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中有关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运用Cochrane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共1206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提高总有效率;RR=1.14,95%CI(1.10,1.19),P<0.00001]、降低血尿酸;MD=-42.18,95%CI(-48.57,-35.78),P<0.00001]、改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MD=-2.28,95%CI(-2.55,-2.02),P<0.00001],疗效优于西药。结论: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75.00%(2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风消浊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痛风消浊汤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综合疗效以及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及血尿酸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消浊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及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尿酸(UA)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3%,对照组为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ESR和U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明显降低患者ESR和UA水平,减轻患处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介绍熊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湿热蕴结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重视痛风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急性期湿热蕴结,痹阻关节,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慢性缓解期久病入络,常加以虫类药以搜骨去风。同时在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注意预防调护。附典型案例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UA)、血清白介素-8(IL-8)、MMP-9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83.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ESR、UA、IL-8、MMP-9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瘀热阻滞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痹膏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合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予清痹膏外敷合非布司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痹膏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单用秋水仙碱治疗,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毒饮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WBC、IL-1β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可显著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焦宣痹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焦宣痹汤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血清、关节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及关节组织滑膜液中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焦宣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及关节滑膜液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痹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关节肿痛评分与指数、炎症因子水平[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1β(IL-1β)、环氧酶-2(COX-2)]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痛评分与指数及BUA、hs-CRP、ESR、IL-1β、COX-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痹汤可显著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这与其可降低BUA和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水筋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和依托考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筋针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血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主要症状体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皮肤潮红)、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UA、Scr、BUN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皮肤潮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西药联合水筋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控制症状体征,疗效持久,药物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妙散口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 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妙散口服联合中药外敷疗法,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神经降压素(N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激肽-1(NK-1)、尿酸(U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AIMS2-SF)评价2组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18%(5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4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GSH-Px、NT、SOD水平均明显升高,CGRP、NK-1、UA水平均明显降低,NRS评分均降低,AIMS2-SF评分均增加,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治疗组为3.70%(2/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抑制患者炎症,减少氧化应激损伤,降低UA水平,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蠲痹历节清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肿胀与炎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雄性湘黄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别嘌醇组,每组12只。采用高蛋白饮食的方法(饮食中的蛋白含量为50%)建立鸡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蠲痹历节清方组予蠲痹历节清方汤剂(30ml/kg)灌胃,别嘌醇组予别嘌醇溶液(15ml/kg)灌胃,每天2次,共21d。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踝关节肿胀程度及炎症细胞数量。结果:1)踝关节肿胀指数。干预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14、21d,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1d,蠲痹历节清方组与别嘌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细胞数量。干预21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蠲痹历节清方组及别嘌醇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对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消肿抗炎作用,且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Meta荟萃的分析手段,整体评价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依据。方法:依据检索策略,制定关键词和主题,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Medline和EMBase开展计算机检索,收集通滞苏润江胶囊单独或者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对比常规药物(对照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制定合适的纳入与排除规则,对符合要求标准的临床研究开展数据信息提取,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综合评价,最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系统Meta分析评价。结果:共计纳入8项RCTs,合计患者5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2.21,95%CI=(1.26,3.86),P=0.006]、痊愈率[OR=1.65,95%CI=(1.06,2.58),P=0.03]、血尿酸下降水平[OR=-87.36,95%CI=(-123.85,-50.87),P<0.00001]、尿尿酸下降水平[OR=-0.52,95%CI=(-0.65,-0.40),P<0.00001]、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OR=-3.73,95%CI=(-5.78,-1.67),P=0.0004]、关节功能下降水平[OR=0.14,95%CI=(0.06,0.22),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0.71,95%CI=(0.24,2.11),P=0.54]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或联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但由于纳入本Meta分析的样本数量有限,且临床研究质量不高,须开展更多设计严格、多中心、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s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浊毒致病、致痫的理论基础,认为浊毒具有难治性、顽固性的特点,治疗上应辨明浊、毒之孰轻孰重,分浊离毒,使得病邪相对孤立,故以化浊解毒为治痫之纲,兼以疏肝理气,通窍定痫,兼顾整体。从浊毒理论入手,寻找其指导癫痫治疗的可行性,既是对现有浊毒理论的继承与完善,也是对癫痫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李明权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膜性肾病是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肾病综合征常见临床病理表现之一。李教授认为,膜性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上以病-证-症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以补脾肾之虚为主,兼清热毒、利湿毒、消风毒、祛瘀毒,获得显效。  相似文献   

17.
介绍马科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胰腺癌的经验。马教授认为正气亏虚、邪毒侵犯肝脾为本病主要病机,扶正祛邪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发病初期以祛除癌毒为关键,后期以顾护肝脾为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曾普华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曾教授认为肺癌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毒胶结,临证治疗以分阶段辨证论治为纲,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瘀为主,清热解毒、攻毒散结、扶正祛邪贯穿治疗全程。临床自拟固肺消积饮治疗,并随症加减,获得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痛风肾泰方加减联合别嘌醇治疗湿热血瘀型早期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血瘀型早期痛风性肾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肾泰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舌脉及实验室指标[血尿酸(UA)、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UA、mALB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NAG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痛风肾泰方加减联合别嘌醇治疗湿热血瘀型早期痛风性肾病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介绍周恩超教授基于“肾毒内伏”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周教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属本虚标实之疾,肾虚为发病之本,风、湿、热、痰、瘀诸邪内伏,蕴藏于肾,化为肾毒,乃发病之标,肾毒内伏是关键病机,并基于此提出扶正祛毒的治疗原则,确立益肾解毒的治疗大法,补益肾元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同时兼以祛风、清热、化瘀、化痰等解毒之法,标本同治,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