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蒋家沙、竹根沙是辐射沙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江苏沿海综合开发的重点海域.实施"两沙"资源开发,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重点,狠抓关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两沙"资源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蒋家沙竹根沙海域实行省统一管理的通知》精神,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于2006年3月10日在南京市成立了"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两沙"海管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具体负责"两沙"海域内的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工作,依法受理"两沙"海域渔业用海申请并进行审核.为平稳推进"两沙"海域重新确权工作,围绕"科学用海、团结管海、依法治海"三原则以及"科学用海的示范区、团结管海的和谐区、安全生产的放心区"的建设目标,我们要统一思想,强化管理,不断开创和谐"两沙"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江苏省依法勘定了南通、盐城两市的大部分海域行政区划界线。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江苏省政府决定,尚未确界的蒋家沙海域和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海域),位于南通与盐城市交界处,涉及毗邻两市三县,即盐城市的东台县(市)和南通市的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593.7平方千米,由江苏省实行统一管理。江苏省管海域内的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权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统一行使,涉及公安、司法等管理的,由有关部门指定管辖。"两沙"海域地处江苏省辐射沙洲沙脊群中部,受众多沙槽海流冲击以及沿岸流系变化的影响,局部沙洲滩涂年际消长明显;由此也形成辐射沙洲海域特殊的地理地貌和十分丰富的基础饵料,使其成为吕四渔场多种水产经济生物的繁育场所,持续不断地为吕四渔场主要捕捞对象补充新生群体。"两沙"海域的开发利用是江苏省海洋与渔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盐城和南通沿海经济的健康稳定。因此,根据"两沙"海洋区划组建"两沙"管理机构,负责落实相关管理责任非常必要。按照法律授权和江苏省政府意见,参照"湖管会"模式,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建"海管会",即组建由两市三县人民政府和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有关乡镇领导以及公安、边防领导参加的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海管会"),海管会下设办公室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派出机构,直属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海管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海管办")具体负责"两沙"海域内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依法受理"两沙"海域使用申请。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马克思地租理论,阐述海租理论的构建与应用,探讨全国首例省内市际海域勘界特别行政区--江苏省"两沙"海域在管理组织设计、两权分离、资源初始配置、有偿使用以及海洋管理机制、体制建设等方面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角度,阐述海域资源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及其价格表现形式,探讨江苏省省管海域--江苏省"两沙"海域资源有偿使用的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6.
加强"两沙"海域安全管理是构建和谐"两沙"、打造平安"两沙"的必然基础,是促进"两沙"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和渔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生产环境的复杂、养殖方式的多样和生产过程的独特决定了"两沙"海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艰巨性.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注入更多的现代化理念,与时俱进,更新安全观念,创新监管举措,走一条坚实的"两沙"海域安全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12月30日下午,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两沙"海管办)在南通召开海域使用权出让招标会,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管  相似文献   

8.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资源的宝库,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各地相继掀起了海洋开发的热潮,辐射沙洲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活动也日益频繁,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实施对海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域物权法律制度的诞生,为"两沙"海域创新性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两沙"礼赞     
寒来暑往,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两沙"海管办)成立已近三年,我有幸被海管办聘为"两沙"海域"行风监督员"和"特别协管员",曾参加老坝港紫菜养殖企业海域申请纠纷调解二十多次,用心感受着每一场海域纠纷调解的艰难,用心体会着"两沙"海管办工作人员的辛劳和酸苦.我将参加海域纠纷协调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以抚平激动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6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以来,江苏省按照"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目标,努力构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并基于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开展了围填海项目精细化监视监测等,为海域管理和海监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经历半个世纪的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还是年轻的"两沙"海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无论是在海洋渔政执法还是在海监执法、资源养护等一系列的工作中,我们清楚地知道,鲜艳的党旗一直在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12.
建设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提高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有重大作用。在研究上海市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上海市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海域使用业务管理、海域巡查管理、重点海域海岛监视、海底管线管理等功能,从而促进本市海域使用的科学管理、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划定南通、盐城两市间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的同时,从缓解用海矛盾、便于管理、促进稳定和谐的高度出发,决定将蒋家沙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海域)划归省管,并要求将"两沙"海域建成全省安全生产的放心区.  相似文献   

14.
在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海域)使用管理的实践中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分批确权、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及时调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法,认真把握时机和进度.同时应注重有偿使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坚持依法行政,开拓性地实践和丰富国家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内涵,努力维护海域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海域)是南通、盐城两市贝类增养、护养和紫菜养殖等渔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两沙"海域附近水域也是海上作业渔船传统的避风抛锚点,每逢大风或节假日都有渔船锚泊该地.  相似文献   

16.
一、"两沙"海域综合管理现状 2007年是"两沙"海域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的一年,在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和"两沙"海管会的领导下,"两沙"海管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区域用海稳定、促进区域团结和谐为目标,以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保障用海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坚持"依法治海、科学用海、团结管海"的原则,结合"两沙"海域实际,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把握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海域动态监管业务是实施海域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海域监管工作模式、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海域资源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支持成果等方面对江苏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进行梳理,以期为全国海域动态监管业务化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梦  岳奇  徐伟  曹东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7):70-73,117
海域是三维立体空间,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多数海域使用是使用海域垂直方向的部分范围,对海域进行立体化确权管理是集约利用海域资源的必然趋势。文章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及资源权利角度研究海域立体确权的意义,基于我国海域立体确权的现状,从海域权利特性、法律依据、海洋经济及海域管理等方面分析海域立体确权的可行性,并提出政策管理、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江苏省依法勘定了南通、盐城两市的大部分海域行政区划界线。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江苏省政府决定,尚未确界的蒋家沙海域和竹根沙海域(以下简称"两沙"海域),位于南通与盐城市交界处,涉及毗邻两市三县,即盐城市的东台县(市)和南通市的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593.7平方千米,由江苏省实行统一管理。江苏省管海域内的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权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统一行使,涉及公安、司法等管理的,由有关部门指定管辖。  相似文献   

20.
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海域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对海域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将成为海域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对海域使用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的模式,在原有海域使用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信息和水深信息的管理,将海域使用数据的空间分类体系和相互影响关系与时空数据的动态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空间层次上对海域使用进行重新的归类和补充,建立海域使用空间相互影响关系表,分析了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的组成,设计了宗海时空数据库结构。按照海域使用时空数据管理模式,采用ESRI MapObjects的GIS图形软件包进行了开发试验,实现了海域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层次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时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