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40年中国东北地区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1961—2000年近40年地面平均风速的气候变率、气候趋势、气候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近40年平均风速呈整体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23m/(s.10a)。东北地区东北部和西南渤海海边附近风速减弱最明显。个剐测站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与全区整体气候趋势不一致,呈现出周期性震荡特征。各季节风述变化均呈减弱趋势,冬、春季风速减弱比夏、秋季明显,冬、春季风速由强转弱年份比夏、秋季早5年左右。东北地区平均风速在1981年前后出现了气候跃变,由偏强转为偏弱。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中,火山活动及其爆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单纯研究火山,火山活动及火山爆发的形成、演变规律是属于地质、地理学范畴的问题;而研究火山爆发后的气候效果,亦即火山爆发对地球上的气候影响如何,则为地学的各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近80年来降水趋势变化及跃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济南市近80年来的降水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降水大致呈“平减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夏季降水变化同年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季降水先增多后减少。另外,引用气候跃变的概念,采用滑动的均值差异假设检验,对济南市的降水资料(1916~1996年)进行分析,发现年降水和夏季降水在1960年前后跃变增多,在1964年前后跃变性减少;冬季降水在1947年前后出现了跃变增多的现象。周期图分析表明,济南市降水的跃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4.
刘实  章少卿 《气象》1991,17(11):3-7
本文利用气候跃变的分析方法,对夏季吉林省降水量,印巴地区海平面气压距平值及500hPa高度距平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1967年前后均有气候跃变(或准气候跃变)出现。印巴地区夏季的海平面气压距平值和500hPa高度距平值均有超前吉林省夏季降水量一年的共同准周期变化,两者距平符号的持续性对吉林省夏季的降水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火山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近百年至千年的气候变化和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强火山喷发可造成平流层4℃以上的增温和地表年、月平均温度约0.4℃、1℃的下降。地表温度下降的时空分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特征(包括喷发位置、季节、强度等);海陆分布;火山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由直接辐射强迫引起的经向潜热输送的变化等等。同时还回顾了1991年皮纳图博喷发的有关研究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工作。  相似文献   

6.
未来50年中国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比较了各种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的估计,及其可能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分析和预测了太阳活动与火山活动的长期变化,在此基础上估计了未来可能产生的自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在未来50年中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均可能使气候变冷。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温室效应加剧而产生的变暖。但在2010年之后,温室效应可能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比1961~1990年平均上升0.6℃以上,东亚地区的增温,可能比全球平均稍强。气候变暖后,东亚地区降水可能增加。但在我国北方,夏季干旱程度可能加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北地区近50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   总被引:135,自引:9,他引:126  
用近50年的每月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该地区在1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跃变,要比全国气候跃变晚6~8年;(2)跃变后比跃变前全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1℃,冬季上升了1.27℃;(3)跃变后比跃变前全区年降水总量上升了5.2%,夏季上升了6.8%.进而讨论了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火山活动与我国旱涝、冷暖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先恭  张富国 《气象学报》1985,43(2):196-207
本文根据近五百年的火山资料,研究了大火山的喷发与我国旱涝、冷暖的统计关系。发现火山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比对降水的影响要明显得多。而且在火山喷发后我国有两次降温,分别出现在火山喷发后第8个月和第18个月。第二次降温比第一次降温要强烈得多。1951年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的发生可能与≥2级的火山喷发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史料重建了华北海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两千多年来的旱涝变化概况。采用移动符号检验法和移动T检验法分析了其中的几十和几百年尺度的跃变现象。通过比较海河、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同期变化,区分出局地性和非局地性两类跃变事件;并通过个例分析指出了华北地区气候跃变和季风环流形势的可能联系。本文还对10~1~10~2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发生频率和变化程度作了一般估计。  相似文献   

10.
姜爱军  董晓敏 《气象科学》1991,11(3):244-251
本文利用1905—1990年南京,上海两站的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提出了用方差分析方法来讨论近百年来的气候跃变,并得到与Yamamoto所用“信噪比”方法研究气候跃变相一致的结论,为探讨区域性气候变异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近一百年中国东部区域降水的年代际跃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均生函数方法对1900~1950年中国东部测站降水资料进行补插, 通过与英国Climate Research Unit (CRU) 的网格点降水资料以及王绍武等 (2000) 重建的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 构造1900~2006年中国东部华北、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月平均降水指数序列, 并用一阶矩突变扫描式t检验对这三个区域降水的多时间尺度跃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最近一百多年来长江中下游降水发生了5次年代际尺度的跃变, 华北以及华南的降水均发生了4次年代际尺度的跃变。各区降水同时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 4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中期发生跃变。具体而言, 20年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降水发生年代际减少, 而此时华北降水年代际增加; 40年代中期, 三个地区的降水都同时增加; 60年代中期, 华北降水减少, 相反地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降水发生年代际增加; 70年代中期, 华南和华北地区的降水出现年代际减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在80年代初发生年代际增加。研究还表明, 降水跃变发生的时间尺度范围可以为我们预测跃变发生以后降水气候平均态的持续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太平洋暖池的跃变及其气候效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用SST(COADS,NCEP)资料研究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和跃变特征,讨论其气候效应。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有显著的10-20年周期的年人际变化和40-50年周期的气候跃变:一百多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发生了4次大跃变,在1910年代中期和1950年代中期,西太平洋暖池由异常发展转为异常减弱,1930年代初和1980年代初,西太平洋暖池由异常减弱转为异常发展:西太平洋暖池在1980年代初的跃变,具明显的效应,跃变后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显著升高,大范围海域升温超过0.5℃,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脊线偏南,我国汛期降水呈南方偏多、北方偏少的分布趋势,与跃变前基本相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西太平洋暖池异常发展期,El Nino事件出现多且强于La Nina事件,而在西太平洋暖池异常减弱期,La Nina事件出现多且强于El Nino事件。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10年—100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史料重建了华北海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地区两千多年来的旱涝变化概况.采用移动符号检验法和移动T检验法分析了其中的几十和几百年尺度的跃变现象.通过比较海河、关中以及河南等地区的同期变化,区分出局地性和非局地性两类跃变事件;并通过个例分析指出了华北地区气候跃变和季风环流形势的可能联系.本文还对10~1—10~2年尺度气候跃变的发生频率和变化程度作了一般估计.  相似文献   

