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州市新老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差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阎小培  石元安 《热带地理》1995,15(3):218-22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广州市新老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对其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发生变化的理论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黄秀卓 《中国地名》2009,(10):38-39
太阳城商业区是海港区最大规模商业设施群,位于秦皇岛市中心黄金地段,东至民族路,南至秦山铁路,西至文化路,北至河北大街,总占地面积15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拥有27栋单体商业楼,商业区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城市商业空间变化是城市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老城不再是城市唯一的商业区和商务区布局地.在唯一性地位丧失后,老城的商业空间特性将发生变化.本研究选择北京老城的一条南北剖线进行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整理.结果显示,1996到2006年的10年间,商业中心地空间格局发生了演替,同时出现了专门化的商业区.本研究以中心地理论、柔性专门化概念和中心城市演变理论来分析商业空间演替原因.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索用"职能数"划分商业区等级,用同类店的"线密度"划分专门化商业区.本研究的另一探索是用野外景观调查法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①北京老城商业空间的演替可以从商业中心地的覆盖范围变化来分析.自1996到2006年,调查剖线上二等商业中心地的覆盖范围减小,连续的专门化商业区出现.②剖线上中心地格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交通的发展.③柔性专门化布局趋势促使调查线上专门化商业区的出现.城市扩展,城市边缘新型商业业态与老城商业业态的竞争,导致高档专门化商业区向高级商业中心地的靠拢,也顺应了老城高级中心地职能提升的需要.由于数据资料的原因,仅取南北纵向的街面上的店为分析对象.由于未获得各业种在北京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只能绘出剖线附近的中心地等级变化,目前的结论尚不能推断老城其他地区商业空间演替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利用兴趣点数据和城市路网数据构建了一套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空间识别及类型划分的方法,即通过基本单元的划分、商业活动量的计算和街区的合并三个基本步骤完成城市商业区的空间识别,并通过K-means聚类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对商业区进行功能类型的划分。以北京市六环内为例,共识别出1063个商业区,平均面积0.065 km2,并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型商业区、专营型商业区、购物中心型商业区、便利型商业区、综合型商业区五种功能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六环内商业区空间格局的特征,发现高等级商业区呈向心型分布,中等级的商业区主要沿着离心、沿着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集结分布,服务等级较低的商业区分布较为分散;同时,不同功能类型的商业区也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功能区监测降雨事件,研究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变化及初始冲刷效应。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为TSS和CODCr,超出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四倍多;总磷超出Ⅴ类水质标准两倍以上,氮素营养盐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含量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显示出相似的分布趋势,交通区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其次为商业区和工业区,居民区情况较为良好。降雨强度是影响初始冲刷效应的主要因素,强度较大的降雨冲刷效应较为明显;不同功能区之间,商业区初始冲刷效应较强,其次为居民区和工业区,交通区冲刷强度较弱;TSS和CODCr在商业区和工业区冲刷强度要大于氮磷污染物质;而在交通区和居民区分异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隐蔽的市郊     
洛杉矶的骚乱暴露了现代美国城市的弱点,一度起支配作用的城市商业区正在被郊区蓬勃发展的商业和住宅综合企业所削弱。郊区发展的设计吸引着人们将居住及就业从城市中心退出。这些正改变着都市化美国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上海中心城区海外游客兴趣点(POI)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中心城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众多的商业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造访。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方式,从社交网络Panoramio获取海外游客相关兴趣点(POI)数据,在地理学第一定律的理论基础上,运用ArcGIS空间热点分析、空间趋势面建模等方法,探索上海中心城区海外游客兴趣点(POI)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上海中心城区各区POI的数量和密度分布极不均衡,高级别的旅游区、大型商业区、娱乐区、历史街区等区域POI集聚度较高,密集住宅区、城市公园、商业设施、娱乐设施的区域密集度很低。随着月份与每日时段变化,游客POI数量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研究旨在探索海外游客偏好空间行为特征,以期为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中目的地营销、公共服务布局、大游客疏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城商业区是大学城内以广大师生为服务对象的各种商业的聚集地,其空间布局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而对大学城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以呈贡大学城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绘制了用以描述各类型商铺集散程度的空间洛伦兹曲线,构建了基于问卷结果以及赫夫模型的商业区吸引力模型。得出结论:餐饮类、零售类、服务类、娱乐类商铺在呈贡大学城的主要商业区分布均衡;呈贡大学城现有商业区的吸引力不大,服务范围较小,其整体空间布局缺乏高级别核心,基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心理感知距离远、商品种类不全、价格不合理、环境卫生不好是现有商业区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微观尺度下基于商圈的北京市商业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商业空间逐渐成为推动发展和塑造城市空间的强劲力量。基于微观尺度,将商圈的研究向城市内部细分地域拓展,运用POI、网络房产数据等开源大数据,通过构建人口住宅小区空间化模型,以及运用哈夫模型与Voronoi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各功能类型商业区的商圈进行划分,分析其空间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从而探讨城市商业空间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饮食文化型、专营型、购物中心型、便利型、综合型五种类型商业区的商圈布局和服务人口均有不同的特征;普遍存在着城市周边商圈面积过大、服务人口过多,城市内部存在部分布局盲点,商业功能类型与人口布局不协调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优化北京市商业空间优化的相应建议:加快城市周边商业发展、弥补中心城区商业布局不足、根据商业区类型设定布局发展方向、从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深化城市商业规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铁的建成通车,深圳市消费空间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西部商业中心开始崛起,罗湖区南部传统商业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罗湖区内部的消费空间也在经历一个演替过程,宝安南商业区的崛起伴随着人民南商业区的日益衰落.大城市地铁开发下商业区经济地理区位的迁移,商业业态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地下商业空间开发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地铁沿线消费空间演替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毅  陈敬堂 《热带地理》1998,18(3):211-215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广州市与国际著名大都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进行了对照,找出广州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大都市在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广州市城市道路系统和科学管理城区交通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应小宇  阚琪 《地理科学》2018,38(12):2093-2099
