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寻求食饵而进入海洋的企鹅、鲸类、海豹等海鸟和海兽是高度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但它们还没有从必须用肺呼吸的困境中得到解放,它们既要进行潜水摄食,又必须在水面上进行呼吸。一般动物的潜水能力,取决于体内氧气的贮存量和消耗量。依靠呼吸吸进体内的氧气作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被贮藏起来。海鸟、海兽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量非常多,单位体重的血红蛋白是人的3倍,肌红蛋白是人的10倍。这些动物体内贮藏氧气的能力高,而且在潜水时又具有抑制氧的消耗量的功能,即在潜水时一边减少心搏数,一边限制部分血液的循环,潜水时  相似文献   

2.
海蛇悠然自得地在石缝间游荡觅食,或者悬垂在珊瑚丛下休息,时不时还上窜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空气。即使是最凶猛的鲨鱼看到它们,也要避退三舍。海蛇和陆地蛇原本都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由于地质史上自然环境的剧变,一些原来生活在陆地上的蛇,不得不下海寻找新的乐土,开始新的生活。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一些适应海洋生活的变化:它的腹鳞退化了,身体变成圆柱形,后部直到尾部变得侧扁,这样可以减少海水的阻力,游动时更加迅速;它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开合,能最大面积地接触空气,它吸气一次可以潜入水下达5小时之久。陆地蛇都是卵生的,成活率低,海蛇则一般是胎生,一胎能生6条小蛇,每一条都有25~30厘米长,而且一出生就能游泳。海蛇在捕捉猎物时,就像战场上的狙击手一样埋伏在洞穴或岩缝里,耐心等待。只要哪个粗心大意的可怜虫从旁边经过,海蛇就闪电般地咬住对方,再慢慢吞入肚中。海蛇吃东西相当缓慢,经常不得不将猎物留在海底,自己游上海面换气。海蛇和陆地蛇一样都是“近视眼”,但是凭着灵敏的嗅觉,不管怎样游上游下,它总是能准确无误地穿过森林般的珊瑚礁,找到自己的猎物。已知的50多种海蛇中,绝大多数都具有比陆地毒蛇更强的毒性。例如,钩嘴海蛇的毒性相当于眼镜蛇毒性的...  相似文献   

3.
新春伊始,我国沿海地带—年一度的“鳗苗大战”又拉开了序幕。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渔民热衷于“鳗苗大战”?这场大战的战场又为什么总是摆在江河口?最近,笔者请教了—位从事海洋水产工作的专家。世界上鳗鲡有20多种。我国常见的是日本鳗鲡,它是一种温带降河性洄游鱼类。雄鳗鲡通常在江河入海水域成长。雌鳗鲡则逆水游至江河的干流中成长。它们经常栖息于水里的石缝、土穴当中,白  相似文献   

4.
不言而喻,海水中含有可溶性气体,否则鱼类靠什么来呼吸呢?海洋学家们对不同深度海水中的气体构成进行研究,然后根据这些资料绘制海水流程图、海中物质上下移动变化图等。迄今为止,海洋学家从水中采集溶气试样一直是使用专门的海水采样器。这种办法存在严重缺陷,因为当水样采集到船上后,其中大部分气体已挥发出去。科学家们也就得不到真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多数鱼类来说,发育成熟后即就地婚配、生儿育女,而少数鱼类却不是这样,它们为了给子女找一个理想的生长、发育场所,使后代能顺利地成长,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地从生长地来到专门的繁殖地。繁殖地既是它们出身的地方,也是它们繁殖后代的地方,同时还是它们的墓地。千百万年来,新的生命在这里产生,老的生命在这里消亡,这场以繁殖后代为目的的“旅行结婚”——生殖洄游,以喜剧开始,以悲剧告终。鳗鲡又叫“白鳝”、“蛇鱼”、“风鳗”,身体前部呈圆形,后部稍侧扁,长0.4~0.6米。鳗鲡平时雌雄分居,雄鱼常在河口活动,雌鱼则沿河上溯到干支流或湖泊中生长,育肥期一般为3~5年,长的可达20年。成年后的雌鳗于每年9~12月从内陆水域成群结队地顺河而下,与在河口活动的雄鳗会合后一起游向外海的产卵场。鳗鲡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呼吸即是动物将空气中的氧气吸进体内,供它新陈代谢之用,而把新陈代谢的尾产物——碳酸气(CO_2)排出体外。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靠表面纤毛的摆动与外界交换气体,气体是从细胞表面透入,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它原生、浮游等动物也是采取这种呼吸方式。由多数纤毛细胞构成的群体,它们吸进和排出的气体都在群体用扩散的呼吸方式,纤毛细胞相互扩散,传递气体,同时凭借水沟系统使气体流动并扩散。腔肠动物水螅有触手及纤毛,水从口出入体腔时即进行呼吸。扁虫动物中的蓑虫的呼吸是导入海水进入肠内,气体就在肠子里交换。  相似文献   

