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特性及阻燃机理,包括固相阻燃机理、气相阻燃机理和协效阻燃机理。列举了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简述了硬脂酸及其盐改性氢氧化镁的方法和机理,影响改性的因素以及改性效果的评测手段。对改性氢氧化镁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卤阻燃剂,为了改善其阻燃效率低、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等缺点,通常需要使用阻燃添加剂对其进行特殊处理,使之具备更好的阻燃性能。主要介绍了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的特性及其阻燃机理;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点及改性氢氧化镁的方法和机理;影响改性的因素以及改性效果的测评方法,并对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阻燃用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氢氧化镁作阻燃剂使用时,其无毒、高效、消烟、环保的阻燃特性非常突出,较其它常规无机阻燃剂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氢氧化镁与高分子材料基体的相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是解决目前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对近年来氢氧化镁阻燃剂表面改性的主要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纳米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酸钠和硅酸钠4种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讨论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活化指数的影响;应用沉降速率、吸油率、粉末接触角等指标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分析,并应用TEM、XRD对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钠在80℃、改性时间4 h、添加量5%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氢氧化镁粒径变小,沉降速率减慢,吸油率下降,粉末接触角增大。  相似文献   

5.
国内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其应用,主要论述了近20年来国内在氢氧化镁阻燃剂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发展方向,简单概述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硅酸镁锂的合成、有机硅酸镁锂的制备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人工合成硅酸镁锂大多采用水热法及微波法。通过原位法、离子交换法或吸附法可以对硅酸镁锂进行有机改性。有机改性后硅酸镁锂的界面性质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提高。有机改性硅酸镁锂可用作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或染料污染的废水,制备聚合物/粘土复合材料,制备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等。随着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硅酸镁锂的有机化改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国外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在氢氧化镁阻燃剂方面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介绍了近20年来国外学者在氢氧化镁阻燃剂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应用研究过程中应重点解决阻燃剂粒度超细化、表面改性处理和协同复合技术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纯氢氧化镁及其水热处理技术评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分析了高纯氢氧化镁制备的方法,水热改性对其组织结构的影响及产品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普通氢氧化镁(MH)、六角片状MH和硬脂酸改性MH分别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性能。用FTIR、SEM和TG对上述3种类型MH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MH,六角片状MH和硬脂酸改性后的MH有效降低了表面极性,大大降低了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4%SA改性MH比6%SA改性MH填充PP,界面相容性好,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小。硬脂酸湿法表面处理氢氧化镁改性的最佳条件为:硬脂酸用量4%,处理温度85~90℃,处理时间60 min,料浆浓度10%。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添加表面活性剂,直接利用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双亲性”使其吸附在新生成的氢氧化镁微粒上,制备纳米氢氧化镁。并采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晶型发育完善,样品为片状、粒径为85 nm、粒度均匀且分散性好的纳米氢氧化镁粉体。  相似文献   

