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洛阳机场辐射雾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河南气象》2002,(2):10-11
从统计资料看,洛阳机场影响能见工的雾绝大多数是辐射雾,平流雾的出现低于0.1%。辐射雾出现的常见形势是:洛阳处在地面弱高压中心附近或鞍形场、均压共内,地面为稳定东北风或风向不定,风速均≤3m/s,出现的前一天下午至晚上近地面湿度较大,前一天16时相对湿度均>75%,天空背景为夜间晴朗少云,或碧空或只有高云县总云量不超过2/8,近地面层大气层结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从统计资料看,洛阳机场影响能见度的雾绝大多数是辐射雾,平流雾的出现低于0.1%.辐射雾出现的常见形势是洛阳处在地面弱高压中心附近或鞍形场、均压区内,地面为稳定东北风或风向不定,风速均≤3 m/s,出现的前一天下午至晚上近地面层湿度较大,前一天17时相对湿度均>75%,天空背景为夜间晴朗少云,或碧空或只有高云且总云量不超过2/8,近地面层大气层结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广州亚运会帆船帆板的比赛项目于2010年11月在汕尾红海湾广东省水上运动基地举行。根据2009年11月海上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红海湾赛场的海面风场特征及日变化规律;并根据地面气压场特点和风场日变化特征对海面风场进行了分类;最后,结合海-陆气压差观测数据,初步探讨海陆热力差异与海面风日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1月红海湾赛场以偏北和偏东风为主,风向具有近似余弦函数的日变化特征;风速的日变化不明显,但午后14—18时弱风和强风的出现机会较少,最适合比赛。11月红海湾赛场的海面风可归纳为海陆型、系统转折型和阴天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海面风分别占月总日数的46.7%、33.3%和20%。浮标-海丰观测站的气压差与海面风南北分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海面风场的有效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个模拟夏杂下垫面风场的中尺度模式,利用该模式对贵阳市地面风场进行实况模拟,计算结果与客观实际相吻合,说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该模式模拟的风场可以作为大气扩散研究的初始风场,对今后发市将开展的大气污染状况预报工作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个模拟复杂下垫面风场的中尺度模式,利用该模式对重庆市区地面风场进行实况模拟,计算结果与客观实际相吻合,说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该模式模拟的风场可以作为大气扩散研究的初始风场,为节省野外气象观测经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卫星反演风场进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卫星资料反演风场的三种方法--云迹风与水汽导风反演,海面风场反演及整体风场的构建方法,包括它们研究的历史、业务现状及算法原理等内容,对三种方法的精度、实用性进行了对比与评说,指出了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使用地基双多普勒雷达MUSCAT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利用宜昌和荆州双多普勒雷达同步体积扫描资料,对2002年7月22—23日湖北省境内的一次混合型大暴雨进行了三维风场的反演。分析表明,中低层的中尺度气旋和气旋性切变线是触发和维持此次大暴雨的重要动力因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也有利于强降水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冰  房小怡  吕红亮  程宸  杜吴鹏  刘勇洪  张硕  杨帆 《气象》2017,43(9):1130-1137
利用南京江北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地表温度反演技术,综合分析了江北新区的背景风场特征和城市热岛分布状况;并结合江北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未来规划资料,构建了其核心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系统。结果表明:(1)江北新区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局地存在山谷风和水陆风,风速主要集中在2~4 m·s~(-1)风速段,且近10年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城镇、工业园区风速较小,同时是强热岛区域且有热岛连片发展趋势;长江、老山和林地等冷岛区风速较大,空气较为清新,可利用其与城镇进行空气交换;(3)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用地类型及未来规划,以山体地势为脊骨,以顺势输引主导风向为基本,以沟通冷源和弱风区为目的,构建了东北—西南走向的1条主通风廊道和3条次通风廊道,以及东南—西北、东—西走向的8条局部通风廊道;并对通风廊道的走向、宽度、布局等提出控制指标和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东中国海域交叉定标多平台合成洋面风场资料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科峰  陈希  李妍  萧中乐  周凯 《气象》2012,38(12):1456-1463
对新的交叉定标多平台合成洋面风场资料(CCMP风场)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利用浮标和观测桩的时间序列资料和同期的卫星高度计探测资料,对东中国海海域范围内该风场的精度和特性进行了检验和评估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风场)和散射计探测混合风场资料(QuickScat/NCEP风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CMP风场在远海区域的精度较高,风速偏小;在近岸区域风速可能偏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东中国海海域,较之ERA风场和QuickScat/NCEP风场,CCMP风场均方根误差最小;当实际风速较小时,三种资料的风速都偏大,偏度较小;当实际风速较大时,三种风场的风速都偏小,偏度较大;且三种资料的风速误差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田静  张庆阳 《气象》2001,27(12):13-16
与双多普勒雷达联合观测相比,双基地多普勒雷达价格低廉,易于观测和维持,并且可以同时探测到不同方向的径向速度,利用它探测的资料可以很好地反演出风场的三维结构。但它的探测范围小,由于双基地多普勒雷达采用了低增益的天线系统,它易受到雷达波旁瓣和多次散射的影响;同时,它对频率的稳定要求更高,在时间同步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基地多普勒雷达技术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分析任意气压场在中性、非线性正压边界层中风场的调整问题。结果表明:任意初始风场,将向给定的气压调整。具体调整过程是通过绝对涡度振荡及粘性系数的耗散,其调整的时间尺度为[O(t^-3/2)],比自由大气地转适应时间尺度[O(t^-1)]快。  相似文献   