利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的数值模拟软件,在不影响街道连续性面貌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街道贴线率、街道界面密度、街道高宽比3个关键要素的数值来观察街道风环境的变化情况。结论主要有: 街道内的风速大小随着街道贴线率的增大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在街道贴线率接近70%时,城市街道内风速达到最大; 随着界面密度的不断减小,城市街道内各个测点的风速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大,这样会让在其中行走的行人感受到强烈的风速变化,舒适度大为下降; 城市街道内的平均风速和街道高宽比成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广州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汉豪 《热带地理》1994,14(3):193-198
建设国际大都市要求有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广州市与国际大都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分析了影响广州市大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控制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象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烈  谢理 《热带地理》1999,19(2):160-165
一个城市只有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广州市的旅游形象宜定位为:南国商都—南亚热带生态园—历史文化名城。并围绕旅游形象建设问题,提出一些方向性、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厦门旧城建设步行街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旧城区西南部为例,对商业街土地利用和商服业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在阐述旧城区商业街存在总体地位下降,以服装店为主的零售商业功能过于突出,购物环境容量不足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步行街区”作为厦门旧城商业街更新发展的对策,并据此对步行街区建设涉及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许燕婷  冯建喜  陈曦 《地理研究》2021,40(7):1963-1977
针对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的中国,仅单纯的强调主动式干预建成环境来促进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但可能造成居民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中,反而使得居民的健康效益受损。为此,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尝试从个体视角分析居民进行交通性体力活动所收获的健康效益。研究发现,并不是只要进行体力活动就是有益身体健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而定。在空气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益占主导地位,而在空气质量比较差的情况下,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益不能抵消空气污染暴露造成的危害,活动越多,健康风险越高;在城市内部不同建成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的健康效应差异显著,老城区居民交通性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益高于新城区和主城区,新城区空气污染暴露的健康负效益高于老城区和主城区,而老城区居民进行交通性体力活动的健康“净”效益大于新城区,主城区次之;不同交通小区的健康效应差异显著,体力活动健康“净”效益的热点集聚区是在功能集聚、交通便捷和绿地、水体景观覆盖率较高的区域,而靠近城市主干道、隧道等交通复杂的区域和工业园区是体力活动健康“净”效益的冷点集聚区。本文以期为提出更高效、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设施布局与制定相关的交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州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2,22(1):34-38
广州市在现代化过程中 ,要建成山水城市 ,也即生态城市 ,首先要正确理解城市化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包括林业、农业、水体等环境建设 ,优化城市环境 ,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城乡经济—生态体系。为此 ,必须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科学的城市规划 ,保证建立合理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广州市 1998年万户居民出行调查和 1984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 ,总结归纳出广州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并针对其特点 ,提出广州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Urban streets are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in the sense that a majority of streets are trivial, while a minority of streets is vital. This hierarchy can be simply, but elegantly, characterized by the 80/20 principle, i.e. 80% of streets are less connected (below the average), while 20% of streets are well connected (above the average); out of the 20%, there is 1% of streets that are extremely well connected. This paper, using a European city as an example, examined, at a much more detailed level, such street hierarch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metric and topological properties. Based on an empirical study, we further proved a previous conjecture that a minority of streets accounts for a majority of traffic flow; more accurately, the 20% of top streets accommodate 80% of traffic flow (20/80), and the 1% of top stree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20% of traffic flow (1/20). Our study provides new evidence as to how a city is (self‐)organized, contribut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ities and their evolution using increasingly available mobil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