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31日至9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陈丽娟赴瑞士洛迦诺市参加了第7届国际NCCR气候暑期讲习班。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降水酸度分析:2008年7月20日至8月20日减排期间,北京地区3个酸雨监测站(密云的上甸子、北京观象台和昌平)的降水酸度为199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强,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也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值,酸雨量与总降水量的比值接近100%。仅8月1~20日期间,  相似文献   

3.
利用天柱县气象局1970—2008年逐年及1999—2008年逐日雷暴资料,对天柱县雷暴日数、雷暴初终日期、雷暴发生时间等进行分析,得出:天柱县年雷暴日数随时间的变化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雷电高发月份为每年的4—8月,其中以8月出现的雷暴最多;日变化有2个峰值:高发时段为16—17时,其次是13—14时。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31日~8月1日,四川省内江市经历了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在内江市东兴区气象局办公楼发生了怪异的雷电散击现象,通过调查和分析对防雷措施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利用北京地区219个自动站探测资料,计算2008年8月8日北京地区逐5分钟的大气可降水量,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8月9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受8月8日人工作业影响,在大规模作业区的下风方一个带状范围内,大气可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具有明显的突变(大气可降水量突然减小,持续时间大致在20分钟左右),在带状范围外则没有这种现象,就像一个比较干燥的大气柱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8月9日未进行人工干预,降水带的下风方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使用多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WRF模式云尺度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对2007年8月6日和2008年8月23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观测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前一过程为孤立单体雷暴造成的局地强降水过程,后一过程为干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前一过程是由高层中α尺度低槽携带分裂南下的弱冷空气与副高西侧...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干湿雷暴形成机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婷婷  王迎春  陈明轩  张文龙 《气象》2011,37(2):142-155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结合局地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两次雷暴过程,即2008年8月14日湿雷暴(伴有强降水,简称"814")和8月24日干雷暴(弱降水,简称"824")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814"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高层500 hPa稳定的东北冷涡槽和与之配合的850 h...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13日,培训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项目“气象经济与风险”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琚建华教授共同主持。人民大学、培训中心等共18位课题组成员与会。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12日~2月13日,乐山市出现了持续低温、阴雨(雪)冰冻天气。期间,日平均气温低于3℃的连续日数、连续降雪日数都突破了自195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此文分析了2008年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环流特点,与历史上几次类似的过程(1977、1984、1996年)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可能成因。结果表明:极涡偏南、巴尔喀什湖到贝加尔湖维持横槽、蒙古冷高压长时间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以及南支槽活跃等是2008年个例期间环流的基本特点。相比较,尽管2008年与1977、1984、1996年等有相似之处,但副高明显偏强、南支槽活动旺盛、极涡明显南移是2008年的明显特点。最后,分析讨论认为:2007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及2007年发生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异常偏低,二者可能对寒冷事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奥帆赛期间青岛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2—2008年8月9—23日青岛城区8个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青岛气象台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青岛市2007和2008年的空气质量都达到优良的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PM10);空气质量与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条件的关系较密切;最后利用城市小区尺度模式(USDSM1.0)来模拟在不同背景风场下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输送。  相似文献   

11.
刘丰 《气象》2008,(Z1)
对2008年8月8日下午北京进行的大范围的火箭消减雨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尝试从雷达回波的强中心强度的增减、降雨地点的改变等方面估算过量催化可以延迟降水的时间,从而为以后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8年8月11日发生在鹿寨县的特大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得出,此次雷灾事故的直接致灾原因是石棉瓦小屋内的群众因跨步电压和旁络闪击以及接触电压而被击伤。  相似文献   

13.
鹿寨县"8.11"特大雷击伤亡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8年8月11日发生在鹿寨县的特大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得出,此次雷灾事故的直接致灾原因是石棉瓦小屋内的群众因跨步电压和旁络闪击以及接触电压而被击伤。  相似文献   

14.
应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er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位于意大利Trieste)教授F.Giorgi博士邀请,国家气候中心高学杰研究员、徐影副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石英于2008年5月29日至8月26日,对其地球科学部(ESP)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今天是2008年8月28日,又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刚才胡鹏同志宣读了中国气象局《关于成立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的通知》,这标志着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挂牌运行。首先,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对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气象》2008,30(5):F0003-F0003
~~2008年7~8月气候指数资料~~  相似文献   

17.
2021年8月22日勉县遭遇极端降水事件,日降水量高达2379 mm,灾害十分严重。统计分析1959—2021年勉县历史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简称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方法推算重现期及降水量,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对2021年8月22日极端大暴雨进行重现期估算。结果表明:勉县年最大日降水年际变化明显,2008年以来变率增大且有更极端的趋势;基于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的1959—2020年最大日降水积累概率拟合效果均较好,但耿贝尔极值分布对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拟合优于P-Ⅲ型分布;应用耿贝尔极值分布推算勉县极值降水,100 a一遇的日降水量为1547 mm,2021年8月22日降水量2379 mm的重现期为4 88133 a。增加2021年最大日降水量进入样本序列重新构建耿贝尔极值分布函数,推算日降水量2379 mm的重现期为70735 a,100 a一遇的估算降水量为1834 mm,重现期及降水量估算变化均较大,说明超极端降水和样本长度对重现期的推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1 过程概况 2008年第9号热带风暴"北冕"于8月5日中午在南海东北部海面生成,然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8月6日凌晨,"北冕"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傍晚在广东省阳西县溪头镇沿海登陆,"北冕"登陆后移向转为偏西南,经过茂名、湛江后穿过雷州半岛地区,于8月7日早晨在21N°附近进入北部湾海面,中心强度为8级,移向又转为偏西北,风暴中心经过涠洲岛附近海面,14时50分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再次登陆,18时前后"北冕"从广西进入越南境内,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08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5—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500hPa高度场(5×10网格距)资料。定义了3种不同强度的最高温度日。统计了近48年5—9月各月不同强度最高气温发生频率,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分析日最高气温日数高发期的夏季(6—8月)强日最高气温日数典型年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5—9月各月日最高气温日数高发期在夏季(6—8月);7月最多,9月最少;气候变暖使得日最高气温日数有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日数典型偏多年和典型偏少年的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在欧亚大陆出现明显相反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振海  张武  史晋森  黄建平  陈艳  田磊  向涛 《高原气象》2012,31(5):1424-1431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和环境观测站SACOL(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2007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AE-31黑碳仪和2007年8月1日-2008年7月31日M9003积分浊度仪的连续观测资料,对该地区气溶胶散射和吸收特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气溶胶年平均散射系数为158.86M.m-1,吸收系数为14.11M.m-1,520nm单次散射比为0.83;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年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11月;采暖期内日变化呈双峰型,非采暖期内近似表现为单峰型。在沙尘天气条件下,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分别增大了103.8%和88.5%。结合同期APS-3321粒子谱仪的相关观测资料分析得出,无论是粒子数浓度还是质量浓度,与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