14.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过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严中伟 《大气科学》1992,16(1):111-119
本文旨在探讨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事件的大尺度源区.对各要素场主信号分析表明,系统性的跃变在500 hPa高度场和近表面温度场中出现较早(~1962—1963年),在降水、海平面气压和500 hPa槽脊场中出现稍晚(~1965—1967年).跃变首先出现于500hPa高度场中纬大西洋——即夏季500hPa极涡向南扩张到的最南缘区.该区的降高扰动连同近地面降温扰动在几年内播及极区,形成极涡的急剧加深和中高纬地区的普遍降温.本文结果表明,在研究长期气候变化中的跃变现象时,大气海洋系统的内部扰动状况应受到高  相似文献   

15.
尤莉  王国勤  阎军  李飞 《气象》2007,33(S1):31-40
利用通辽地区1950—2006年的气温、降水、降水日数、积温、日照、无霜期等资料,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地区近57年来的气候变化越势、突变和周期波动,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气候变暖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195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已成事实,1987年是气候变暖的突变时间点。气候变暖后,低温日数明显减少,高温日数增加;农业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曰照时数增加;全年降水日数减少,特别中雨日数明显减少。气候变暖对科尔沁沙地农牧业的影响有利有弊,综合分析是弊多利少。  相似文献   

16.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1980-99年相比,2000年以后ENSO的振幅减弱,主周期缩短,中太平洋(CP)型ENSO的发生频率升高,且没有典型的东太平洋(EP)型ENSO出现。本文将两种类型ENSO与两个ENSO模态联系起来,发现ENSO在2000年前后的年代变化实质上是两个ENSO模态的相对活跃性发生了改变:与EP型ENSO相联系的准四年模态在2000年之后活跃性明显降低,与CP型ENSO相联系的准两年模态依然活跃,并成为热带太平洋地区的主模态。分析表明,热带太平洋地区气候平均态的改变可能是这次ENSO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北太平洋风暴轴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丁叶风  任雪娟  韩博 《气象科学》2006,26(3):237-243
本文使用ECMWF再分析网格点资料(ERA-40),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层上北太平洋风暴轴(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时间演变规律。分析表明,气候平均而言,北太平洋风暴轴冬季强且偏西南,夏季弱且偏东北。在近45 a里,冬季及夏季风暴轴在整个对流层、尤其是对流层中上层具有整体一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在各个高度层上冬季风暴轴于1985年前后一致性地发生了由弱至强的年代际跃变;夏季风暴轴发生年代际由弱至强跃变的时间在各个高度层上略有不同,对流层中高层的跃变时间与北太平洋大气海洋系统1970年代的跃变时间一致。在冬季风暴轴活动偏强年里,中纬度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增强的同时,位置也有所北抬,反之亦然。夏季风暴轴活动偏强(弱)年则主要表现为瞬变扰动在气候平均位置上的增强(减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57--2005年延安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了近50a来延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年变化趋势,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趋势率为0.242℃/(10a),1986年发生明显跃变,跃变后春季增温明显;降水量年变化特征趋势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均气温复杂,波动性大,21世纪以来降水量有所增加。总体上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减少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延安地区降水量下降,气温升高,气候变化有暖干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由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隶属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地球与生命科学部大气科学与气候工作组下属"气候突变及其影响研究与监测委员"编辑、美国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评估报告《Abrup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Anticipating Surprises》~([1])的中文版《气候变化突发影响:预见意外》,即将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统地评述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可能出现的若干重大气候、环境突变事件及其影响,预计将会引起气候学界、决策人员和公众对气候突变及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亟需构建与之匹配的气候投融资体系.气候投融资监测、报告与核证(M RV)是气候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监督报告资金来源、使用及效果,另一方面能够统筹利用现有资金充分发挥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作用,并撬动更多资金流向气候变化领域.本文通过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