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太平洋洋底虽然有大规模的洋底高原和大量大大小小的海山,但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海隆不管在构造位置上,还是在理解洋底高原成因所特有的重要证据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研究太平洋各隆起形成的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对Shatsky海隆的形成有3种主要假说:(1)地幔柱头假说;(2)洋中脊假说;(3)陨星撞击假说.这些假说...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和大洋模式表明,中生代-新生代温暖气候条件下的大洋环流型式与现代明显不同。白垩纪无冰期可能是最有争议的时期。经向大洋热传递可以解释高纬度表层海水温度较高的原因,南北半球高纬度表层海水温度保持在10~15 ℃左右导致大洋热量由赤道向两极对称传递。有迹象表明,南部近极地大洋水温高于北部大洋。Sloan等(1995)提出,当大洋热反差减小时,向极地的热传递难以增强。与温室气体增多相关的大气层反馈现象可能是对极地气温增高的反应。白垩纪时期CO2含量增多常用于解释白垩纪-始新世出现稳定的温暖气候的原因。由于CO2诱…  相似文献   

3.
苏仪 《海洋世界》2012,(11):52-55
地球上有很多物种部依赖稳定的气候变迁生息繁衍,几大洋的漂流运动也受到气候左右,气候突变对海洋和乍物都带来了恶劣影响。北美海岸沿线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海洋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金枪鱼和鲨鱼都开始吃不饱了。  相似文献   

4.
大洋缺氧事件为高碳埋藏期 ,可导致大气层二氧化碳减少、底层水氧浓度降低以及生物灭绝。多数大洋缺氧事件被认为是由碳的高生产力和从表层水中输出引起的 ,然后保存在富有机质沉积物(黑色页岩)中 ,但还不清楚引发这些事件的因素。这里我们提供了发生于112Ma之前的白垩纪中期大洋缺氧事件的稳定同位素数据 ,表明增强的温盐成层现象为该事件的可能成因。大洋缺氧事件lb与表层水温上升和导致西特提斯洋和北大西洋的隔离盆地中的底层水减少以及碳埋藏量提高的径流量有关。这个事件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上新世 -更新世地中海腐泥形成的事…  相似文献   

