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气相色谱法测定氢、氧、氮、甲烷、一氧化碳5种气体,在石油化工系统应用较多对矿物包裹体中的这几种气体的测定,国内近年刚开始,一般只对成分较为简单的石英类矿物进行若干实验. 鉴于生产急需,我们对碳酸盐、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气体成分进行了一些考查.由于设备、人员的限制,我们仅对一台较为简单的CXL-101气相色谱仪作了一些改装.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地化模式样品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拟定了以纯碳粉为缓冲剂,用Pd、Yb、LVT作内标,定量地分析了地化模式样品中的Cu、Pb、Zn、Ag、Bi、Co、Ni、V、Mn、Ga、In、Cd、B、Be、Cr、Sr、Ba等十七个元素。 本方法可以分析硅酸岩、中性岩(指CaO、SiO_2含量在硅酸岩和灰岩之间的样品)、灰岩及常见的几种有色金属矿石样品,它对各种岩石、矿石、矿物样品的适应范围很广,分析精度比较高,分析误差达到部颁的要求,分析合格率均在85%以上(多在95%以上);分析速度快,每天可分析400件矿样,已做到每月分析扫面样8.000件或模式样品4000件。 该法经过2年的生产考验,现已分析化探扫面样,化探模式样共10万件,分析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以盐酸及硝酸溶解矿样,在盐酸、硫酸介质中分别测定方铅矿单矿物中Ag、Cd、Cu、Mn、In、As、Co、Ga、Sb、Ti、V、Zn、Cr十三个元素的分析程序及干扰校正步骤。 方法简便、快速,不必经过复杂的分离操作手续,一次称样同时实现多元素测定,可节省样品用量。减少试剂污染,缩短分析周期,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可满足单矿物生产及科研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测定H_2、O_2、N_2、CH_4、CO五种气体在石油化工系统中均有较多的应用。对于矿物包裹体中这几种气体的测定近年来国内刚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一般只对石英一类矿物成分较为简单的样品进行一些实验。我所鉴于生产急需对碳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硅酸盐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气体成分进行一些考查,又由于设备、人员的限制,仅对现有的一台较为简单的CXL—101气相色谱仪作了一些改装。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经简单改装,  相似文献   
5.
岩石、矿物及包裹体中的H_2O及CO_2对其岩石、矿物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地反映成矿溶液和岩浆的本质特征,可以根据H_2O及CO_2的存在量及存在状态来讨论岩浆活动的演化程序。因此,如何准确而又快速地测定单矿物及包裹体中微量及超微量的H_2O及CO_2,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401聚合型多孔微球作气相色谱固定相只能分析包裹体中的H_2O及CO_2,对H_2、O_2、N_2、CO,CH_4不具分离作用。采用分子筛作固定相时,只能分析H_2、O_2、N_2、CO、CH_4,对H_2O、CO_2、H_2S等一些极性气体产生不可逆吸附。而在气液包裹体成份分析中,H_2、N_2、CO、CH_4、CO_2、H_2O等均是对成矿有重要指示作用的元素。为了能在一台色谱仪上同时测得以上元素,克服反复换柱的困难及不同次测定带来的误差,本文采用了碳化多孔小球TDX-01作为色谱固定相,它能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同时测定以上元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微量元素时,由于铁的谱线很多,严重干扰测定,对于固定分析通道的直读光谱仪尤为如此.因而测定前必须将铁分离.本文以酸溶法分解矿样.在6mol L盐酸介质中以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萃取分离铁.水相经用HNO_3—HClO_4破坏有机物后,在3mol.L盐酸介质中用ICP-AES同时测定Ag、Ba、Be、Cd、Co、Cr、Li、Mn、Ni、Sc、Sr、V、Zn、Y、Yb等元素.仪器工作条件:在美国Jarrell-Ash的96-750光量仪上工作.采用HFP-2000D型射频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试验拟定了在3NNH_4OH—0.5MNH_4Cl-5%氨三乙酸底液中测定高钴、镍、铬存在下化探模式样中的锌。对于50微克锌允许镍、钴的存在量(毫克)分别为20和2.0。本法锌的测定下限为0.005%,测定300ppm和100ppm的锌,其标准偏差分别为13.6和17.2,变异系数分别为4.4%和1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