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国内外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山地景区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以四川山地旅游为例,主要研究山地旅游安全的预警和救援体系,并指出由信息管理、安全预警和应急救援三大要素构成的城市边缘地带山地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气候气象、地质信息、旅游容量、交通、环境污染和治安信息的预报,并根据这些预报提出相应的预警。应急救援主要由应急救援预案与救援网络和专家决策方案组组成。山地景区应急工作体系围绕旅游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分出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机构。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数据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交媒体是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个新兴但尚未充分利用的大数据源。然而,社交媒体数据在灾害应急管理中能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少,而国外的研究亦较为分散,相关应用受限。论文对国内外利用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灾害管理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出社交媒体数据在灾害应急管理中应用的潜力、优势和问题。结果发现:① 社交媒体数据含有丰富的灾害信息,能够依靠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支持灾害预警、实时监测、损失和救助需求评估、协助快速应急响应以及预测可能的灾害风险等灾害管理工作;② 社交媒体数据的优势在于能保证灾害信息的实时性和连续性,进而提供致灾强度图、损失预测和舆情分析等结果服务于灾害应急管理;③ 地理位置信息有限、专业语料库缺乏、信息噪声处理的复杂性等原因使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结果精度受限。如何发挥社交媒体数据社会感知的优势,以弥补传统观测调查手段的不足,更加科学应对灾害应急,仍需要在社交媒体数据处理及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刘晓明 《热带地理》2011,31(6):641-644
在各种危及旅游安全的自然灾害与公共事件频发、我国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迅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探寻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安全与救助体系显得日益迫切.文中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安全预警与救助体系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日两国的灾后救援和预警均存在诸多问题,并对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与救助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的策略:倡...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是对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影响范围最广和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充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火灾发生的背景条件的信息,有助于做好发生森林火灾的防范措施,同时有利于制定灾后应急措施以减轻灾害损失。本文阐述了基于3S技术的森林火灾预警方法和应急管理体系,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预警预报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灾害对我国铁路建设及其正常运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利用GIS技术对铁路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是减少灾害损失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中数据的标准化、可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与要求,基于GIS技术构建的铁路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了铁路地质灾害多源海量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集铁路灾害信息“数据采集-查询检索-预警预报-Web发布”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能力。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功能特征,并详细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三个关键问题:铁路地质灾害多源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铁路地质灾害分析评价与预警预报模型与GIS技术的耦合;铁路地质灾害信息Web发布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的最终实现及运行将对我国铁路部门减灾防灾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边坡综合信息管理与防灾决策机制的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信息资源客观反映其属性特征、工程性状及发展变化规律,是实现防灾决策支持、技术评价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集成管理和防灾决策应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提出基于数据库管理、工程可视化思想和GIS技术的集成开发原理,采取多系统独立管理和基于属性数据库耦合集成的方式,开发出边坡综合信息管理与防灾决策系统,实现信息管理、可视化决策与WebGIS平台查询的无缝集成.确定了系统的基本架构、技术方案设计、信息流程、功能结构,实现了边坡信息经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分析、嵌入式专项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和WebGIS网络平台的查询显示.应用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为边坡综合信息管理和防灾决策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动态化和决策化提供可行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湿地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是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湿地资源信息服务和为开展湿地信息共享及湿地信息辅助决策提供依据的系统.基于网络技术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北京市湿地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及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建立了北京市湿地信息类型定义及编码体系,整合了北京市湿地资...  相似文献   

8.