7.
会开花的动物海葵属海洋腔肠动物,与其说它们是动物,倒不如说它们更像娇嫩的花。海葵靠强有力的底部吸盘附着于海底泥沙或岩石上,其管腔上部的色彩斑烂的花冠状触手生长在口的周围,在海水中伸展时,形如葵花。生活在温暖水域的海葵,形体相对不大,它的管腔直径很少有超过3~5厘米的,但是,热带海洋里的大海葵,口盘直径一米有余,口盘周围排列  相似文献   

8.
鱼儿喝不喝水无论是在烟波浩渺的海洋,还是在江河湖泊中,人们都可见到许多鱼儿总是口一张一闭,很有规律。有人认为这是鱼儿在喝水,错了,这是鱼的呼吸动作。那么,究竟鱼儿喝不喝水呢?根据鱼类对盐分调节的原理,认为海产硬骨鱼是要喝水的,这是因为海水浓度比硬骨鱼类的血液和体液浓度高,由于渗透作用,鱼体内的水分不断散失到海水中去,鱼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遭破坏,必须喝一部分海水来调节。海水既咸又苦,人不能喝,但鱼可以喝,因为鱼类鳃上具有一种独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10,(2):9-9
鳄鱼可以像鸟类一样呼吸,这可能是它们的一种生存策略。·鸟类呼吸时,空气单向呼入、呼出,并在管状结构中进行气体交换。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囊状的肺泡。恐龙,尤其是翼龙,可以像鸟类一样呼吸。最近,一篇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公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鳄鱼具有和鸟类一样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在2.46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0.
海水淡化法虽然很多,但从有关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来衡量.它们不仅需要许多设备。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这些方法,如果与自然界中某些动物的海水淡化本领相比较,那就大为逊色了。生活在我国沿海的海鸥和信天翁。人们常见它们把海水一口一口地渴进去。然后再一滴一滴地吐出来.它们是这样的喝喝吐吐吗?不是的。那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近岸浅水域泥沙运动研究是最近才加速兴起的一门实用的、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学科。从海洋水文角度来探讨海水中悬移质与海底推移质泥沙分布以及它们随浪潮流运动的规律,对于海岸变迁,海底冲淤,开挖航道的方向,以及建港之后航道的维护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然也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为了建港工作需要,我们从1983年秋开始,对这个海区进行广泛的流场调查;采集不同天气条件下各层海水水样,进行悬移质含量分析;潜水观察浮泥的厚度和近底层海水混浊情况,根据大量的观测资料和计算,我们认为五号桩海区(即新黄河口北部,从38°  相似文献   

12.
腐殖质是地表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物,对海洋中重要的微量营养元素-铁(Fe)的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腐殖质的来源、分布及对海水中溶解态铁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做了总结,特别论述了其在河口及沿岸水域的行为。大量研究表明河口、沿岸及开放海水中溶解态铁分布的变化可以用腐殖质的浓度及其铁结合能力的变化来解释。腐殖质的络合作用不仅能够阻止溶解态铁(DFe)在河口、沿岸等水域被去除,而且能够通过洋流将DFe迁移至外海及大洋区域,此外还能增加铁的溶解度及对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并且促进铁的氧化还原循环。研究还发现两者之间的络合强度受到盐度、pH等理化因素的影响。盐度是影响HS与DFe配合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盐度增加,导致HS中可以与Fe配合的位点数量降低,配合总量呈现指数降低,而pH的增加可以增加HS与DFe的配合量。另外HS还能影响海水中DFe的氧化还原,并以此影响浮游植物对DFe的吸收利用。因此腐殖质对溶解态铁的有机络合作用是影响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参数,进一步研究海水中腐殖质的浓度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下容易出现鳗苗种质混杂的现象,由于鳗鲡苗种在形态上十分相似,难以区分。为了保障鳗农的合法利益和提高养殖效益,急需建立一种能够在现场快速、高效使用的鳗鲡种质鉴定方法。本研究通过比对找出5种常见鳗鲡养殖种类: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美洲鳗鲡(A.rostrata)、花鳗鲡(A.marmorata)、太平洋双色鳗鲡(A.bicolor pacifica)、欧洲鳗鲡(A.anguilla)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的差异序列,基于5个cyt b基因序列差异较大的片段,设计多对引物,分别经过PCR验证和条件优化,挑选出4对引物:aj S1/A1、r-a S1/A2、bp-m S5/A3和m-a S4/A4。将这4对引物组合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PCR扩增,进行条件优化,筛选出组合PCR的最优条件:退火温度为58oC;退火时间为45s;循环数为27。结果表明,通过扩增产物凝胶电泳中条带的有无及大小可快速准确的鉴定出五个鳗鲡种类。本研究建立的组合PCR方法在3小时内可完成整个种类鉴定过程,同时可使用便携式小型仪器完成操作,可满足现场快速、高效鉴定的要求。此外,通过MEGA5.0软件构建5种鳗鲡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NJ进化树,发现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先聚为一支,再与日本鳗鲡聚在一起,而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聚在一起,进化树图显示的遗传距离和它们的地理分布的远近相似。  相似文献   

