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宇桦 《地理教学》2022,(8):27-29+51
课堂活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课堂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热力环流”一课的课堂活动为例,分析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2.
姚炳华 《地理教学》2021,(17):35-37,58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系统、深入的培养过程.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工作的有效举措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农业"一节为例,探讨了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推动地理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举措,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低效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厘清地理实践活动与地理实践力的概念、优化地理实践活动实施流程的基础上,从载体设计与架构、操作要义等方面提出地理实践力培育策略:活动项目化以助推地理实践力的精细化培育、活动基地化以激活地理实践力的最优化培育、活动课程化以保障地理实践力的精品化培育、活动测控化以完善地理实践力的一体化培育,进而构建一个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地理实践力培育体系,实现系统化、整体性推进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以取得地理实践力培养成效的最优化,真正实现"着地"学习地理的方式转变,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4.
刘双娜  洪祎君 《地理教学》2022,(11):61-64+50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实践性强、探究性强的特点。研学旅行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各地积极探索开展并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同时存在实践性不强、探究性不够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学习素养的内涵和项目化学习的特征,以探访中国气象局为例,阐述了“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果显示,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地理研学活动项目化学习设计不仅增强了研学活动实践与探究的学习效果,还促进了学科素养及学习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涛 《地理教学》2015,(5):50-51
一、课堂“灯下黑”情况分析“灯”是热闹的学生活动和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过多吸引了地理教师的注意力,也很好的推动和丰富了地理课堂,所以把他们比作课堂的“灯”是当之无愧的。“黑”便是地理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潜在问题。1.学生活动中出现的活动“灯下黑”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对地理教师设置的流程完成的很漂亮,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所谓的学生活动实际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风采展示,其他学生并不懂,也没有真正参与课堂活动。笔者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惠明 《地理教学》2021,(12):55-57
项目化学习能够培养地理实践力和大概念思维.本文在分析了项目化学习与地理实践力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以"无锡市南泉镇自然村落名称研究"项目为例,对项目化学习各个操作环节中地理实践力的生长点和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王晨光 《地理教学》2021,(13):51-53
本文针对当前学习更多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次,导致学业负担过重而效果不佳的现状,提出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主题式学习主张,并以地理尺度思想为例,提出实施策略,包括把握学科思想方法内涵、精选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案例、从认知冲突感悟学科思想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深度体验学科思想方法、全方位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承包土地发展农业"为项目主题,通过设计分工任务、提供学习支架、开展项目探究、设计评价方案、课堂展示评价等环节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项目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韩政伟 《地理教学》2023,(20):35-39
项目化学习作业符合“双减”政策要求,能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类型单一、内容碎片化等问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项目化学习作业“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为例,探讨项目化学习作业的意义,构建“探寻真实情境—构建核心知识体系—设计驱动性问题—明确作业目标—创设作业内容—确定评价标准”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0.
朱留明 《地理教学》2011,(24):43-45
课堂是学校组织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重要阵地,特别是初中地理这样的“小学科”,课堂几乎成为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的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阵地,无精打采的课堂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平平常常的课堂无法保证教学效率,唯有精彩的地理课堂,才能抵消学科地位低的现实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因此,精品地理课程的意识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王金涛  张焱 《地理教学》2021,(24):22-25
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随着高中阶段"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项目化学习也逐渐走进学科教学之中.本文以"苏州河桥梁设计与城市防灾减灾理念"为例,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角度探索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以期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2.
凌锋 《地理教学》2012,(4):51-53
地理课堂问题化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具有地理学科特征的学习情景,精心设计类型丰富、令人深思的有效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方法的体验。为此,地理课堂问题化教学可以构建"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有效问题→组织学生活动"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教委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于2020年10月出台了《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以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为着力点,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上对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研究比较权威的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ion for Education),致力于在全球普及和推广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能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养.该研究所所著的《项目学习教师指南》是一本被广泛使用的项目化学习方法指南,为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在我国当下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都是实施项目化学习可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何平 《地理教学》2013,(21):30-3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在备课时越来越关注学生活动的设计,为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记录活动的过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但是很多时候却未必达到教师预计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课堂沉闷、下课拖堂。究其原因,在于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不够合理。那么,怎样的学习任务单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所需要的学习任务单?地理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学习任务单?  相似文献   

15.
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常规课堂,可以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项目式学习发挥“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创中学”的优势,常规课堂弥补项目式学习中学科知识不系统等局限。本文以“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为案例,阐述了以项目式学习重构教材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以及项目式学习融入常规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地理教学》2012,(23):15-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已日益为广大地理教师所接受。但是,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谁要享有发展,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贯穿于地理课堂活动的灵魂,应当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思维。如若地理课堂仅仅将活动当作时髦的招牌,为活动而活动——追求形式、追求热闹的场面,却无法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而又深刻的思维活动,那么,“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7.
方平 《地理教学》2015,(7):39-40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近年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其弊端愈来愈明显。多数地理一线教师深感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填鸭式、满堂灌的学习方式不适合本应充满生命力的地理课堂。在新一轮课改潮流中,需要鼓励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力争还课堂真实面目,与学生共谋发展。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有  相似文献   

18.
陈俊 《地理教学》2015,(2):47-48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走近学生生活,在学生生活实际中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将会使地理课堂活起来。本文就地理课堂中走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践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一、以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迅速让学生回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本文探究如何使用教育APP辅助地理日常教学,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的环节结合生活情境进行课堂讨论、开展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注重地理信息技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张琳娴 《地理教学》2021,(18):46-49
近年来,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已成为常态.本文以四明山研学旅行的设计与实践为例,确定乡土研学的内涵与流程,以乡土资源为载体,探究研学目的地的选择、研学路径设计、研学节点设计及研学方法的组合方式,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多策略辅助、多效能评估的乡土研学组织策略,提供乡土研学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