5.
大范围生物快速灭绝 (1ka至 1Ma时间尺度 )地质记录的样品可以用于全球碳循环的大波动和白垩纪及早第三纪时期 (即大洋缺氧事件 (OAEs)和晚第三纪盛温期 (LPTM ) )地球极端气候变化的研究。人们对地球历史中这些临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所知甚少 ,主要原因是缺少这一时期的高分辨率的古海洋记录 ,特别是在驱动全球海洋大气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赤道地区。第 2 0 7航次将在Demerara海脊并已知含有这些极端事件的白垩纪中期和早第三纪时代断面上钻探 ,以便获取连续的、埋深浅的深海沉积物样品 ,从而填补没有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南海南部珊瑚礁区的突变事件记录了构造、沉积环境等的改变,根据收集的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前人工作,总结研究区新生代发生的多次突变事件,对主要突变事件进行分析。发生在不同构造单元的主要突变事件会有所不同,如曾母盆地的突发事件发生于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晚期、早中新世后期、中中新世末、晚中新世末和上新世末,而万安盆地的突发事件则发生于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末、早中新世末、中中新世末和晚中新世晚期,但由于珊瑚礁区突变事件往往是区域性的,因此可以互相对比。分析研究区盆地所记录的突变事件,得出由于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和南沙运动的影响,研究区在白垩纪末—早古新世、晚始新世和中中新世末普遍存在3次构造不整合面。早中新世盆地保存的侵蚀不整合面,反映全球海平面下降,北康盆地缺失不整合面是由于南沙地块的运动。3次构造不整合面与侵蚀不整合面共同反映了南海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古近纪(Paleogene),旧称早第三纪,是地质年代中新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65.5兆年±0.3兆年(Ma),大约距今6500万年,结束于23.03兆年±0.05兆年,延续了约4247万年。古近纪属于显生宙新生代,也属于非正式的第三亚代。古近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古近纪被认为是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转折期之一,白垩纪中期至古近纪早期是显生宙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古近纪中晚期开始,则转变为"冰室气候"。古近纪全球气候总体上是由暖转冷的过程,期间发生的几次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主要全球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历史时期发生的全球气候变化事件正在成为地球科学界的研究重点。新生代以来的许多全球气候变化事件都接近于现今的地球系统,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现今地球系统过程在气候快速变化时的响应。这些主要全球气候事件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PETM)、渐新世初大冰期事件(EOGM)、中中新世冷事件、北极冰盖形成事件、中更新世气候周期转型事件(MPT)、Dansgaard/Oscheger事件、Heinrich事件、新仙女木事件和中全新世冷事件。CO2浓度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新世气候系统的突变及周期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纬冰心、海洋沉积物及陆相古气候沉积记录揭示了全新世冰后期(最近1万年以来)存在系列气候突变事件及百年—千年尺度的气候周期韵律,证实了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背景下全球气候存在较大不稳定特征这一基本事实。全新世作为与人类文明衔接的最新地质时段,各国科学家针对全新世气候系统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这些成果将为未来气候演化趋势预测提供重要的历史相似性。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全新世气候系统的突变及周期性研究的一些成果,并进行了概略的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的高分辨率记录和环加勒比海火山作用之间的关系TJBralower等晚古新世(55Ma)发生的突然变暖是地质记录中最突出的瞬变气候事件(<105a)(Zachos等,1993)。作为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LPTM),这个事件与地球上...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08,(9):5-5
8月27日,从远在东太平洋上执行第20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传来好消息,科考船于8月23日、24日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附近发现两处海底热液活动区,这是我国继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之后,第二次自主发现新的海底热液区,也是世界上首次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附近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  相似文献   

12.
晚古新世的气候环境在地质上具有全球快速变暖、时间间隔短暂的特征。这个时间间隔为晚古新世高温期 ,或称为LPTM。该时期深海快速变暖4~8℃ ,赤道和高纬大洋表层水变暖1~6℃。在深海底栖有孔虫中出现了大范围灭绝事件 ,而表栖浮游生物和陆生哺乳动物也经历了明显的种交替和多样性变化。经过测年 ,LPTM始于54.93~54.98Ma ,LPTM中也可观察到明显的碳同位素负偏移(CIE)(2‰~3‰) ,这在海洋和陆生化石记录中已得到证实。同位素异常的特征表明了极度富含 12C的储层(例如甲烷气体水合物)曾向海洋…  相似文献   

