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柱石通道中配合物的振动光谱和辐照裂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四川平武富碱型绿柱石为研究对象 ,采用 IR和 L RM测试方法 ,重点对通道中氢化物和多聚合离子的配位构型、辐照裂解及热致转型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 ,在该区成矿作用条件下 ,绿柱石通道中的钠离子趋向与氢离子化合反应生成 Na H氢化物 ,并占据通道中的 C2 位。在垂直 c轴方向上 ,以 3165 cm-1,3114 cm-1及 30 31cm-1伸缩振动弱吸收谱带为特征。[Fe2 ( OH) 4 ] 2 多聚合离子占据通道中的 C1位 ,以 32 34 cm-1伸缩振动锐吸收谱带为特征 (∥ c轴 )。辐照作用导致上述多聚合离子的裂解 ,并形成不稳定的 [H0 ] i心和相对稳定的 [Fe3 ] OH心。与之对应的吸收谱带分别出现在 3110 cm-1(⊥ c轴 )和 335 5cm-1(∥c轴 )处。通道中 Na H和 [Fe2 ( OH) 4 ] 2 多聚合离子的存在 ,可视为该类型绿柱石的一个重要的成因标志。  相似文献   
2.
辐照绿柱石的色心与赋色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辐照剂量的带电粒子作用下,四川无色绿柱石因赋色而呈现浅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阴极发光光谱(CLS)研究表明,辐照绿柱石中存在两组与赋色密切相关的色心组合,其一为相对稳定的[Fe^3 ]OH和[Fe^3 4]心,其二则为不稳定的[H^0]i心和F^ 心,二者对可见光的能量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由此产生特征的吸收与发射光谱。低温退火处理(210℃),有助于消除辐照绿柱石中不稳定的色心,使相对稳定的[Fe^3 ]OH心黉度再度聚集,并形成新的缺陷(二次缺陷),进而提高稳定色心的主波长和饱和度。研究证实,二次缺陷形成的初始温度,可近似代表辐照绿柱石的最佳热固色温度点,经辐照与热固色作用而形成的黄色,橙黄色绿柱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并不因长期日照或低温受热(<280℃)而褪色。  相似文献   
3.
四川平武稀有金属花岗岩与绿柱石的成矿属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四川平武稀有金属花岗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述该区花岗岩与绿柱石的成矿关系。研究表明:平武花岗岩体造岩矿物组合为石英、钠长石、钾长石和白云母;岩石化学成分铝过饱和、富钠、富碱性,稀土元素含量很低,富含Be,W,Sn,Li,Ta,Rb等稀有元素;属花岗岩浆高度分异演化晚期阶段的产物;由岩浆期后的云英岩化形成气成-热液型绿柱石宝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辐照条件下绿柱石通道中顺磁配合物的ESR行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四川平武贫铁富碱型无色绿柱石通道中主要存在碱氢化物(NaH)、[Fe2(OH)4]^2 多聚合离子及OH自由基,在电子辐照作用下,通道中顺磁配合物的结构、带电性质及化学键易发生转型、裂解和变价,并形成自旋浓度不等的[H^0]i心(裂距为500G,g值分别为2.175,1.8774的二重超精细结构线)、[Fe^3 ]OH(g=2.0031)和[Fe4^3 ]s(g=4.3172)等辐照损伤心。[Fe^3 ]OH心属一种有效的电子陷阱,其热稳定性大于[Fe4^3 ]s心。绿柱石杂质铁离子的占位方式,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流体的pH值密切相关。由电子辐照作用而导致杂质离子价态的转变,属一种可逆的动态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国内外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红色透明长石,其天然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LA—ICP—MS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仪器研究了该红色长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旨在探讨其致色原因。结果表明,该红色长石样品属于中长石;与黄色长石样品相比,其化学成分中Cu的质量分数为739×10^-6~801×10^-6,远远高于黄色长石的(1.07×10^-6),而其它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无明显的差别,故认为Cu可能与其呈红色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该红色长石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带主要位于566nm处,推测其可能与Cu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教学研究旨在有效缓解目前宝石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衡的矛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参考钻石内含物的标示方法,设计了典型宝石内含物标准符号;选取适当样品进行内含物的标准化图示并制作成“宝石内含物标准图例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进行试用。研究结果表明,“宝石内含物标准图例卡”能够较清楚展现宝石中内含物的类型以及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对于解决各种宝石内含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明显帮助,对学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在宝石实践教学环节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拉长石晕彩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拉长石晕彩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采用Philips CM12型透射电镜结合矿物薄片,对拉长石样品的不同颜色区域进行了观察.对晕彩效应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拉长石的晕彩效应是典型的于涉型晕彩,内部的出溶连生结构是导致拉长石产生晕彩的根本原因.只有当连生片晶的厚度为128~252 nm时,拉长石才能产生可见光范围内的干涉色.由于连生片晶不是绝对平行,表面也并不完全平坦,导致所显现的干涉色不是单一颜色.为了更好地显现晕彩,宝石的切磨方向应与内部出溶连生结构的方向尽量一致,宝石表面与连生片晶的夹角越小,观察到晕彩的方向就越正,当夹角大于45°后,样品表面就观察不到晕彩了.晕彩的颜色受出溶条纹厚度的影响,条纹组的单元层厚度越大,干涉色波长越长;两组条纹的厚度比越大,干涉色波长越长;据此建立了晕彩拉长石的内部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包裹体性质、类型、成分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在绿柱石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及绿柱石宝石的产地的判别、绿柱石宝石的鉴别等方面的进展 ;同时也介绍了包裹体研究中某些测试技术的进展 ,并对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平武富碱型绿柱石晶体的晶格缺陷与生长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低饱和度,碱性,气成一热液条件下形成的四川平武绿柱石宝石晶体,具有特征的扁平板状几何外形,在绿柱石晶体的{0001},{1010},{1121}面上,普遍发育螺旋位错,束合螺旋位错,层错及接触双晶,它们共同构成了绿柱石晶体生长的主要台阶源,微分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证实,由填隙变形,位错滑移和水解弱化等综合作用,直接导致绿柱石硅氧四面体六方环结构和铍氧四面体 结构的局部畸变,并相应引起多面体体积,化学键力,键合能及晶面的法向生长速率发生变化,从而决定了该区绿柱石晶体生长的形 态,由绿柱石晶体中的线缺陷(螺旋位错),而缺陷(层错,双晶)及点缺陷(空位,包裹体)的协同作用,是导致四川平武扁平板状绿柱石晶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谢浩  裴景成  徐洋 《地质科学译丛》2010,(3):41-43,I0002
介绍了一种新型宝石材料,其外观酷似绿松石,不透明,具有明亮的苹果绿色,常见棕色矿物杂质呈网脉状分布。这种宝石材料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富镁的菱镍矿,是一种罕见的镍碳酸盐,最早发现于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斯佩半岛,因此而得名加斯佩石。加斯佩石的摩氏硬度仅为4.5~5.0,解理发育,可加工性较差,但资源稀缺、颜色喜人,市场升值空间较大,投资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