12.
9403号强热带风暴外围龙卷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403号强热带风暴于6月8日中午在雷州半岛登陆后,向偏北方向移动。9月07时左右,其外围云带在南海市和广州市北郊产生了龙卷风。这次龙卷风的特点是风力大、气压低、呈跳跃式前进,并造成严重的损失[1]。本文试图使用天气图资料着重分析龙卷风形成的天气形势背景,同时结合单站资料、物理量资料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照片分析其环境场及云带的演变过程。1天气图资料分析图1为6月8日20时至9日08时各主要天气系统的演变趋势。9403号强热带风暴登陆后北移,500hPa高空槽东南移,地面锋面南压,引导冷空气南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和陆地的摩擦作…  相似文献   

13.
辽东湾温坨子地区冬季水平风场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辽东湾温坨子地区大气扩散试验资料,采用风场诊断模式,对拟建核电站厂区冬季水平风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该地区水平风场分布主要有3种形式:(1)呈偏南风型的风场;(2)偏北风型的风场;(3)厂址附近位于高低压中心之间,或整个区域是一均压场,这时系统风弱,局地风(包括山谷风及海陆风)明显,整个区域地面风场比较混乱。夏季该地区水平风场分布主要有4种形式:(1)受季风控制,呈偏南风型的风场;(2)系统风较弱,呈海陆风型的风场;(3)锋前低压控制,产生切变型的风场;(4)受季风控制呈偏北风型的风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降雹超级单体风暴的三维结构特征,利用厦门、龙岩、梅州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基数据,采用基于动态地球坐标系的双雷达和三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分析了2016年4月8日傍晚福建省南部漳州地区出现的一次冰雹过程的回波强度、三维风场及相关物理量分布变化。主要结果为:(1)冰雹云初生、发展阶段,低层水平流场出现气旋性辐合,云体内部形成较强的上升运动。(2)冰雹云强盛阶段,回波顶高度达16 km,其中大于60 dBz的回波高度由5.3 km发展至9 km,最强回波达74.5 dBz,伴随出现最长达25 km的三体散射长钉回波和32.7 km的旁瓣回波。低层水平维持气旋性流场的同时,高层出现反气旋性流场。4-8 km高度内,大于20 m/s的强上升气流持续近37 min。最大垂直速度达51.06 m/s,出现在超级单体悬垂部(约7.5 km高度处)。(3)降雹时段,出现明显的下沉气流。降雹超级单体的三维流场结构表现为:风暴移向前沿低层气旋性气流进入风暴后逐渐倾斜上升,到达风暴顶形成反气旋性气流,并逐渐向下形成下沉气流。(4)系统减弱阶段,出现系统性下沉气流,强回波底及地。双雷达和三雷达能较好地反演降雹超级单体的三维风场精细结构,有助于加深对冰雹云结构的认识进而提高冰雹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常规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了2019年7月6日发生在江苏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强度演变特征,并进行了多源数据融合的试验。试验通过VAP技术将雷达径向速度数据反演为矢量风场,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CCA)对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反演的风场、再分析资料的风场和气象自动站资料的风场进行数据融合。通过风场融合试验,获得了强对流系统更加丰富准确的地面风场信息,与雷达探测的特征对应,消除了反演风场的量级误差,填补了被过滤的风场信息,恢复了气流的旋转特征。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江苏省地区受高空冷涡影响,在高空冷槽、高空急流、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的配置条件下,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不稳定结构。通过融合风场的识别:强对流天气系统发展阶段,地面有气旋性辐合流场,包含中γ尺度气旋和辐合线,与反气旋和辐散相伴。气旋性气流对应着雷达回波中的入流缺口,辐合线位于风暴前沿(移动方向)。强对流天气系统强盛阶段,地面流场转变为强辐合弱旋转,灾害性天气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利用辽东湾温坨子地区冬夏两季大气扩散试验资料,采用风场诊断模式,对拟建核电站厂区水平风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以为评估该地区拟建核电站的大气污染扩散状况提供基本参数与依据。结果表明:冬季该地区水平风场分布主要有3种形式:1) 呈偏南风型的风场;2) 偏北风型的风场;3) 厂址附近位于高低压中心之间,或整个区域是一均压场, 这时系统风弱,局地风 (包括山谷风及海陆风) 明显,整个区域地面风场比较混乱。夏季该地区水平风场分布主要有4种形式:1) 受季风控制,呈偏南风型的风场;2) 系统风较弱,呈海陆风型的风场;3) 锋前低压控制,产生切变型的风场;4) 受季风控制,呈偏北风型的风场。  相似文献   

17.
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研究暴雨三维风场结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海光 《气象科学》2008,28(6):630-636
使用双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对2005年6月11-12日梅州和汕头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华南暴雨资料进行了三维风场反演,对暴雨系统的中尺度三维动力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主要是由中低层的中β尺度辐合线、中β尺度切变线和嵌于其中的中γ尺度涡旋共同作用引发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结构,有利于暴雨系统的触发、维持和发展.最后,综合分析结果给出了此次暴雨的三维动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用非线性近似方法反演单多普勒雷达风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由单多普勒雷达观测反演风场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大部分基于线性假设,因此风场的非线性交化经常影响反演结果,使得反演的风场误差增大。我们提出一种以非线性近似理论为基础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主要考虑了风场分片光滑的特点并充分利用了雷达的径向风场数据。我们把该方法应用到1998年淮河能量与水循环实验的两个个例中。通过同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的结果比较,发现该方法能反演较高分辨率和淮确性的水平风场,反演的垂直风场也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使用地基双多普勒雷达MUSCAT三维风场反演技术,利用宜昌和荆州双多普勒雷达同步体积扫描资料,对2002年7月22-23日湖北省境内的一次混合型大暴雨进行了三维风场的反演。分析表明,中低层的中尺度气旋和气旋性切变线是触发和维持此次大暴雨的重要动力因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也有利于强降水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暴雨云团发展和低层风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秀兰 《气象》1995,21(1):14-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