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暑多发生在闷热的夏季,当气温超过34℃时,即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此时身体只能靠出汗来散热,如果外界湿度过大或湿热高温,汗液的蒸发就会受到影响,人的体温调节装置就不能完成调节功能(一般在气温40℃、相对湿度30%;气温在38℃、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2.
湿度特别是相对湿度是专业气象服务必不可少的预报内容之一。不同行业对湿度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有利于纺织业的气象条件是:纺纱的适宜温度为21℃~26℃,相对温度为51%~70%;织布最佳温度为15℃~21℃,相对湿度为71%~88%。而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60%左右对卷烟生产过程有利。气温在15℃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粮食害虫难以生存。食品加工的最佳气温为5℃~28℃,相对湿度为45%~75%。因此,根据各行各业对相对湿度的需求,开展相对湿度的预报,可为用户合理安排生产、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1武汉市相对湿…  相似文献   

3.
低纬高原城市冬季南北朝向室内温湿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低纬城市-昆明冬季室内、外气温观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天气下南北朝室内的气温、湿度特征。得出昆明地区冬季各种天气状况下室内最低气温和日均气温的增温效应均十分显著,与庭院相比,南向室内的增温幅度为7.7-10.0℃和4.6-5.8℃;北向室内为4.6-7.0℃和1.3-4.4℃;最高气温南向室内高于室外,而北向室内一般低于室外。另外,建筑物不但可维持较高的室同温度,而且减缓了室内气温的变化幅度,不论南向室内还是北向室内,气温日较差均小于室外,变幅仅为室外的40%-48%(南向)和20%-30%(北向),且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比室外约迟2小时,显示了建筑物内温度变化的惰性。研究还得出南向室内相对湿度均小于北向,南北差异以晴天最大,阴天最小。室内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为夜间湿度大,变化小,昼间湿度小,变化大。以上结果可为低纬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建筑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材与气象中药材应放置荫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气温25℃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药材含水率超过15%,药材易霉坏。气温15~30℃,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易生害虫,应于5月份熏杀.(瞿印学,詹维泰)中草药材与气象@瞿印学,詹维泰...  相似文献   

5.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温湿度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兵团奎屯农七师中心气象站2002年9—12月逐日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温湿度的比较,发现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的气温值普遍比人工观测气温值高,日平均气温高出0.3℃,日最高气温高出0.35℃,日最低气温高出0.25℃。相对湿度值人工观测比自动气象站高,日平均相对湿度高出4.55%,日最低相对湿度高出5.7%。  相似文献   

6.
夏季,常有中暑事件发生。一般情况下,人体能通过出汗来散热并维持体温的平衡。但如果空气湿度大,则人体排汗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衡量中暑的气象条件时,除了考虑气温外,还必须考虑到湿度条件。为此,利用热指数(HI)作为衡量人体耐热的标准,其计算公式为:热指数(HI)=0.4Td+0.7T式中Td为露点温度,儿为湿球温度,因为Td是气温和湿球温度所决定的,所以热指数取决于气温和湿球温度的共同作用。如当气温为35℃,湿球温度为26.1℃时(即相对湿度50%),热指数的值为27.4,同样气温下降,当湿球温度上升为30t时(即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7.
固定台站测定湿度通常是由百叶箱中固定干湿表來测定的.于湿球温度差误差0.1℃时:气温在零上,由此引起的相对湿度误差为1个百分点左右;气温在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由此引起的相对湿度误差急剧增大,气温为-10℃时,相对湿度误差为4个百分点;气温为-20℃时,相对湿度误差为8个百分点,气温为-30℃时,相对湿度误差为18个百分点.规范规定,当气温低于-10℃时应使用毛发湿度表测湿.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津近30年来的逐年电力负荷数据以及2002-2005年逐时电力负荷资料,分析了天津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天津电力负荷的长期趋势基本受当地GDP的影响,气温等气象因子的作用不明显;在季节和日尺度上,气温的影响十分显著,7、8月气温每上升1℃,气象负荷将增加120MW左右;除气温的影响外,夏季、初秋相对湿度对电力负荷的影响非常显著,此外,4月、6月、7月和12月还得考虑风的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最高气温在3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5%时,才可能出现极端电力负荷.  相似文献   

