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融华 《福建地质》2014,(3):177-184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个Ⅰ类型卡林型金矿床——水银洞金矿地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银洞金矿床是中国近年来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第一个Ⅰ勘探类型卡林型金矿床,具品位高、厚度小、多层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的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文章介绍了矿床的区域地质条件、构造、岩石组合特征、热液蚀变类型以及金矿富集规律等,并提出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南部台地相区Sbt研究及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水银洞金矿床Ⅰa矿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Sbt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认为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Sbt为区内隐伏金矿床找寻的依据,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为同一个成矿系统的产物,模式指导下的找矿取得了突破。并提出了黔西南金矿找矿和研究中诸如成矿年代、物质来源、深部找矿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卡林型金矿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卡林型金矿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金矿床,其众多成矿特征在地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定名、成矿物质来源、有无矿源层、矿床成因诸问题上则争议颇大.通过分析前人资料,结合在滇黔桂"金三角"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思考认为:卡林型金矿本身不具有成因意义,不是成因类型,可定义为区带上集中分布的(超)微细、浸染、中低温热液矿床;卡林型金矿不存在严...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银洞金矿作为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发现的全隐伏超大型金矿床,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60.45 t,矿体埋深在150~1 400 m之间,矿床金资源开发利用已有十余年历史,目前矿区仍处于外围和深部勘查阶段。通过对近年来矿床勘查、开发利用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系统阐释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丰富了以层控型全隐伏水银洞金矿为代表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理论,为实现区内金矿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黔西南泥堡金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块和右江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在该交接部位形成了我国著名的滇黔桂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发育着众多的卡林型金矿床,其中包括超大型的水银洞金矿、烂泥沟金矿。泥堡卡林型金矿是近年来勘查发现的特大型矿床,资源储量近50 t。与区域上的水银洞金矿、烂泥沟金矿相比,泥堡金矿在产出位置和地质特征上都独具特色:1矿体和围岩中均有凝灰质出现,大部分凝灰质发生粘土化、硅化;2断裂和地层都对矿体有控制作用,矿体主要分布在断裂破碎带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次发现卡林型(微细浸染型)金矿,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板其首次发现同类型矿床,其后陆续在滇黔桂和陕甘川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类似地质特征的卡林型金矿,如:烂泥沟、戈塘、紫木凼、丫他、水银洞等.现在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卡林型金矿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林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通过对比研究前人有关卡林型金矿的资料发现,我国卡林型金矿产出于具有拉张-沉积-碰撞造山地史演化的地区,为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赋矿岩石为不纯的碳酸盐岩,其余为浅变质岩、火山碎屑岩等。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组成揭示了我国卡林型金矿成矿热液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不仅仅是前人认为的来自于赋矿地层中。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滇黔桂和西秦岭两大矿集区[1],位于贵州省册亨县境内的丫他金矿床就隶属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集中区的黔西南金矿成矿带。前人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金的赋存形式、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做过研究,但总体来说,在对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物质的来源等方面研究程度还相对薄弱。笔者通过对丫他金矿床进行稀土元素,氢、氧、硫等同位素测试分析,进一步探讨丫他金矿床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的来源及金的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银洞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的重要代表,金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潭组与茅口组不整合界面间,受背斜轴部断裂构造控制,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伏、空间上具多个矿体上下重叠的特点。该矿床属产于沉积碳酸盐岩和构造蚀变体中的“卡林型”金矿,为构造-热液成矿,同时具有中—低温超高压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深源流体参与黔西南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赖民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6):586-592
通过研究黔西南金矿床时空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深源流体参与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金矿床在时空上受莫面隆起,深大断裂,幔源岩浆岩体的控制,且与航磁异常,重力异常,环形构造等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The relations between ultrabasic rocks and gold deposits in time,space and genesi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gold deposits is characteristic of crust-mantle mixing,The formation of the gold deposits is rel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juvenile fluids along with the intrusion of ultrabasic dikes.The ascending juvenile fluids not only offered part of the gold.water and mineralizers for gold mineralization but also promoted the remobilization,deposition and enrichment of gold in crustal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3.
