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阿昌族有独立的语言而没有文字,是否有传统的天文内容,过去还未有人进行发掘。我们首次从实地调查的结果得知,阿昌人中流传的对宇宙的解释,属于天文学发展初期的认识。大约从明朝改用农历后,还保留有4个传统节日和部分原始信仰。从六月火把节和十月会街节推断,其原用历法是将一年分成10个月的“十月太阳历”,两个节日是源于“十月历”的冬夏两次过新年。崇拜太阳而不崇拜月亮可作为旁证。  相似文献   

2.
论彝族新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彝族在一年内要过两次新年,是源于传统的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中原始的阴阳观念,上半年1至5月为阳年,下半年6至10月为阴年,十月历的创立原是以观测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基础,参照北半星座的斗柄指向,制定每月36天、10个月360天、剩余5至6天安排过新年的太阳历。本文对北斗星座存在着岁差和自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证明其不可长期定季节。十月历的原貌应是观测太阳达到北,南回归线时,分别以夏至日、冬至日作为阴  相似文献   

3.
论彝族新年     
彝族在一年内要过两次新年,是源于传统的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中原始的阴阳观念,上半年1至5月为阳年,下半年6至10月为阴年。十月历的创立原是以观测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基础,参照北斗星座的斗柄指向,制定每月36天、10个月360天、剩余5至6天安排过新年的太阳历。本文对北斗星座存在着岁差和自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证明其不可长期定季节。十月历的原貌应是观测太阳达到北、南回归线时,分别以夏至日、冬至日作为阴年和阳年的开始,冬天的新年十月年占有4天余日,夏天的新年火把节占有1至2天余日。  相似文献   

4.
十月太阳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太阳历,首先是彝族中进行实施地口头调查获得,继而在哈尼族、僳僳族中均有发现。随后有人认为口头调查不可靠,从未见有彝文和汉文记载,进而提出彝族自古使用的就是十二月,所谓十月历是有经编出来编人的,但近年来多方发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关十月的历的彝文典籍,发现了《天文历法史》、等。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献记载帝尧时的历法存在两种不同说法。羲和观测四仲中星定季节当是不实之辞,并以闰月成岁推论为使用农历也没依据。羲和观测太阳出没方位变化而"生十日"、即制订产生十月太阳历才符合事实。在文[1]中的推论,也与后一种说法可互相印证。本文对文[1]的推论作出了论据补充,与文[1]成姐妹篇。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发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镇附近发掘出距今约4000年的最早观象台兼祭祀台遗址,它是由观测点、夯土柱和柱间狭缝组成,用于观测日出方位变化,确定回归年长度来制订历法。模拟观测结果表明,位于东南和东北的二狭缝可准确测定冬至和夏至日期,而此二狭缝之间有10个土柱,应象征着视太阳向北和向南每位移一个土柱为一个节气。由此推之,帝尧时的历法特征是将一岁分成20个节气的阳历,上古时的阴阳五行历即十月太阳历是源于它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彝族十月太阳历简称十月历,它的发现是20世纪天文界的一件大事。继十月历之后又在彝族地区发现了十八月历,即把一年分成18个月,每月20天的阳历。从现有的证据看,中国上古时代确实存在过十八月历,它就是尧都观测遗址显示的"二十节气"历。据《吐鲁窦吉》阐述,1年10个月,1月36天,半月18天,1年为20节气,1个节气18天也称为1个月。据此可以证明,彝族先民对十八月历并非独自创造,只是继承而已。植根于中国阴阳五行中的十月历,也可称作阴阳五行历,它与十八月历可看作是一回事,只是表述形式不同又互有联系的一种阳历,也可用简单的数学式表达:36天×10 (月)=20天×18 (月)=18天×20 (节气)=12天×30 (节气)  相似文献   

8.
彝文文献《滇彝天文》记述,十月太阳历的创立是观观测天象为基础,其中一种方法是立10颗杆子测日影和斗丙,确定年长度,两至点及两分点。本文对10颗杆子杆对位置及作用进行讨论,并采用现代实测的有关数据。定量计算出3个观测点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发现两星系团碰撞的事例Abed754是位于长蛇座的一个宫垦系团,距地球约10亿光年。美国卡内基天文台的札布卢多夫(Ann乙M"doff)和加州大学的札里特斯基(]bellllls乙hisb)在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2.5米望远镜对它进行观测时,发...  相似文献   

10.
一座造型新颖、科学内涵丰富的“太阳历广场”2002年在云南天文台科普区落成后立即受到参观群众的广泛欢迎,开始在云南天文台的天文科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原始的历法,是将一年分成10个月、每个月固定为36天,另外5~6天余日用于过新年,简称十月历。在受到汉族的农历影响、接受了一年分成12个月的概念后,十月历与十二月历被混淆在一起,出现了有月份重叠的现象,即在生活中,注重以十二生肖纪日,以物候指导生产,纪月相当模糊,相差几天也无所谓的局面。 据哈尼族的神话传说和云南绿春县的白氏家谱分析,哈尼族从使用十月历转向接受十二月历的概念,约开始于公元14世纪,而后逐渐扩展开来,十月历渐渐被淡忘。但是,转向完全使用农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直至1950年还没有完成这一转变过程,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极端缓慢,交通困难,很少与外部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The Daye Calendar was compiled in AD 597 in the Sui Dynasty. We investigate the records of sunrise and sunset times on the 24 solar-term days in the calendar. By converting the ancient Chinese time units, Chen, Ke and Fen to hour, minute and second, and carrying ou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ncient records and values computed with modern astronomical theory, we find that the accuracy of solar measurements in the Sui period is remarkably high: for sunrise times,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 is 3.63 min (this value can be further reduced to 3.03 min when erroneous data are excluded), and for sunset times it is 3.48 min. We also find that the observed sunrise and sunset times are strictly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with respect to both the Winter Solstice and the Summer Solstice, with their deviations showing a similar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s well. We give a discussion on the date of observation, the feature of the data, and possible reasons of the deviation.  相似文献   

13.
用月龄历谱法求解西周既望历日及其年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勇 《天文学报》2002,43(3):333-340
利用“月龄历谱法”求解16条西周既望材料,1)得出部分西周王年和既望历日的公历日期;2)推论武王克商年的上限为BC1040;3)指出西周既望的月龄并不固定,多在16-20日间,其时历法行丑正。  相似文献   

14.
作者曾在“<史记历术甲子篇>探讨”一文中分析了<甲子篇>的数学逻辑,提出完算完整的<甲子篇>历谱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现用计算机排算出一个76年周期的<甲子篇>四分法历谱以及同一时期的<太初历>八十一分法历谱,并与江曰桢、陈垣的历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十月历在历史上的存在,已有彝文文献的发掘证据,并可从中窥视其演变脉络。原是1年分成阳年和阴年两半,以五行循环2次或以十兽纪月;继而改以五行代表三季,每季含阳和阴2个阳历月分;受汉族农历影响后,再把五季改造成四季,吸收十二生肖纪日纪年,改以数字纪月,为过渡到改行十二月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史记-历术甲子篇〉给出了一个76年周期中各历年的年首,月数和冬至、但由于没有推大小月。闰月和24节气的方法。仍得不到完整的历谱、本义分析了〈历术甲子篇〉的基本条件,由此出发推导出原文的全部数据.分析原文的数学逻辑,同时发现原文所置的闰年也同样符合这一方法.本文按同样原则设想了置大小月,置24节气,置闰月的方法,这样方可得到完整的历谱.本文还对〈历术甲子篇〉的实用性和误差进行了讨论.指出简单易行的改进方法.并对中国古代历法的某些原则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