9.
玻璃钢百叶箱与木制百叶箱内温湿度测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分析2005年2—7月玻璃钢百叶箱与木制百叶箱内温湿度对比试验资料,得到了两种材料百叶箱内温湿度测量的差异以及两种百叶箱间对大气温湿度变化反应速度的差异,并分别讨论了不同云量、不同风速条件下,两种材料百叶箱气温测量差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百叶箱内测量的气温平均差值在0.1℃以内,差值标准差在0.2℃以内,相对湿度平均差值在0.4%以内,差值标准差在2.1%以内;玻璃钢百叶箱对大气温湿度的反应比木制百叶箱快或相当;无论在多云和少云条件下,还是高风速和低风速条件下,两种百叶箱内测量的气温差值普遍在0.1℃以内。  相似文献   

10.
人工气象站与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差异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陕西省96个自动气象站和人工气象站的平行观测数据,分析了气压、气温、相对湿度的差异,并对月、年平均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工站所测气压、相对湿度普遍高于自动站所测的相应值,气压年平均差值为0.21hPa、标准差为0.30hPa;相对湿度年平均差值为2.28%、标准差为3.07%;气温年平均差值为-0.03℃、标准差为0.26℃。在月平均气温较高的月份压、温、湿差值均较大。自动站压、温、湿记录可与人工站记录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和非线性滑动回归模型,分析天津市2014-2019年日用电量和气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得到不同响应关系下的阈值气温。结果表明:天津地区的阈值气温在不同响应关系下存在明显差异,在"V"型非线性响应关系下,阈值气温为18.8℃,在"U"型响应关系下,线性不对称模型的舒适区范围为12.3-23.4℃,非线性模型的舒适区范围为13.7-21.7℃;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认为"U"型优于"V"型模型,非线性模型优于线性模型。对阈值气温的影响要素分析表明,相对湿度对舒适区与冷却区的阈值气温影响较大,阈值气温在相对湿度为30%-50%时较相对湿度为50%-70%时偏大2.2℃,相比之下,相对湿度对舒适区与加热区的阈值气温影响不大;天津地区阈值气温会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2002-2005年的舒适区范围较2014-2019年偏大1.4℃。在实践应用中,应根据模型的需求,并充分考虑相对湿度和时间变化的影响选择阈值气温,从而提升用电量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以候鸟丹顶鹤为例,利用相关气象站点数据,统计分析丹顶鹤栖息地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分别根据温湿指数、基于黄金分割法的人体舒适度进行舒适等级划分,探索季节性迁徙的气候养生特征与内涵。研究发现:(1)丹顶鹤迁徙过程中所处日均气温在2℃~22.5℃范围内,相对湿度处于45%~80%之间,当气温升到3℃(春季迁徙)、气温降到13℃(秋季迁徙)、相对湿度降到60%左右是丹顶鹤开始迁徙的临界值,温度是影响丹顶鹤迁徙的主导气象因素。(2)通过对比南北两地各月的气温、相对湿度、舒适度等级天数以及空气质量指数,11月至次年3月北方严寒,南方舒适湿润,两地温差可高达40℃,以海南岛、东南沿海一带为最舒适旅居区;4月至10月南北两地温差可高达25℃,北方城市处于广义舒适域中,更适合作为季节性旅居地。  相似文献   