11.
盐湖水氯镁石制备高纯镁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水氯镁石制备高纯镁砂的方法及工艺原理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高纯镁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认为树脂法因具有高选择性、高容量应用于水氯镁石较为适宜,氨法具有低成本、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而适用于青海水氯镁石制备高纯镁砂工艺。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降低前驱物的烧结温度,对降低高纯镁砂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氢氧化锂的性质、应用以及锂资源现状,重点论述了氢氧化锂的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劣及应用特点,指出了氢氧化锂制备工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氢氧化锂的性质、应用以及锂资源现状,重点论述了氢氧化锂的生产工艺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劣及应用特点,指出了氢氧化锂制备工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盐湖卤水为原料提取并制备Li2CO3的过程中,共存离子对其结晶过程影响较大,尤其西藏盐湖卤水为原料制备碳酸锂的原料中,K/Li约为0.3左右,所以研究K+对Li2CO3晶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验和计算模拟相结合研究不同K/Li条件下K+对Li2CO3晶体的影响程度,建立晶体中K+含量与比表面积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K+的存在对Li2CO3的高品质性影响较大,且随着钾离子含量增加,晶体比表面积增大易于吸附杂质离子,表面粗糙度增强,且K+存在对碳酸锂晶体的收率影响较大,而当K/Li控制在0.1以内时,K+对碳酸锂晶体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计算并分析了K掺入碳酸锂晶体中的几何结构、缺陷形成能及态密度,结果表明K原子在碳酸锂晶体中更易替代晶体中的Li原子,且K原子的掺入对碳酸锂晶体的晶格参数以及电子结构性质的影响较小。本文对西藏盐湖高效提锂和制备高附加值碳酸锂晶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盐湖卤水为原料提取并制备Li2CO3的过程中,共存离子对其结晶过程影响较大,尤其我国西藏盐湖卤水为原料制备碳酸锂的原料中,K/Li约为0.3左右,所以研究K+对Li2CO3晶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和计算模拟相结合研究不同K/Li条件下K+对Li2CO3晶体的影响程度,建立晶体中K+含量与比表面积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K+的存在对Li2CO3的高品质性影响较大,且随着钾离子含量增加,晶体比表面积增大易于吸附杂质离子,表面粗糙度增强,且K+存在对碳酸锂晶体的收率影响较大,而当K/Li控制在0.1以内时,K+对碳酸锂晶体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计算并分析了K掺入碳酸锂晶体中的几何结构、缺陷形成能及态密度,结果表明K原子在碳酸锂晶体中更易替代晶体中的Li原子,K原子的掺入对碳酸锂晶体的晶格参数以及电子结构性质的影响较小。对西藏盐湖高效提锂和制备高附加值碳酸锂晶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提碘技术的主流工艺——空气吹出酸液吸收法的工艺特点及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应用超重力强化提碘技术对I2-HPO3-H2O体系进行游离碘吹脱实验。在实验控制的参数条件下,总碘浓度为35 mg/L和45 mg/L的氧化液单级吹脱率分别为78.24%和91.27%。本研究结果对综合回收磷矿中伴生的超低品位碘资源有较大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溶胶-凝胶-酯化法在220℃即可得到纯相的LixMn2O4(0.762<x<1.139)尖晶石粉体材料。它在880℃时发生立方相向四方相的转变:900℃-1000℃间,四方相渐变为正交相LiMnO2,过程中有Li2MnO3生成。应用SEM、TEM观测了材料的粘度及形貌,其粒度10-40nm,粒子间极易团聚成为1-206μm的团块。以BET法测其比表面为3.6m2/g。  相似文献   

18.
氯离子作为利用盐湖镁资源制备高端镁产品的主要杂质,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应用价值。为探索出氯离子的存在形式,有效降低氯含量,文章通过SEM、EDS等物理表征方法,结合化学分析检测手段,设计了三种研究方案,探明了盐湖卤水制备工业级Mg(OH)_2和MgO中杂质氯的存在形式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结合Mg(OH)_2和MgO的生产工艺,还系统分析了产品中氯的形成机理,对生产过程中控制和降低氯杂质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我国镁和稀土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国内外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镁和稀土镁合金的情况。详细论述了以不完全脱水氯化镁电解制备稀土镁合金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分析了水分及金属氯化物水解产物对电解过程的消极影响及消除方法;讨论了熔盐电解质中金属氯化物与氧化物的转化反应、电解质组成、加料方式、电解槽设计和尾气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e review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contains a survey of the growth in the use of EIA during the 1970s in Western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agencies. It highlights a number of ke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developments—notably the types and numbers of actions which should be submitted to EIA, and the quality of EIA studies and the time and cost incurred in their preparation—and recommends that the focus of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 a more cost-effective ‘tiere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second section contains a review of the technical methods which are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EIA studies. These a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kind of task they perform in the EIA process: identification, data assembly, prediction, evalu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is review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EIA methods in use in such areas as: clearer identification of ‘best existing practice’, publication of technical guidance based on best practice, provision of training facilities in the use of EIA methods, and re-examination of prioritie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