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层建筑物(群)深基坑工程变形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高层建筑物(群)的地基处理一般采用深基坑开挖技术,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施工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周边建筑物及深基坑施工安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采用适宜的变形监测技术,并对获得的系列资料进行变形分析,进而为信息化施工奠定基础。通过多个深基坑开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工程变形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正显示和发挥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就工程实践为例,对该系统方法及其运用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在地铁设计与施工中是关键工程。近年来,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地铁的建设也越来越快,所以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杭州某地铁深基坑,通过FLAC~(3D)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最大变形量与变形曲线,再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发现,通过FLAC~(3D)模拟能有效地反映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为以后的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深基坑施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一种监测深基坑水平位移的可行方案,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根据深基坑施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一种监测深基坑水平位移的可行方案。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5.
关于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基坑施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一种监测深基坑水平位移的可行方案,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6.
关于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基坑施工的特点 ,详细介绍了一种监测深基坑水平位移的可行方案。并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预测深基坑监测竖向位移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说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工程监测中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徐景 《江西测绘》2013,(3):30-32
文章以某商务楼深基坑工程施工为例,介绍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的内容,并结合监测数据,分析深基坑护壁变形的规律及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作者认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基坑护壁和周边建筑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的监测,可以保证基坑护墙工程的安全、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施工过程、现场记录、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探究了该深基坑工程的变形规律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指出了基坑设计和施工过程的不足,以期为类似基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北京地铁车站某明挖深基坑在砂卵石地层的工程实例,首先论述了该工程的工程概况、基坑监测的内容、监测频率及监测周期;其次通过基坑开挖引起基坑周边土体荷载变化原理理论分析了地表沉降、桩顶水平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分布的特点;最后通过实际监测数据总结了监测结果,运用监测时程变化曲线图表了说明监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的不同与吻合之处,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安全事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变形分析的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伍生 《测绘工程》2008,17(3):37-40
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极为重要。变形分析建模的方法很多,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中之一。文中结合某深基坑工程的监测资料和工作经验,运用神经网络BP算法进行预测分析。简述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基坑变形分析的BP神经网络的具体模型结构,将神经网络方法预报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效果较好。该成果对生产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陕北某湿陷性黄土大厚度挖方地基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PS-InSAR技术对2018-10—2019-11间获取的16景TerraSAR-X卫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了湿陷性黄土挖方区回弹变形信息,总结了大厚度挖方区时序回弹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由于上部土体应力卸载,在开挖区域存在地基土回弹变形现象,选取的高密度PS点变形信息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真实变形情况,回弹变形范围与开挖边界吻合,另外挖方厚度越大,土体开挖引起的回弹变形越大;在开挖完成后的1年监测时间内,回弹区变形量随时间呈线性变化,在最大开挖厚度处,产生最大回弹量为29.3 mm;此外,PS-InSAR技术监测到的变形量与实地水准结果吻合性较好,表明该技术在黄土大厚度挖方区回弹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变形观测处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变形在自然界和工程中广泛存在,因此变形观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工程实践,探索了一个变形观测处理系统(WX变形观测处理软件?WXDAS)的构架与实现,以及支撑其功能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两个实验分析了新系统的相关性能,对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在建筑物基础纠偏中沉降变形测量和倾斜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以纠偏阶段设计的最小纠偏量和基础工程设计的允许变形量为基础进行误差分配与调整的方法,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工程类型纠偏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指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小湾电站构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基于GPS精确定位技术的工程变形监测系统,先后成功应用于小湾电站枢纽区工程边坡、大坝和水库库岸滑坡体的变形监测。介绍布设于上述工程部位的的GPS变形监测系统的架构组成、技术特点和监测成果,为水电工程建设GPS变形监测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亚波  王智 《测绘通报》2021,(5):155-158
钢结构变形是工程、工业领域常见问题,若变形超过设计允许值,将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及工业的正常运转。采用全站仪等传统方式检测钢结构变形,不仅效率低,且难以全面、精确地反映钢结构的空间整体变形情况。本文以一个海上钻井平台钢结构变形为例,介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钢结构变形检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外业采集的点云进行滤波、分割处理,并基于钢结构设计模型对三维点云进行拟合处理,根据实测的三维点云与拟合模型进行碰撞分析,即可得到钢结构的空间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分析高填方机场边坡变形监测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应用单台全站仪的自由设站变形监测方法,应用基于光束法平差的多测站观测值统一解算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与GPS方法进行比对,论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为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建筑物地表沉降数据的变形预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燕  杨松林 《北京测绘》2012,(2):23-25,79
为了研究隧道周边建筑物地表的变形,本文根据京东方蒸汽管道工程隧道开挖过程中周边建筑物地表的沉降观测数据,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灰色系统法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对建筑物地表做变形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精度更高。对于隧道周边建筑地表沉降的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效果更好,比较符合实际变形曲线,相对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变形预测方法,为隧道的开发过程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大型工程对自动化变形监测的需求,利用测量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目标精确照准、读数的特点,研发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文中详细介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通过工程测试验证该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会形成很多边坡,而这些边坡一旦遭到意外破坏,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边坡进行持续的形变检测至关重要。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是一种现代化的边坡检测手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精的边坡形变检测方法。对于经过良好配准的两期边坡点云,该方法首先计算两期点云的最近匹配点距离,并进行粗检测。在精检测阶段,首先估计出形变的大致方向;然后依据该方向向量搜寻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最相似的点作为对应点;最后计算点到对应点所在平面的距离值作为形变量。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计算出边坡实际的形变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