13.
利用贵州省从江县1981--2005—05—08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以及日平均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并结合槛柑果树发生黄龙病的资料分析表明:当日平均气温在22~28℃、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黄龙病病菌的滋生和蔓延;当日平均气温≥25℃时,黄龙病的病源就开始存在;当日平均气温≥27℃、相对湿度≥80%时,有利于黄龙病的发生和传播;当连续5d平均气温≥27℃时,就能导致大面积的黄龙病病害发生、蔓延和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14.
张翠华 《干旱气象》2015,(1):180-184
利用石家庄地区1990~2013年电力污闪事故发生的详细资料,归纳整理出污闪发生的一般规律,结合诱发污闪发生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综合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污闪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对其进行分级,给出污闪发生级别的综合预测标准,从而判定预测电力污闪发生的气象指数,并提出必要安全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当气温15.6℃,相对湿度45%,风速4.8 m/s时天气晴朗,不会发生污闪;在相对湿度≥80%,风速≤2.0 m/s时,气温在-7.5~7.5℃时出现雾,气温在-4.5~4.5℃时出现积雪或结冰,极易发生污闪;在相对湿度≥80%,风速≤2.0 m/s,气温在-4.5~4.5℃时出现液态、混合或固态降水、轻雾,容易发生污闪。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纳木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中国科学院纳木错综合观测研究站设立的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塔观测(30°46.44′N,90°59.31′E,4730ma.s.l.)资料,初步分析了2005年7月14日至2006年7月13日一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纳木错站年平均气温为0℃,最冷月为12月,最热月为7月;全年降水量为281.8mm,多集中在5—10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6%,雨季和干季分明,全年夜雨率为78.6%;年平均气压值为571、2hPa,9月最大,1月最小;年平均风速为4m·S^-1,1月风速最大为6.1m·S^-1,上午风弱、午后风强;全年大风日数为53天,1月大风日数占全年的36%;全年盛行风处在东南至西风(135°--270°)之间,夏季有明显的湖陆风。  相似文献   

16.
红肉脐橙生育特性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2年红肉脐橙各物候期、落花落果数等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肉脐橙春梢的生长量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生长曲线符合指数规律。生理落花落果时间在4月30日至6月10日之间,着果率1.59%。果实膨大停止并达到商品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成熟时间比国内最优脐橙纽荷尔晚30余天,大于等于10℃的积温5685.5℃,降雨量1039.9mm,日照时数1416.9h,丰产性能好。生理落果期平均温度22.6℃,平均相对湿度73%.落果率86.9%;平均温度21.1℃,平均相对湿度82%,落果率96.9%。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治多国家一般气象站1988—2017年气温和相对湿度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气候倾向率、平均距平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a治多地区温湿度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近30a该地区平均温度以0.6℃/10a趋势上升,极端最高最低、气温以0.3℃~0.6℃/10a趋势上升,平均相对湿度保持在57%,且呈现逐年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83年7月30日11时观测,发现自记与实测相差甚大:干球为35.2℃湿球为30.7℃,查出的相对湿度为71%,而自记相对湿度读数为54%,相差达17%。但当日8时相对湿度自记值与实测值仅差3%,记录显然有问题。我们立即查找原因。从另一台试用的线性毛发湿度计(B型)记录看,与相对湿度自记值是一致的,这就排除了自记仪器可能发生的示度误差及  相似文献   

19.
选取墨玉新旧站2017年逐小时气温、相对湿度、风速3个气象观测要素进行差值分析,同时选择旧站1966—2013年与新站2014—2021年的月平均数据做t检验。结果表明:(1)墨玉新旧站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差值均呈偏态分布,气温差值分布较分散,仅有38.68%的差值在-1~1℃,相对湿度和风速差值分布较集中,58.91%的相对湿度差值在-10%~10%,79%的风速差值在-1~1 m·s-1。(2)新站平均气温低于旧站,全年平均气温差值为-1.7℃;新站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大于旧站,全年平均相对湿度差和平均风速差分别为11%和0.3 m·s-1。(3)经t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条件下,3种要素均存在断点,需进一步订正。平均气温在1、2、7、9月连续,平均相对湿度在1—3月和10—12月连续,平均风速仅3月连续。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41,自引:9,他引:41  
毛冬艳  杨贵名 《气象》2006,32(1):78-83
根据1995-2000年全国基本气象观测站资料和T106模式内插到全国基本站的各种物理量资料,统计了华北平原12月雾发生前或发生时大气低层部分气象要素的特征,计算分析了气象要素的分布区间与雾发生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当近地面水平风很弱,相对湿度为80%~90%、温度露点差在2~4℃,饱和湿空气气层处于稳定或者弱不稳定状态以及近地面气温在3~9℃时雾的发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