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围绕城镇土地保有成本展开讨论,分析国内外城市土地保有成本的异同。针对当前中国城镇土地保有环节成本过低和调控手段较少的现状,重点分析土地保有成本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作用,提出了增加土地保有环节成本和实行土地有限期出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甲斌 《江苏地质》2004,28(1):55-57
通过对我国矿产品进口关税的现状分析,得知它的进口税率的下调空间已经很小,为此单纯地依靠降税很难调动进口企业的积极性;而目前我国利用境外资源的主要方式是进口,为了确保资源的安全供应,就我国矿产品的进口政策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同时,随通知还发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全面推开营改增,建筑业企业需重点把握哪些问题?本刊对此次发布的相关办  相似文献   

4.
钴是我国极度短缺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战略新兴产业必需的原材料,保证钴的稳定供应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钴的供应链,基于我国进出口情况,将上游环节的钴精矿和湿法冶炼中间产品定义为短缺产品,将中游环节的精炼钴、下游环节的锂电池定义为优势产品。基于理论数据对上游产品进行供应风险评价,发现由于国内一次、二次资源供应能力不足,进口高度集中等因素导致上游产品供应风险极高。在实际贸易格局中,虽未出现断供的情况,但由于进口过于集中,贸易自由度较低,易受他国制约。对中、下游产品进行供应控制力评价,发现我国从生产、出口以及企业表现三个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且下游产品还具有较高的贸易联系能力、与他国的调节能力和资源控制能力。综合考虑当上游产品进口中断会严重制约中、下游发展,对此提出完善回收体系、优化进口来源、建立供应链安全预警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每年要花费8500万美元用于进口金红石,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古海岸砂矿.美国金红石资源很少(~500万吨),主要是开采钛铁矿砂矿的副产品. 金红石用于钛金属工业和油漆颜料业.近年来钛金属的短缺影响了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金红石在斑岩铜矿中是次生或蚀变矿物.在蚀变岩石中,形成金红石的钛原先是存在于其他原生矿物中(见表). 据观察,金红石的丰度与颗粒大小是随铜品位的变化而变化的.钾化蚀变环境对金红石的结晶作用有利.斑岩的蚀变类型较之岩体中TiO_2的含量对金红石的富集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袁超飞 《地质与勘探》2018,54(6):1115-1121
在分析中国的镍资源产量、消费历史、消费结构、未来需求趋势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印尼镍资源情况,对比了印尼政府出台原矿禁止出口令前后镍矿、精炼镍、镍铁产量发生的变化状况,以及给印尼镍矿和镍铁出口和中国镍资源进口的影响。得出印尼镍资源丰富,镍矿开发活跃,原矿禁止出口政策不仅使本国镍资源出口贸易格局发生改变,也导致中国进口镍资源形势发生了变化。最后,提出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镍资源的主要区域和领域,为企业在当地投资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锂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在锂资源需求快速增加、进口依赖严重的背景下,对中国锂资源安全进行评估与预警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了以资源禀赋、进口安全、市场风险和地缘政治为一级指标的中国锂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常权和变权模型对2009—2021年中国锂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采用ARIMA-BP组合模型对2022—2035年中国锂资源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发现,(1)进口依赖度、进口集中度和运输通道风险对锂资源安全的影响最大;(2)2009—2021年中国锂资源安全等级由黄色—基本安全等级波动下降至橙色—不安全等级,资源禀赋和进口安全是导致锂资源安全等级较低的主要原因;(3)2022—2035年中国锂资源安全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除2026年处于黄色—基本安全等级外,其余年份均处于橙色—不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8.
我国铜矿资源的供给能力有限,而其消费需求又在持续扩张,为此导致进口量在逐年递增。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我国进口国外铜矿资源产品具有相对稳定的区域分布。对这些区域的进口环境做了初步的评价,筛选出了最为理想的进口靶区。为了以最少的外汇支出换取到我国所需要进口的铜矿资源,并为贸易决策提供支持依据,作者就其进口决策优化方面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石墨是战略性矿产,是支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收集石墨储、产、消、贸、价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构建了资源安全、贸易安全和市场安全三维供应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计算资源保障程度、自给率、进口份额占比、进口国家风险、进口国家集中度、进口价格波动指数、价格波动指数7个指标对石墨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市场安全对石墨供应风险影响最大。建议建立大鳞片石墨资源储备制度,实施石墨出口配额制度,以石墨烯技术辐射带动整个石墨产业,打破石墨提纯及深加工技术垄断,引领中国石墨产业发展,促进中国由石墨资源大国向石墨资源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0.
石墨是战略性矿产,是支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收集石墨储、产、消、贸、价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构建了资源安全、贸易安全和市场安全三维供应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计算资源保障程度、自给率、进口份额占比、进口国家风险、进口国家集中度、进口价格波动指数、价格波动指数7个指标对石墨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市场安全对石墨供应风险影响最大。建议建立大鳞片石墨资源储备制度,实施石墨出口配额制度,以石墨烯技术辐射带动整个石墨产业,打破石墨提纯及深加工技术垄断,引领中国石墨产业发展,促进中国由石墨资源大国向石墨资源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铁矿石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甲斌  许敬华 《江苏地质》2007,31(2):151-156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稳健发展的基石。长期以来,我国铁矿石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最大买主,被号称为“全球吸铁石”。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铁矿石,使得近年铁矿石价格变得扑朔迷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铁矿资源,更加理性地看待国内外铁矿石的供需问题,对国内外铁矿石的供需状况、进出口贸易及价格走势等市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世界矿业的发展和矿业全球化。我国的矿产资源不能单纯依靠进口,应在国外建立自己的供应基地,而且当前的国际环境为我们“走出去”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同时,应该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矿业投资环境,制订优惠的政策,把外商“请进来”。  相似文献   