2005-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区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急响应是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高效、科学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启动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四级,一般重大灾害一般启动四、三级响应,而特大灾害则需启动二、一级响应。本文统计分析了2005-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启动情况,结果表明:①应急响应南北分异特征明显,主要是由针对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洪涝和台风灾害启动的四、三级等低级别响应决定,反映了近年一般重大灾害的发生以南方地区为主。②应急响应也呈现东西分异特征,其中,尤以针对中西部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罕见的山洪泥石流以及影响严重的旱灾和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启动的二、一级等高级别响应最为明显,反映了近年中西部地区灾害损失偏重发生。③中国针对各灾种的应急响应的区域分布特点,大致反映了各灾种的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从Google Maps看我国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Google Maps为代表的地图服务的推出预示着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开始。IT领域竞争市场的形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应用及Web地理信息服务开发平台的实现是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主要趋势。面对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发展机遇,我国面临地理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市场社会化与地理信息区域均衡发展的严峻挑战。在分析我国地理信息服务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数字化建设、地理信息服务市场培育、卫星遥感技术商业化发展3方面提出我国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干旱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通过分析我国干旱预警现状,结合国家社会预警体系建设,提出我国4级干旱预警应急等级、预警管理和综合预警标准,并将全国划分为特旱、重旱、干旱3类预警区。文章重点探讨了干旱预警系统建设的目标,行动计划,以及干旱预警5大系统建设内容等。研究认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跨学科干旱预警研究,建立国家干旱监测预警和评估标准体系,组建中国干旱监测预警和研究中心是提高我国干旱监测、预测预警和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针对滨海城市旅游的特点,以4S技术与TIS集成构建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旅游环境和事故安全预警、应急事故处理决策及应急救援网络组织互动等功能,实现了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它不仅能为政府机构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是旅游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实施旅游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关系到城市灾害预警、预案、灾害风险管理、城市防灾规划等诸多方面,是城市安全和人类安身的基础。该文从城市防灾规划的需要出发,首先,定义了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内涵,针对城市防灾规划的特点和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评价目标,构建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评估流程。其次,将风险分析过程分为致灾因子分析、暴露性分析、脆弱性分析3部分,并介绍了常用的评估方法。最后提出:服务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应搭建时空桥梁,强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成果在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应用;着重将多灾种风险评估服务于综合规划,单灾种风险评估服务于专项规划;通过完善评估模型,合理运用GIS、RS等技术深化自然灾害风险分析评估在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是落实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障交易安全和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促进职责机构整合和工作流程再造,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产权保护和便民利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市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总体设计和系统建设相关内容,提炼总结平台建设中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自然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的开发。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和决策支持模块四大部分,四大模块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结,成为一体化系统,对市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随着开源网络地图服务Open Street Map(OSM)数据精度的提高和数据覆盖范围的扩大,其应用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OSM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为探究OSM在极地科考领域的应用实现,同时促进我国极地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应用角度出发,论证了OSM在补充谷歌地图实现"雪龙在线"网络信息平台功能的可行性。实现了本地OSM全球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并在实现极地网络地图服务(WMS)功能基础之上提出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与可视化表达的技术路线,为极地海冰检测与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为极地主管部门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城市防震减灾是地震潜在频发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福建省永安市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设计防震减灾数值模型,分析模型集成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地震风险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价、生命与财产损失估算、救援与救灾管理调度等模型和基于GIS开发的震害预测和应急模拟系统。该系统在福建省永安市的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对地震灾害预测结果的分析,可加强城市抗震中的薄弱环节,为灾区政府应急响应和制订对策提供决策支持辅助信息,从而显著提高城市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传荣 《地理研究》1995,14(4):104-104
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如何应用遥感、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监测评价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建立处理洪水、林火、旱灾、虫灾、雪灾、地震、沙灾等7种灾害的技术集成信息系统(ICS)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势在必行.论文论述了建立这一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ICS的建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数据库的集成和模型的集成,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格式的灾害数据转换技术和不同机型的数据通信技术,介绍了模型库集成的一种方法,最后以洪水应急为实例,说明了ICS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透视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影响地域广,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自然灾害形成更加复杂,灾害应对以及防范形势更显严峻。开展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划的研究,一直是综合减灾和国际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综合减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划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即分析了从基于地质构造的自然灾害区划到基于孕灾环境的自然灾害区划,再到针对应用目标的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城市自然灾害区划、自然灾害救助区划等的理解与认识,展示中国过去几十年灾害时空格局与区域分异研究的发展历程。结果表明:在自然与人文因素作用下,中国自然灾害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为主、南北分异为辅,且在高、低灾情区域镶嵌着低、高灾情片的空间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倡导在促进灾害风险科学发展和保障区域可持续性需求下,应进一步加深对环境和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划的研究,同时尽快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极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极地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与迫切需求出发,提出和设计了构建极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信息平台方案,重点实现对现场监测平台以及监测与研究信息资料的整合共享和科学管理。采用UML进行了系统的需求分析、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最后应用Portal技术实现了平台建设,用实践证明了平台设计方案与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林业科学数据共享的核心和运行基础 ,同时也是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分支。本文作者针对科技部基础性科技工作项目 -“林业数据采集与信息网络建设”项目中信息网络的建设内容 ,在多年网络技术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基础数据采集系统网络建设的总体技术思路 ,该设计思想同时也是今后国家林业科学数据中心网络建设的技术思路。1 .共享服务方式 (见下图 )林业科学数据共享网络将设立对外提供服务的门户 ,它与国家科学数据中心通过因特网互联。用户可以采用两条途径获得共享服务 :一是用户直接访问该门户获得林业数据的各种服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