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1篇
  免费   2098篇
  国内免费   3135篇
测绘学   701篇
大气科学   1381篇
地球物理   1570篇
地质学   7645篇
海洋学   1443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954篇
自然地理   2193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93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583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旅游效率评价对区域旅游业提质增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为实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旅游业效率进行分析,运用空间自相关和趋势面等空间统计方法对旅游效率空间关联和整体趋势特征进行剖析,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着重探讨了旅游效率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云南省旅游综合效率总体水平较好,但州市间差距较大,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制约能力略强于规模效率;2)旅游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态势,综合效率整体呈“南北两翼高中间低,东西平稳过渡”空间特征,高效区在滇西北“趋同集聚”;纯技术效率在南北方向呈“U”型趋势,东西方向上梯度递减;规模效率总体呈现“南北两翼高中间低,西高东低”趋势特征;3)旅游从业人数、交通网络密度和景区丰度是云南省旅游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子交互作用时均高于单独作用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2.
影响空间选址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在对以往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选址的三大影响因素:容量、区位特征和作用范围,并进行了空间选址的建模研究,建立了三个基本模型(容量因素影响模型、区位特征因素影响模型、作用范围因素影响模型)和空间选址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应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盆地查布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94件水化学样品的分析结果,对查布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含水层沉积环境及补径条件探讨了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水源地水质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明显的水平分带性,东部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地下水水质一般较好,矿化度多小于1g/L;西部地下水中阴离子以SO4^2-、Cl^-为主,水质变差,矿化度明显增高;研究区硝酸盐污染比较明显,F^-局部超标,矿化度超标也比较明显;水质受含水层的沉积环境和地下水补径条件及人畜活动的影响明显。水源地开采后,其影响会加大,因此应制定合理的水源地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94.
SVO句式是汉语的基础句式,OSV句式是在SVO基础句式的基础上移位派生而来的。在移位的过程中,要受到一定的句法、语义因素的制约,如有定性原则、有生性原则、近距离制约原则、受事NP复杂程度、受事NP受事性的强弱等。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制约因素,移位形成的OSV句式语义会发生改变或者句子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995.
贝壳生物矿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体硬组织是高度结构化多功能复合材料的绝佳典范.这些硬组织包括骨组织(骨和茸角)、牙组织(牙本质和牙釉质)、棘皮动物骨骼单位、海绵动物骨针和贝类贝壳.在遗传因素的控制下,生物体通过节能和环境友好途径合成这些生物复合材料.这些有关生物硬组织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在医学和工程学上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方面使更好地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再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96.
SWOT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和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reats)通过调查研究罗列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规避的因素,然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具有一定战略指导意义的决策或规划。本文通过对绍兴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997.
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耦合协调是保证人居环境均衡发展的基础。基于“人类-居住-支撑-自然-社会”5个子系统,构建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2个系统间的容量耦合模型扩展运用到人居环境5个子系统中,综合熵值法、GIS空间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对辽宁省2005~2016年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力进行探讨,阐述人居环境系统内部协调性。研究表明:2005~2016年辽宁省人居环境系统内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缓慢浮动上升趋势;辽宁省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分散格局,并且呈现从中间向两侧递减的“屋脊”式格局和“双核结构”;东西方向上,空间演变趋势由倒U型逐渐向一字型演变,南北方向上由斜线型向“L”型演变。全省出现了中耦合低协调区、中耦合过渡协调区、高耦合低协调区、高耦合过渡协调区、高耦合高协调区5种类型区。空间分异驱动力主要包括人的需求、经济发展、住房、互联网发展等。  相似文献   
998.
廊固凹陷近岸水下扇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廊固凹陷18口井541 m岩心的系统观察、156口井测井序列的建立、1km×1 km三维地震测网密度的地震相识别,分析了该沉积体系的相带展布特征。该砂砾岩层总体趋势为向上厚度减薄、层数减少,共识别出5期扇体,多呈条带状沿大兴断层断面分布,每期之间发育稳定的暗色泥岩段。该近岸水下扇的形成受3级层序、大兴断层、古构造、古气候、古地形以及物源供给等多种因素的控制。3级层序的发育特点、大兴断层的分段活动以及特殊的物源供给背景因素的匹配对近岸水下扇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2~3期扇体扇中分布范围广,储集条件好,是凹陷下一步开发工作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999.
CINRAD所采用的各种体扫模式(VCP)均以仰角0.5°为起始进行扫描,通过分析雷达发射波束宽度、地物杂波对产品影响、雷达测量低仰角回波的重要性等因素,提出了CINRAD在低仰角观测时选取低仰角的原则,以及低仰角观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刘晔  王若宇  薛德升  曾经元 《地理研究》2019,38(8):1949-1964
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和地级行政单元数据,采用不均衡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刻画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识别高技能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 两类劳动力总体的空间特征均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② 2000—2010年,高技能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呈集中化的趋势,而一般劳动力呈分散化的趋势;③ 十年间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区虹吸作用加强,其分布越发集中于沿海特大城市群,而一般劳动力集聚区回波作用加强,其分布越发均衡;④ 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工平均工资、是否直辖市或省会、每万人在校高校学生、是否沿海城市、常住人口数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十年中一直都是决定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失业率、中学生师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绿地率在2010年也成为影响两类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对比两类劳动力的模型结果可得,高技能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受行政因素、高校因素和地区生活舒适度的影响更大,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受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