The Shuiyindong depos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more than 100 tonnes of Au) and highest grade (more than 7×10-6-10×10-6), strata-bou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both structure and favorable lithology. It is situated near the axis of the striking Huijiabao anticline and is hosted in bioclastic limestone of the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Gold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under low temperature with Th of 220℃±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ecarbonation, silicification, sulfidation and dolomitization. The deposit has a characteristic elemental assemblage of Au-As-Hg-Tl. Studies of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 composi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ore-bearing materials and fluids of the gold deposit mainly originated from a plutonic source, and possess a mixing feature with the strata matter during transportation from mantle to crust. Fluid inclusions in vein quartz from the gold deposit are rich in volatile flux, indicating that metallogenic fluid is an overpressured one. The activity and geothermal state of the Earth's crust in the long period of time ar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overpressured fluids in a large area, and extensive structures would drive the fluids into ore-forming system and make gold deposits formed. The complexity of structural movement in the upper crust of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resulted in complicated gold mineralization. Through metallogenic prognosis and exploration, the proven reserves of the deposit increased by tens of tonnes of Au and the deposit has become a super-large strata-bound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相似文献   

14.
贵州寻找铂族元素矿床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登红 《贵州地质》2003,20(3):127-131
贵州省具有形成铂族元素矿床的地质条件,也存在铂族元素矿化的地质与地球化学信息,可能存在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型、煤岩型、黑色页岩型等多种,可能发现矿床的地区除了在西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之外,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外围的卡林型金矿和Hg、As、Sb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分布区也值得重视。在找矿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哪些异常是由玄武岩引起的,哪些可能是由矿引起的。在采样时,由于铂族元素分布的极端不均性,天然重砂和人工重砂的配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毕献武  胡瑞忠 《地质论评》1997,43(4):381-387
笔者利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墨江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性-弱碱性的钠质溶液,其中的水为大气降和岩浆水混合成因,矿化剂主要来源于深部,金主要来源于海西期超基性岩和志留系金厂组浅变质岩。  相似文献   

16.
从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西南相同地质背景下出现的纳哥金矿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出露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巨大石英脉体,脉体中CO2含量很高,成矿温度与区域矿床类似,H、O同位素组成在岩浆水附近,认为该矿床是深部岩浆源成因。通过区域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控矿构造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和对比讨论,认为黔西南金矿床应有统一的成因,为深部岩浆源(少量地层中物质混杂)-深大断裂导矿-表层断裂、背斜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黔东南雷公山褶断带火烧寨金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该矿床属幔源—混合型地下热卤水的成因观点,探讨了该地区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水银洞金矿床是黔西南地区著名的特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对矿石品位统计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水银洞金矿床为多次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通过矿石品位进行混合总体筛分获得两个单一总体,分别对应两次成矿作用,即沉积成岩期的金预富集和构造-热液期的叠加成矿,其中后者成矿强度大但不均匀,前者成矿强度小但较均匀.对矿体自相关特征的变异函数模拟结果表明,对该矿床进行勘探时可采用沿矿体走向和倾向方向布置的矩形勘探网,提出今后矿山和外围的勘探可以使用比目前网矩更宽的网距,即75 m×190 m网距来控制矿体,这将大大降低勘探成本.矿石品位的趋势面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标高的降低,即往深部方向矿石品位的平均值和变化系数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往深部矿化强度减小,而矿化变得较均匀.结合矿区目前的勘探情况和趋势面分析结果,认为灰家堡背斜的北翼是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王自力 《地质与勘探》2020,56(1):219-229
爬奔金矿位于老挝西北部琅勃拉邦构造带,是该带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大型金矿床。为了解该矿床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对矿区的岩石及矿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矿区岩石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形成时处于相对缺氧的沉积环境;矿石的硫、氢、氧、碳同位素特征证明岩浆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 Eu异常特征说明围岩灰岩不是矿床的成矿母岩; Ce异常特征表明矿区形成于水体深度适中的氧化还原界面附近; Y/Ho特征也说明金矿床与围岩灰岩的源区不同。通过与我国滇黔桂地区的卡林型金矿进行对比研究,爬奔金矿虽然在诸多方面与卡林型金矿有着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差异性。综合研究认为,爬奔金矿应为与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地处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雪峰隆起西南端,区内金矿床(点)广布,是湘黔金矿集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秋金矿是该区金矿床的典型代表,其矿体产于下江群番召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严格受北东向断裂褶皱控制。为理清其成因,对平秋金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包裹体进行了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δD为-51.3‰~-59‰,δ18OH2O-SMOW为4.46‰~8.16‰,表明平秋金矿成矿期流体以变质水为主。对成矿期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34S值为-1.86‰~4.55‰,而围岩下江群浅变质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为9.63‰~13.56‰,二者相差巨大,表明矿床中硫不是直接来自于赋矿围岩。根据上述氢、氧、硫同位素测定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本文认为平秋金矿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源自下伏地层的变质脱水作用,成矿作用与加里东运动造成的变质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