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从方法学角度评价国内外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影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AMSTAR工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包含370项原始研究,结局指标有临床疗效、生活方式改变、遵医行为、城乡差异等。纳入文献的AMSTAR评分为4.5~9分,平均(6.5±1.51)分。文献方法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检索策略缺乏、存在发表偏倚、排除文献未提供参考文献等。结论:当前国内外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影响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总体质量中等偏上,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使用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围手术期使用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预防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0年3月。使用Cochrane Handbook 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运用GRADEprofiler 3.6对证据级别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研究对象共1045 例,其中治疗组524 例,对照组521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CI围手术期使用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提高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RR=0.52,95%CI(0.34,0.79),P=0.002]、降低术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水平[RR=0.24,95%CI(0.13,0.47),P<0.0001]、提高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率[RR=1.27,95%CI10,1.46),P=0.001]、降低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RR=0.33,95%CI(0.20,0.56),P<0.0001]方面均优于西医常规疗法。GRADE证据级别评价结果显示“术后CTFC水平”为中等质量证据,“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率”“术后MACE发生率”3项结局指标均为低质量证据。结论:针对AMI患者在PCI围手术期使用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方面优于单用西医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灰色文献中有关耳穴疗法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入选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1进行Meta分析。应用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的序贯分析。应用GRADEpro GDP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7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假耳穴疗法比较,耳穴疗法能提高IBS患者的临床有效率;RR=1.23,95%CI(1.15,1.31),P<0.00001]、痊愈率;RR=1.53,95%CI(1.28,1.84),P<0.00001];与假耳穴疗法比较,耳穴疗法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9.61,95%CI(-126.81,27.60),P=0.21];安全性评价中仅3项研究进行了不良反应的报道,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敏感性分析及序贯分析结果均提示本Meta分析结果稳定,证据可靠。结论:与单纯西药/假耳穴疗法相比,耳穴治疗IBS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安全性较高。但该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还需纳入更多设计严谨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读秀学术搜索(duxiu)2000~2017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后,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其中对照组为单纯服用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7篇,患者共659例;对照组为单纯服用中药的文献6篇,患者共4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及单纯中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7,95%CI(2.15,5.60)]。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提示纳入的文献无显著发表性偏倚;对照组为单纯中药/中成药治疗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研究疗程短,仍需研究方案严谨、多中心、大样本实验数据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AMED、CENTRAL、CINAHL、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中有关中药熏蒸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个RCT,共963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在总有效率、改善疼痛VAS评分、降低ESR和CRP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AS相比,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能提高疗效,减轻疼痛,改善ESR和CRP水平。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归纳分析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中收录的针灸系统评价相关文献资源情况,为针灸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DSR)中2018年11月前收录的针灸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选择相关研究后,从发表国家、发表时间、干预方式、对照措施、样本量、疾病分布、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5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针灸相关的系统评价文献70篇,其中包括57篇系统评价全文和13篇系统评价研究方案。结果显示发表研究频次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研究总样本量最多为500 例以上,其次为200~400 例;发表最早的系统评价始于2002年,在2009年开始波动增长,2013年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疾病是研究关注最多的疾病,然后是肌肉骨骼与结缔组织疾病。单纯毫针刺是报道最多的干预措施,对照设计中阳性药物、假针刺、安慰剂占比较大;57篇系统评价全文中,有确切证据支持针灸治疗有效的文献有19篇(占33.33%),当前证据不足以确定针灸疗效的文献有35篇(占61.40%),3篇文献结论不支持针灸治疗。结论:目前Cochrane针灸相关的系统评价研究呈波动增长趋势,高质量针灸临床试验较缺乏,未来针灸临床研究应提高方法学水平和研究深度,并结合针灸学科本身的特色,以便促进针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应用于产后缺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1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586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缺乳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9.69,95%CI(56.94,62.45),P<0.00001]。对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度及乳汁黏稠度的影响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穴位按摩可增加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改善乳房充盈度和增加乳汁黏稠度。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能存在优势,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仍需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广西中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24%、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0.87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83、0.304(均P<0.01)。最终构建的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9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广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为广西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E、WHOICTRP、ClinicalTrials.gov、《Acupuncture in Medicine》《中国针灸》等,纳入针灸与空白、安慰剂或西药对照治疗先兆流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Version 5.1.0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合计11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结束后,短期内孕妇和胎儿的状态改善较好[RR=1.27,95%CI(1.18,1.37)],且流产率较对照组低[OR=0.26,95%CI(0.15,0.43)]。另有结果显示针灸组与对照组对HCG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SMD=1.35,95%CI(-0.15,2.86)]。结论:由于目前临床证据的报道不足和低质量带来的不足,针灸用于临床上治疗先兆流产应当谨慎。但基于目前证据,可以认为针灸(主要为穴位贴敷)对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腹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文献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从建库至今,语种为中英文。纳入符合治疗组以腹针为主的复合治疗方式或单纯的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或药物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逐一剔除文献产生的异质性指标及95%CI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个数在10个及以上的Meta分析采用倒漏斗图对发表偏倚的存在进行检验。结果:共纳入8项,涉及研究577例患者,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部分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失眠疗效RR(95%CI)为1.14[1.07,1.2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MD(95%CI)为-1.67[-2.43,-0.92]。