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滇中六苴铜矿床原生矿段的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The Upper-Middle Proterozoic epimetamorphic rock series in northern Guangxi is a suite of volcanic-terrigenous clastic formations transforming in facies from mobile to stable, which is similar to Eparchean normal argillo-arenaceous sediments both in petrochemistry and in REE geochemistry.The Upper-Middle Proterozoic Suberathem in northern Guangxi is characterized by primordial enrichment of As and Sb, significant depletion in Sr and Hg, bimodal or polymodal distribution of Au and other ore-forming elements, and high variation coefficients and strong mobilities of Sn,Cu,Ni,Au,Ag,As and Sb.The trace element associ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dominance of siderophile and chalcophile elements occurring in the Middle Proterozoic and that of lithophile ele-ments occurring in the Upper Proterozoic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northern Guangxi is developed a series of ore-bearing formations with the Sibao Group as the protogenous basement and the Danzhou Group and Lower Sinian series as the derivative cap strata.  相似文献   
73.
新生代黄骅坳陷构造伸展、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孟庆任  王战  王翔  解建民 《地质论评》1993,39(6):535-547
黄骅坳陷是一典型的张性盆地,其构造主要受西缘向东倾的拆离断层的控制。构造沉降分析显示盆地西部以裂谷沉降为主,而向东热沉降逐渐增大,反映了上地壳的强烈裂谷区与岩石圈深部强烈减薄区发生了错位。沉积作用在裂谷期和热沉降期具明显不同的特点,指示了早期基底快速不均匀的下沉和晚期基底广泛缓慢下沉的过程。玄武岩的形成和演化也与盆地构造发展过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是在下伏岩石圈上部发生简单剪切和下部发生纯剪切的构造伸展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74.
张晓宝 《沉积学报》1993,11(2):133-14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中二叠流芒草沟组是一套温暖潮湿气侯条件下形成的半深湖至深湖相黑色页岩夹白云岩沉积。本文通过芦草沟组黑色页岩及其白云岩夹层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①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有机质演化为白云岩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②白云岩是在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底层水盐度提高、CO32-浓度增大的条件下原生沉淀的。  相似文献   
75.
山东金刚石原生矿找矿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刚石形成于地幔深处,含金刚石的岩石只是一种运载和保存"工具",凡是来自上地幔的岩石均有可能携带早已形成的金刚石而形成金刚石原生矿床.世界上已知金刚石原生矿除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型外,尚在橄榄岩、橄榄玄武岩、千枚岩、科马提岩、榴辉岩等岩石中发现了金刚石,可能存在金刚石原生矿新的岩石类型.山东位于华北地台的南东部,鲁西、鲁东基底属A型克拉通,幔源岩浆活动强烈,具备良好的金刚石原生矿成矿地质条件,已获得的大量的成矿信息和找矿线索表明,除已发现的蒙阴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外,应该存在着尚未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找矿前景广阔,应进一步加强金刚石原生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76.
天津蓟县雾迷山组高频旋回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达3 300 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雾迷山旋回层,属于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在对旋回层内部岩石成因单元的类型及组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模式和沉积环境模式,并对成因单元的岩石磁化率特征及其对高频旋回的反映进行了探索。认为雾迷山旋回层为沉积环境的水深由较浅—较深—较浅—暴露条件下的沉积,可能代表真正的沉积旋回;其成因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有序叠置形态,表明它有可能是与米兰柯维奇旋回具有成因关联的高频率海平面变化所控制的自旋回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曾以其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闻名于世,该矿床上部为风化淋滤型褐铁矿床(铁帽)和层状菱铁矿,下部为铜矿和铅锌矿.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珊瑚矿田长营岭-龙门冲地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该区W、Sn、Cu、Zn、As、B、F等元素异常,原生晕严格受NE和NW两组断裂控制。综合评价认为处于长营岭钨锡矿带南延带的南风井多元素组合异常是矿异常,该异常明显地受NE(F9)断裂和NW(F10)断裂控制,浓集中心位于F9断裂下盘,与长营岭矿区矿体在NW断裂下盘富集的规律相同。测区内,异常形态与北区具连续性,异常强度弱于北区,组分分带显示以隐伏花岗岩为成矿中心,但沿矿带由NE到SW并无明显的组分分带和元素组合变化,矿田内不仅矿带南延并向SW方向倾伏,而且很有可能深部隐伏花岗岩体亦分枝向南延伸。  相似文献   
79.
玲珑金矿田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玲珑金矿田1∶2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结合本区地质构造条件,初步总结了该矿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获取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经过验证,施工的35个钻孔有27个见矿,43条验证探槽中有4条发现工业矿体。该方法在发现隐伏的矿化蚀变带、寻找矿体(矿化体)、确定矿体剥蚀程度及指导钻探施工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