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红琴 《地理教学》2020,(6):45-47,64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培育要有意识地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高一的系统地理原理教学应多创设区域情境,使地理原理落地生根;高二、高三的区域复习教学则应抓好不同尺度的区域情境,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方法,并追求无图化的空间情境创设,让"区域认知"素养培育贯穿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梁晔 《地理教学》2021,(5):42-4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区域地理"南美巨人——巴西"为例,以巴西国旗寓意为纽带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阐述情境教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张微笑 《地理教学》2022,(12):20-23
区域地理的部分知识点较零散但涵盖面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落入全盘知识讲解的误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进入死记硬背的误区。主题情境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在确定区域主题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一系列同一情境下的不同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探究其形成原因,在整个过程中整合区域核心主干知识,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南美洲的雨与旱”为例,从确立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出发,精选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地理案例、组织素材以创设一系列情境、巧设问题链并融合学生活动,解决区域地理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兴云 《地理教学》2021,(18):26-28
以实际地理问题为载体的主题式复习,是对所学区域地理知识的重组过程,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互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稳定的、解决不同情境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素养,提高区域地理选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教学设计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链培养学生动态生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学习自觉,以及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品格,提升其地理关键能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地理“真问题”发现,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所提及的培养目标切实落地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区域协同发展为核心概念,整合重构了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转移"内容,设计了指向区域发展的大概念单元教学,并梳理出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基本环节:确定单元主题—构建单元大概念—构建单元知识结构—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体系—确定单元教学问题体系—创设情境整合教学素材—设计单元探究任务—设计教学评价目标.实践证明,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理解并认同我国现行的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韩丽薇  王向东 《地理教学》2021,(13):37-39,64
大单元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效路径之一.指向区域认知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应体现"空间—区域性""重构—整合性""情境真实性""思维进阶性"的特征.深度解析区域认知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单元内容组织,主要包括主题类、能力类、任务类三种类型.通过整合统筹课时、指向高阶目标、创设真实情境及持续进行"教、学、评"一致评价的实施策略,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最终达到地理学科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许欣  申玉铭 《地理教学》2022,(10):33-35
在新课改背景下,创设基于真实乡土情境、社会实践、任务驱动等的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为例,在真实乡土情境中,以阶梯式问题链为导向,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探索农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需重视创建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知地理事物,同时也强调单元式学习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中国气候”这一单元为例,通过创设跨学科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空综合分析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吉茹 《地理教学》2021,(21):50-52
问题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课为例,借助嘉兴市区域背景,以"嘉兴交通的发展历程"为时间主线,创设了"古时·运河抱城八水汇聚促形成""今日·水陆共建交通成网助发展""未来·内联外畅综合枢纽展未来"三大真实情境,每一情境创设问题链,在解决复杂真实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认识到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文通过对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核内容、图像形式及尺度范围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指出学生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并结合高中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问题式教学的指导建议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建构了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路,并以“风积地貌”为例,以“平潭岛磹水村大沙山”为主题情境,创设问题链,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板块,是学生地理理论和地理事实结合的阵地,对学生地理方法、地理视角和地理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透彻和深入地讲好高中区域地理是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研究的.本文从区域认知的视角出发,分析区域地理教学的研究价值和路径,将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归纳为:①空间尺度划分,界定理论适用范围;②时间向度划分,力求历史与逻辑的同一;③概念梳理,为地理学思想引入提供前提保证;④地理学思想的引入,既是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能力的最高体现.通过以上四个模块,力求全面而深入的讲好区域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地理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玲 《地理教学》2021,(16):46-49
开展高中区域地理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打破知识壁垒,将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化,建构区域认知框架,提炼学习方法,提升"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本文以"俄罗斯"为例,通过整体把握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立足学科大概念明确单元学习主题;建构能力层级,立足学习进阶,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创设整体情境,运用问题导学开展单元学习活动,尝试探索高中区域地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袁金桥  尚美 《地理教学》2021,(23):58-61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和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关键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地图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地图在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结构、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地理要素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实例探讨了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信息处理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成都金堂脐橙产业为教学明线,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暗线,整合高中地理农业相关考点,基于金堂脐橙产业真实情境创设一系列探究问题。通过问题推动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明线与暗线相辅相成,为一线地理教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区域认知视角出发,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为例,立足区域“时空统一体”“人地关系”“地理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以“空间幅—时间轴—事件链”为逻辑框架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研究以“空间幅”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多尺度的地理特征,结合“时间轴”划定地理现象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特征,通过研究区域发展的重大事件的时空关联特征解析“事件链”形成机制及其对“人地关系”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强化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景宁县望东洋湿地和洞庭湖湿地为主题创设情境,采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分析区域开发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19.
朱燕 《地理教学》2021,(6):29-3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探究则成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以乡土地理“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土地盐碱化,着力探究乡土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情景化教学和实验教学方式为手段,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探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理情境梯度是学生认知进阶发展的“脚踏点”,为探寻学生的认知过程、评估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了载体。本文从深度教学的视角,说明设置梯度式地理情境的必要性;从地理情境的参量构成和地理核心素养,构建地理情境梯度的层级标准。本文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设定“区域情境促认知”“问题情境促探究”“综合情境促反思”三个相互关联的梯度情境,促使教师深度教学和学生深度学习的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