中期数值预报资料,它可以直接从气象电报中得到格点值;(2)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提供的图形资料。过去实时的中、短期MOS预报业务流程是先从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格点报中选择出MOS方程所需资料,通过手工置入机器;对日本传真图,则是逐张由人工读取网格点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84年3—5月我国B模式和主输出的物理量,结合小网格降水预报用MOS方法制做了莱芜春季短期降水预报。 一、资料和因子的处理 鉴于日本的模式更迭频繁,前后两种不同模式的预报能力和输出的物理量差异是明显的。这给在日常业务中使用日本模式做MOS预报带来一定困难。我国的B模式自  相似文献   

3.
田刚 《湖北气象》2002,21(3):29-30
通过对MICAPS资料本地化、上级信息网络资料本地化、本地资料信息格式化等技术处理,开放式、易移植性程序设计、配置外部程序接口等技术途径,研制出一套县级预报业务服务系统,为基层气象台站预报和服务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7d固定误差订正和滑动误差订正方法对2014年冬季辽宁地区中尺度业务模式2m温度预报产品插值结果进行订正,并将订正结果与中央气象台MOS预报进行对比,分析MOS、7d固定误差订正和滑动误差订正3种数值模式后处理方法对辽宁地区冬季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两种误差订正后的预报结果准确率均比数值模式预报插值结果高,滑动误差订正效果优于7d固定误差订正;24h最高气温预报中,滑动误差订正结果的准确率最高;最低气温预报中,08时滑动误差订正结果准确率高于中央气象台MOS预报,但20时滑动误差订正结果准确率低于MOS预报。滑动误差订正需1—15d的资料积累,比MOS方法所需资料少且操作简单,适合观测资料积累少的地区开展数值模式的温度订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要叙述目前一些省级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业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华东区域中心及下属的省级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实时资料的微机加工、处理、图形识别技术和MOS预报、单站晴雨预报、地面风预报等中期预报方法,以及业务预报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ECMWF细网格模式输出产品,以一种优化的BP-MOS模型预测1~7 d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并对比该方法和ECMWF细网格的2 m温度输出产品以及线性MOS方法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在预报因子处理时,考虑云量、风、湿度等对气温变化的"过程"影响能有效提高预报准确率;ECMWF细网格2 m温度产品在短期3 d内均方根误差均在2℃以内,但中期时段预报效果明显低于MOS方法;由于线性MOS模型预报存在不稳定现象,而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使其在容错性方面优势明显,因此优化的BP-MOS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降水预报的质量,满足日常预报业务的需要,推广使用MOS预报方法,我们利用收集到的部分资料制作了泰安地区八月份降水MOS预报。在使用中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8.
朱盛明  王德隽 《气象》1984,10(4):2-6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数值预报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值预报业务模式更替频繁,使MOS方法的优越性受到一定影响。一般说来,当数值模式的物理特征变动不大,同样是差分模式,只是网格大小及层次的变化,通常不致影响MOS预报的准确率;但如数值模式变动较大,例如从差分模式变为谱模式,则这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国外有关的近期资料已说明了这个问题。目前,国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选用那些对模式变化不太敏感的因子,例如在预报最高温度时,选用两层间厚  相似文献   

9.
模式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方法简称MOS。MOS是1972年由美国气象学家Glahn和Lowry提出来的一种气象要素预报的动力统计方法。十年来MOS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各种气象要素预报的主要方法,用以制作指导预报。美国地方气象台在国家中心发布的MOS指导预报的基础上,利用最新实况(除了常规观测资料外还包括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同时应用简单平流模式制作18小时以内本地气象要素的MOS预报。许多国家的业务预报也普遍采用MOS方法。本文将着重介绍美国MOS预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MOS预报的试验研究及其在业务预报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应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实践中我们体会到MOS预报必须符合“简便、迅速、准确”的原则,才能受到业务第一线的欢迎。为了使天气预报客观、定量,我们对预报对象和因子的选取及技术处理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浙江沿海渔场(舟山渔场,大陈渔场)海面短期风力分级 MOS 预报方法(简称通用型)和舟山渔场冬季(11月~2月)0—48~h 偏北大风分级 MOS 预报方法(简称北大风型)。该方法通过1987年4月以来一年的业务应用,预报正确率已超过1984、1985年的平均成绩。一、资料来源1.1983~1985年逐日日本数值预告产品网格点资料:FSFE02、03,FUFE502、503,FXFE782、783为5×5经纬度[20—40°N,100—130°E],与2.5×2.5经纬度[25—35°N,  相似文献   