13.
肖自心 《湖南地质》1991,10(2):141-145
湖南稀土矿产资源丰富、地理分布集中、矿床类型多、开发程度低是其特征,开发稀土矿产资源对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开发稀土矿产资源要提高稀土矿床的研究程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稀土矿石选矿技术研究,建立稀土选矿商品基地,引进新技术发展深加工产品,以及制定促进稀土矿产开发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煤炭产业去产能政策的深入推进,大量矿井面临关闭或废弃,但其仍赋存大量可利用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已成为煤炭工业转型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分析国内废弃矿井工业旅游开发现状与地下空间旅游开发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学习国外废弃矿井旅游开发模式经验,并总结分析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旅游资源的特征。探索废弃矿井地下空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出基于视觉、触觉和听觉以及知识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三觉五性”设计方法。并针对目前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即:高度重视废弃矿井旅游资源开发,改善传统单一旅游模式,加强体验式旅游设计,对地下空间进行现代化功能型改造。对实现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最大化,服务于国家发展建设、社会民生保障及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3):278-292
云南具有丰富、世界级的特色旅游地质景观。正确认定和评价,将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功能发掘、旅游强省的经济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旅游地质、旅游景观、旅游资源的视角,分析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及其特征,力图为云南旅游地质研究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6.
张跃进 《福建地质》2012,31(1):27-31
漳浦县玻璃用砂资源储量集中在六鳌、古雷两个半岛,多以大型矿床产出,矿砂质量较好,矿砂中对玻璃生产质量有影响的主要是铁矿物,通过选矿可以达到浮法玻璃用砂要求。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在六鳌半岛等地仍有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海砂资源丰富,质量较好,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钛铁矿、锆英石和独居石是海南岛的优势滨海砂矿资源。根据其用途主要分为3类: 锆钛砂矿、石英砂矿和建筑用砂矿。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分别研究了海南岛不同类型海砂资源的分布范围、勘查程度、资源储量、形成环境和资源潜力等。研究结果表明: 锆钛砂矿开发程度最高,主要分布于琼东沿海及水下阶地一带的全新统,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开发条件较好; 琼西则以建筑用砂矿和石英砂矿为主,海砂质量好,杂质含量较低; 位于浅海区的潮流沙脊和河口三角洲,工作程度不高,但其海砂分布广、厚度大、砂质好,是今后海砂勘查的重点区域,具有良好的资源开发前景。总结海南岛海砂资源的主要成矿特点为: ①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开发条件好; ②主要产于全新世地层; ③沉积厚度较大,纵向连续性好; ④海砂质量较好,并富含重矿物。  相似文献   

18.
钢铁行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 其发展紧密依赖于铁矿资源, 保障铁矿资源供给安全, 对于河北省钢铁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从发展力和协调力两方面对河北省铁矿资源的保障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对上述两个准则层之下又细分为不同的要素层。分析结果显示, 在发展力方面, 得益于河北省铁矿资源赋存的先天条件, 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较强; 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为较差, 应加紧环境的治理和恢复; 在协调力方面, 铁矿产资源转化效率处于较强水平, 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济协调度处于较差水平, 而社会协调度和环境协调度都处于中等水平。总之, 河北省的铁矿矿产资源禀赋较强, 开发条件较好, 矿产资源能够为矿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具有较强的保障能力, 可为河北省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原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铁矿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群 《地质与勘探》2020,56(3):635-643
中国是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如何摆脱由铁矿勘查投入持续下滑及铁矿石价格下行所带来的行业困境是近年来需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铁矿石的资源现状及供需格局进行综合分析,认为:(1)我国铁矿产量增速远低于我国钢铁需求的增速:以含铁量来计,2015年原矿产量相较于1998年仅增加了0.1倍,而粗钢表观需求量增加了4.5倍。(2)目前铁矿石的需求终端主要为建筑,近几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年增长率出现下降且有负增长,未来有可能会进一步放缓。(3) 2010年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最高达90%左右,进口量增速明显高于自产矿。由于铁矿石产能及产量的降速不及钢材,因此长期来看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下移。(4)未来中国铁矿石需求将会逐步下降,到2040年中国将需要8.56亿吨铁矿石,合理粗钢产能应为8.78~9.35亿吨。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铁矿产量排名全国第一,但存在着铁矿石后备资源量不足;小矿山产量大,但占有资源储量少;超贫铁矿地质勘查程度低,底数不清;铁矿选矿厂问题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①进一步加大地勘工作经费投入,对成矿条件较好的异常区域进行工程验证,扩大铁矿资源储量;②实施以主要和优势矿山企业为龙头的资源开发整合战略;③在进一步加强对含铁基性岩和含铁变质岩超贫铁矿的勘查程度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有序进行开发;④选矿厂厂址选择必须贯彻我国工业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