描述不良反应的2项研究中,其中1项研究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另1项研究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均症状轻微且治疗结束停药后好转,未提及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腹针可提高治疗失眠的有效率,降低PSQI积分,改善失眠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清热祛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和HP转阴率。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清热祛湿方联合(或三联/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照RCTs质量评价的改良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628例患者。清热祛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对照单用常规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4.46,95% CI(3.27,6.09),P<0.00001];HP转阴率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3.30,95% CI(2.43,4.49),P<0.00001]。结论:清热祛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及部分文献质量偏低,仍需高质量的RCTs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RBD)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2月收录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B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学评价,并运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256篇,通过筛查最后纳入文献1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OR=4.02,95%CI(2.52,6.42),P<0.00001],更能有效降低血磷[MD=-0.17,95%CI(-0.26,-0.09),P<0.0001]、PTH[SMD=-1.35,95%CI(-2.02,-0.68),P<0.0001]及碱性磷酸酶[SMD=-0.55,95%CI(-0.79,-0.31),P=0.50]水平,升高血Ca[MD=0.13,95%CI(0.05,0.2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BD,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与百忧解相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Medline、OVID、Embase以及CBM、CNKI、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并手工检索针灸领域重要期刊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关于针刺与百忧解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2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符合标准的研究,计18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VS百忧解临床有效率[OR=2.30,95%CI(1.66,3.19)],电针VS百忧解临床有效率[OR=1.32,95%CI(0.65,2.68)],17项HAMD评分[MD=-0.68,95%CI(-1.42,-0.06)],24项HAMD评分[MD=-2.45,95%CI(-4.19,-0.71)],不良反应率[OR=0.10,95%CI(0.05,0.19)]。结论:与百忧解相比,针刺治疗PSD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但在临床疗效、降低HAMD评分方面二者相差不大,鉴于证据质量低等,结果仍需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搜集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s,共190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953例,对照组9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熏蒸与人工泪液治疗比较,在增加基础泪液治疗分泌量[WMD=1.88,95%CI(1.00,2.77),P<0.0001]和泪膜破裂时间[WMD=2.13,95%CI=(0.80,3.46),P=0.00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熏蒸疗效更佳。2)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治疗比较,在基础泪液分泌量[WMD=2.20,95%CI=(1.67,2.73),P<0.00001]、泪膜破裂时间[WMD=1.78,95%CI(1.47,2.10),P<0.00001]和角膜荧光素染色[SMD=-1.77,95%CI(-2.54,-1.00),P<0.00001]方面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熏蒸联合西药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熏蒸或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更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相对于人工泪液等西药,中药熏蒸或中药熏蒸联合西药治疗干眼症在增加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仍需高质量的RCTs来进一步确定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马凯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34(10):143-147
目的:系统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截止至2017年11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2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但因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还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搜集丹参饮加味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后,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对其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2049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常规西药相比,丹参饮加味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从临床有效率和痊愈率两方面综合评价耳穴疗法或以耳穴疗法为主(包括单纯耳穴治疗、耳穴为主联合西药治疗、耳穴为主联合其他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PSI)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自建库起至2021年3月10日耳穴治疗PSI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相关内容整理规范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运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相关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相关疗法治疗PSI的临床有效率[OR=4.57,95%CI(3.24,6.45),P<0.00001]、痊愈率[OR=3.17,95%CI(2.32,4.33),P<0.00001]均高于单用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图形基本对称,提示所纳入的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耳穴疗法治疗PSI临床疗效确切,在改善日间功能、提升睡眠质量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中以耳穴为主联合西药疗法疗效最佳,其次分别为耳穴联合其他疗法、单纯耳穴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拿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 (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选取新生儿黄疸使用推拿治疗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通过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分析数据,并通过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级。结果:纳入19篇文献,共2406 例患儿,其中治疗组1220 例,对照组1186 例。通过Meta分析得出:相较于对照组,推拿治疗能提高总有效率[RR=1.19,95%CI(1.13,1.26),P<0.00001]、治愈率[RR=1.60,95%CI(1.31,1.96),P<0.00001],降低治疗后胆红素水平[SWD=-1.02,95%CI(-1.36,-0.69),P<0.00001],缩短黄疸消退时间[SWD=-1.91,95%CI(-2.58,-1.24),P<0.00001]。且相比对照组,推拿治疗不良反应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安全性较好,但大部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将来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到2017年1月,收集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比阳性药物或空白对照发表的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文献,按照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结果:纳入文献共12篇,有1123例患者被纳入该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PSD相对于西药临床疗效更佳,合并OR=3.33,95%CI=[2.38,4.67],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ADL评分方面,补阳还五汤加减也优于对照组,合并MD=-2.95,95%CI=[-5.31,-0.5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设计严格并且随访时间够长的高质量RCT来增加证据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200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穴位注射治疗DGP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软件RevMan 5.3版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69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55例,对照组3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注射组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在降低血浆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方面的功效亦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治疗DGP有较好疗效,但仍需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