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才培养     
2011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招收58名研究生,其中招收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45名;2011年气科院有8名博士研究生、44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站博士后12人。  相似文献   

2.
王宝荣 《气象》1992,18(7):65-65
1991年夏季,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罕见的大范围雨涝。为了讨论、交流和提高对这次特大暴雨成因的认识,总结中短期暴雨预报的经验,加强水文、气象业务合作,于1992年5月6—9日在安徽蚌埠市召开了“淮河、太湖流域1991年洪涝灾害水文气象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是由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联合举办的。为使会议开得卓有成效,预先成立了会议组委会。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陈联寿任组长,水利部水调中心总工程师刘春蓁任副  相似文献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专业研究所2008年度学术年会”2009年2月12-13日在广东省清远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局8个专业研究所、各省市气象局、大专院校等24个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150多名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1届理事会于2001年1月11日成立。理事会成员由中国气象局聘任,任期为4年。 理事会职责:审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审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决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实施,并进行宏观指导;进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各业务中心之间的协调,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审查和评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相似文献   

5.
院长的话     
院长的话我很荣幸在我国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实施开端踏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岗位。在此,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的一席之地,向国内外读者介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1997/1998年将要实施的改革和发展方案及设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  相似文献   

6.
应澳大利亚海洋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秋霞,于2009年2月初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9届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4):526-526
2005年8月1日上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学典礼,在气象科技大楼一楼会议厅举行。此次暑期学校是由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资助。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照举办暑期学校的要求聘请了近40位中国气象局和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前来执教。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以及有关科研院所的150多名学员将从8月1日到20日参加暑期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6日08:3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召开。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王辉副院长参加了会议并向研究生介绍了中国气象局近年来开展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有关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八条轨道建设情况,同时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近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状况以及科研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目前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的三个业务轨道建设情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学科点建设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总体情况,使新入学的研究生对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有一个整体了解。为鼓励…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气象局领导、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11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组建。实验室定位: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管部门为中国气象局。实验室以中国气象局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定位于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院长张人禾同志年仅39岁,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人禾同志是气象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青年科学家,在热带地区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的变异、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这一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是由中国气象局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来自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及国内的12名海内外优秀应聘者中择优录取,由中国气象局党组任命。首次公开向海内外招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这一不拘一格引进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1.
马建中: 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9年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获得环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天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从事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源分析研究。1994年赴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环境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大气辐射与光化学的研究。1997起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目前任中国气象科学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2000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进入实施关键的一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深化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气象局党组原则上批准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改革后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模式:全面提高解决国家急需解决的气象科技问题的能力,再用5~10年时间把气科院建成国内一流水平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院。因此,气科院必须把对国家在减灾、防灾和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的气象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促进与国外雷电研究单位的合作和交流,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批准,吕伟涛于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1月20日赴日本岐阜大学进行了1个月的科研合作交流。合作专家是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日本岐阜大学的王道洪教授。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14日张小曳、王辉正式就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任命大会由张人禾院长主持,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人事教育司张俊霞副司长出席会议。郑国光副局长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宣布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对张小曳、王辉同志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张小曳和王辉两位年轻同志,是严格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  相似文献   

15.
东亚副热带季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推动东亚副热带季风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2008年5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东亚副热带季风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副热带气象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0月正式批准“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期)”立项,总经费5700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要求于10月底之前编制上报了2个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召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台站人员在京召开研讨会,对可研报告集中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17.
应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边界层-对流层-平流层相互作用(Surface-Troposphere-Stratosphere Interaction(STSI))合作研究联合专家组的邀请,以佐治亚理工大学Robert Dickinson院士和加利福尼亚大学K.N.Liou院士为首的美方专家组于2005年8月5日访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美双方专家组就青藏高原STSI研究问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负责人陆则慰与罗云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周秀骥院士,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韩菲、科技发展司高云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体制改革在2004年8月通过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组织的部门级科技体制改革验收。2004年10月14日通过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评估验收。验收会由联合验收组组长、科技部体改司副司长张晓原主持。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以及财政部、中编委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听取了中国气象局总体改革情况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气象局所属三个专业研究所的改革情况汇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向验收专家组汇报了我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1基本情况 2005年11月15~17日中美干旱监测评估研讨会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和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气候中心承办。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为参加研讨会的中美双方全体代表举行了欢迎招待会。  相似文献   

20.
2018年10月17-19日,波兰极地区域模式对比计划(Polar-CORDEX)会议在波兰华沙举行,此次会议由波兰科学院下属的波兰地球物理研究院承办。来自该计划各项目组的约50名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杨堤益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