14.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5,(1):2-3
动物红蟹集体大迁徙澳大利亚珀斯53岁IT专家、业余摄影师加里·廷戴尔抓拍到1.2亿只红蟹开始向温暖的印度洋水域迁徙的壮观场景。他称,这些螃蟹好像从丛林中"倾泻而出",霸占所有路面。这些红蟹生活在珀斯西北部2500千米的圣诞岛上,每年它们会从丛林中爬出来前往印度洋温暖水域交配产卵。红蟹迁移的壮观场景吸引了许多岛民观看,这种现象会持续数周后,产过卵的红蟹大军会返回丛林。这种自然奇迹的现象迫使岛上公路封  相似文献   

15.
绿色海水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水作为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可以从中提取食盐、镁、溴、碘等重要物质,在淡水紧缺地区,也可以进行海水淡化,补充生活用水。另外海水广泛作为滨海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缓解淡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降低生产成本。天然海水在所有这些利用领域必然涉及碳钢等金属设备的防腐问题。在海水环境中保护金属设备的方法有多种,添加缓蚀剂是一种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各种无机氮是浮游植物的基本营养物质,其含量多寡直接影响着海洋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在天然海水中,氮含量一般较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常是浮游植物的限制因素之一。 渤海水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渔场之一,因此对其生原要素的研究实属必要。为配合该水域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研究,本文根据多年(1959, 1960, 1983)的资料,通过讨论无机氮含量分布、百分组成及N/P 比值的变化特征,对该水域氮素生物环境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进退两难在探索深海世界的过程中,横在人们面前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变大,超过一定限度,潜水者就有生命危险;二是人的肺在水中无法呼吸,在没有潜水装置的情况下,人在水下只能屏住呼吸作非常短暂的停留据计算,水深每增加10米,1平方厘米面积上水的压力就要增加近10牛顿,而1平方米面积上的压力就要增加10千牛顿,在水下1000米深处,每平方米的压力则高达10兆牛顿大家知道,海洋的深度一般有几十米到几千米甚至还存在一些万米深渊。人类要征服这么深的海洋,不解决水下压力对人体的影响问题是不…  相似文献   

18.
白鲸     
红将 《海洋世界》2015,(3):24-27
<正>白鲸是一种生活在北冰洋及附近海域的海洋哺乳动物,因为会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所以它们还有"海中金丝雀"的美称。作为鲸类的一员,成年白鲸的体长可以达到3~5米,体重甚至能达到1.5吨,是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即使是刚出生的白鲸宝宝,身长也有1.5米左右,体重约为80千克,甚至比一个普通的成年人还要沉一些。成年白鲸的躯体粗壮,皮肤呈一种特殊的白色,如果靠  相似文献   

19.
如果地球气候继续像科学家所预计的那样变暖,沿太平洋海岸的某些蟹类可能会面临灭绝。斯坦福大学海洋生物学家乔纳森·斯蒂尔曼所作的一项研究显示,生活在海滩边缘温暖海水中的小蟹无法忍受水温的升高。斯蒂尔曼对太平洋浅海水域发现的四种蟹对气温忍耐性进行了试验。其中两种蟹来自俄勒冈海岸,生活在水温为47华氏度-59华氏度的海水中。另外两种蟹来自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海湾,生活在54华氏度-86华氏度的海水中,实验中所用的这些蟹在属性上都可以被归称为瓷蟹。它们的体形较小,个头在1英寸~2英寸之间,通常生活在海滩边缘附近——被称为潮汐间栖息地。这些蟹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可以吸取悬浮在海水中的颗粒。它们仅在高潮期间活跃。当退潮时,它们会躲藏在浅水中的岩石下。  相似文献   

20.
云纹石斑鱼淋巴囊肿病病变过程的超微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于1989—1990年,对海水网箱养殖的云纹石斑鱼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淋巴囊肿病进行电镜观察。观察结果表明,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淋巴囊肿细胞之间并无区别,它们均含有许多包涵体和病毒颗粒;主要描述用患淋巴囊肿病病鱼的皮肤结节匀浆对实验鱼作皮下注射而感染的淋巴囊肿病的超微病理过程,包括病毒颗粒在成纤维细胞胞膜上的附着和成纤维细胞及其内含物的形态变化等过程;此外,病鱼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肠上皮也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