12.
董焕军 《气象》1988,14(2):55-55
实践证明,MOS预报方法在县站的推广和使用,不但对稳定和提高县站预报质量有一定作用,而且为县站预报业务向客观化、定量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市自1984年开始向县站推广MOS预报方法,目前大部分县站都有了多套MOS方程,并已成为各站预报业务中的主要预报方法。但在引进、推广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为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工作,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方法的气象要素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基于基本的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方法,该方法具有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在数值预报解释应用技术中,对某些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的要素,如风、比湿等,采用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技术较多元回归的MOS方法更具优势;利用北京市气象局中尺度业务模式 (MM5V3) 的12:00(世界时) 起始数值预报产品和观测资料,制作北京15个奥运场馆站点6~48 h逐3 h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对比MM5V3模式,从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减小率来看,2 m温度减小12.1%,10 m风u分量减小43.3%,10 m风v分量减小53.4%,2 m比湿减小38.2%。与同期的MOS方法预报结果相比,整体预报效果SVM略优于MOS。由此可见,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方法解决与预报因子之间非线性相关的气象要素较好,具有较高的预报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王田  季焱  杜钦  朱寿鹏  智协飞 《气象科学》2023,43(5):652-661
基于重庆市气象局业务运行的风暴尺度快速同化和预报系统(Storm-Scale Rapid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 System, SSRAF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 MICAPS)地面观测和高空观测资料,进行模式输出统计(Model Output Statistics, MOS)方法和纳入超前实况因子的MOS(MOS with Prior Observation Predictors, OMOS)方法对重庆地区地面气温96 h内逐小时预报试验,并以SSRAFS地面气温预报结果作为参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S方法在1~96 h预报时效内的预报技巧高于SSRAFS,气温预报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减小1.22℃,CC和HR2分别平均增大0.006和20.4%;在1~7 h预报时效,RMSE平均减小1.70℃,CC和HR2分别平均增大0.07和34.5%;且MOS方...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思路 根据天气学原理和预报员的经验进行天气分型,每型下由数值预报输出产品、天气实况资料选取预报因子,并利用点聚图、多因子组合做“线性化”处理,进而建立“MOS”预报方程。这是把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其中包括完全预报和“MOS”预报)、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取各方之长,融为一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洪涛 《气象》1985,11(1):13-15
本文通过对数值预报图中有限区域网格点各气象要素场资料的分析,找出本站产生降水天气的共性特征,选取具有天气学意义的网格点中各气象要素指标作为因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MOS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MOS预报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士晟 《气象学报》1985,43(3):332-338
美国Glahn和Lowry在1972年提出MOS预报,它逐步取代完全预报成为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指导预报,最近十二年MOS预报发展很快,成为许多国家的业务预报方法。 我国MOS方法起步并不晚,上海台1978年引进MOS方法并投入业务使用,吉林1979年利用传真图的模式输出发展了地方MOS方法,该方法适合广大台站和第三世界应用。国家气象局1982年决定在广大台站推广MOS方法,1982年秋由吉林、江苏、陕西、广东四省组成地方MOS科研组,到1983年末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开展了MOS方法或PP(完全预报)方法。我国的地方MOS方法有中国特色,比较注意吸收预报员经验,并且采用多种统计模型,经实践证明地方MOS效果较好。吉林在1981年将中期MOS预报投入业务使用,现在已有十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中期MOS方法或PP方法,而美国目前中期业务预报仍靠PP方法。 经调研证明我国已具备全面推广MOS方法的条件,应作出规划积极推广MOS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在MOS预报和其他预报方法的研制中,如何提高因子品质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对于大多数气象要素的实时场和数值预告场的处理是读取指标站资料或网格点资料,然后从中挑选与预报量关系最好的单点或多点平均(如:三点挑花,四点挑花等)作为因子。这些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单点的稳定性较差,且有较大的读数误差和偶然性,多点平均对此稍有弥补,但对于各种场的预报关键区事先不知其几何形状时,人为地作几点平均显然是不够  相似文献   

19.
MOS预报方法主要是从数值模式输出的形势预报和物理量预报资料中筛选预报因子,建立统计预报方程,制作气象要素预报。由一定的样本资料建立的MOS方程,有的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无多大差别,有的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这就是MOS方程的预报稳定性问题。一个MOS方程,如果预报效果与拟合效果差异不显著,就认为方程的预报性能稳定。如果预报效果显著低于拟合效果,则认为方程的预报性能不稳定。下面介绍一个判断三分类MOS方程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1981—1985年日本气象厅、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和北京气象中心数值模式的中短期数值预报资料,设计了一套预报大雨、中雨、晴雨及中期天气的预报方程,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人-MOS预报优于其他预报;24—36小时是MOS预报的最佳时段。对于预报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方差缩减RV及均方根误差σ三个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环流分型、资料来源、选入有关因子对预报方程的稳定性和准确率影响较大;而样本的大小却影响不大。另外,计算结果还表明,大、小网格B模式的不同网格距资料对各种区域性降水有不同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