13.
贵州白骨洞石笋记录的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突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贵州白骨洞BG1石笋13个230Th年龄的测试和390个氧同位素数据的分析,建立了12.8~3.3kaBP数十年尺度的亚洲季风降水序列,其长期演化趋势与北纬33°夏季日辐射能量曲线基本一致。石笋δ18O记录指示10.5~5.8 kaBP为本区气候湿润期,此后进入季风降水衰退期。在12.8~10.1 kaBP时段,平均分辨率为37 a的石笋降水记录与格陵兰冰心气温记录具有良好对应关系:(1)两者在新仙女木事件(YD)的变化细节及突变特征上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2)由YD事件向全新世转换的过程中两者都表现为3个阶梯式上升阶段,这种一致性有可能说明热带海气耦合驱动了北半球气候突变事件。在7.0~3.3 kaBP时段,平均分辨率为15 a的石笋δ18O序列记录了5次较为显著的降水减少期,可分别对应于冰心记录中的5个冷事件,高低纬气候的相似性可部分归因于太阳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地幔对流脉冲的发生时间和大的火成岩区的活动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 ,因为它们可能与地磁倒转频率、大陆漂移和全球气候等全球变化事件相一致。可能源自地幔基底的大面积地幔上涌被认为是超羽现象。分布在西太平洋的巨大海台 ,如翁通爪哇海台和Shatsky海岭都被认为是这种大火成岩区的产物 ,这些巨大海台最早于白垩纪中期出现在现在的南太平洋超隆起区。然而 ,由于板块构造运动 ,海洋中年龄超过150Ma的大的火成岩区在地球表面已不复存在。海台在大洋板块上被动地移动 ,其碎片可能在会聚板块边缘的加积棱柱中堆积成各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孢粉组合、特殊岩石类型和泥岩的原生颜色等恢复松辽盆地中生代古气候,发现在白垩纪时期发生了4次较长期的气候变迁,从登娄库组沉积开始大部分地层沉积时气候干热或较干热,可容空间大小、层序演化和体系域分布均受气候变化旋回控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5个全气候层序,其中低水位体系域的盆底扇和斜坡扇最有利于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6.
西班牙北部发育的La Florida碳酸盐岩台地受与早Aptian古大洋缺氧事件(OAE 1a)有关的全球环境变化影响非常显著。这一事件(OAE 1a)以强烈的温室条件为特征,导致大洋和大气圈温度增加、富有机质堆积、C(碳)循环紊乱和大陆风化、侵蚀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7.
南海东北部及其邻区新生代构造事件主要有白垩纪末—古新世早期、始新世中期、始新世晚期—早渐新世、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初和上新世末—更新世中期发生的5次事件。它们在区内表现明显,伴有不整合、地层缺失和岩浆、断裂、褶皱等活动。同一构造事件在不同构造单元发生的时间可以有早有晚、程度有强有弱、性质有张有压,或造陆造山、或造海造盆,但是这些表现却互有联系且可在全区追踪对比。  相似文献   

18.
虽然现代南极主体冰盖是在始新世末-早渐新世建立的,但南极洲的冰在相当早的时期可能就出现了,甚至发生在白垩纪温室气候时期。深海钻探计划的分析表明,白垩纪晚期广泛的海平面变化只可能由南极大陆尚广布的冰原所引起,并且在白垩纪暖期到达顶点之后的Maastrichtian期(约在71~65Ma之间)的气候变冷也足以使高纬度地区发生短期的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八个地区白垩纪—第三纪界线的生物地层资料,试图确定一个完整的连续剖面.其中,突尼斯的艾尔·凯夫剖面出露最厚,生物地层标志也最全,包括白垩纪最顶部的Micula Prinsii带;第三纪最下部Globigerina fringa带中的“界线粘土”以及Globigerina eugubina and pseudobulloides带.根据这一分带,笔者对比了各剖面的稳定同位素地层标志.资料表明,白垩纪最晚期和第三纪最早期海洋的同位素组成,差别极大.碳同位素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洋养分的变化,显然是全球性的,因而具有等时性.氧同位素的变化虽然也具全球性,但受古地理位置及古循环系统的局部影响.同位素地层与生物地层资料的一致性表明,第三系底部沉积物中的“白垩纪”超微化石,并非再搬运的,而是白垩纪—第三纪界线事件的幸存者,在第三纪最早期海洋中仍继续繁衍.这些孓遗种属在界线事件后几万年才发生灭绝,理应为事件造成的环境变化的结果,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灾变性”灭绝.  相似文献   

20.
南海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海岸线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南海新生代的演变可概括为一系列微板块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运动影响下发生拉薄、裂解、滑移、旋转、会聚和碰撞的过程,特别是经过55、33、25、16、6、2Ma关键时期的演化,最终形成现在具有陆架和深水海盆特征的西太平洋最大边缘海。依据南海内部各坳陷盆地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海相边缘沉积相类型、古水深、钻井资料等能够依次重建南海特殊历史时期的古岸线位置,分析其变迁规律,并与古新世、始新世之交的高温事件,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全球气候变冷事件,渐新世—中新世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事件,中中新世早期气候回暖、全球海平面上升事件,上新世早期全球变暖事件,晚上新世北极冰盖形成等系列事件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古新世以来南海的环境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