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1世纪初海洋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海洋科学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21世纪初,我国所关注的海洋科学问题中有两方面特别重要,一是海洋在季节、年际、年代尺度的气候变变异中的作用;二是近海系统对自然变异、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的响应。在回顾20世纪对大洋环流和海洋生产力两者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上述两方面应关注的科学问题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地质科学的发展,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部署,已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与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通过整合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南方海洋科学基地。中国科学院院长路再祥院士指出:“两所整合,是为了保持与加强我国这支可贵的南方地球与海洋科学研究队伍,为国家未来发展及世界地球与海洋科学作出应有贡献。”大陆边缘动力学与矿产资源;海-陆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将是南方海洋科学基地今后主要研究与发展创新的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从2003年(二十七卷)起,将作为中…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基金机构。作为美国政府资助海洋科学研究的主要部门之一,在海洋科学的发展、海洋领域重大科学计划的设立和海洋领域重大研究设施等方面发挥了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NSF在海洋科学领域近几年的重点资助领域、经费分配情况及变化趋势、项目资助率与资助强度变化情况以及项目受理与批准情况,总结了NSF对海洋科学资助的特点和趋势,并提出4点建议,希望对我国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洋观测能力建设的现状、趋势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海洋科学的创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观测能力的提升.介绍了国际海洋观测能力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目前海洋观测能力建设所面临的挑战.针对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需求和海洋观测能力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21世纪我国海洋地质科学发展的建议(世纪之交中国海洋地质科学发展之路学术研讨会)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我国可能管辖海域面积3×10 ̄6km ̄2,开发海洋是我国跨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目前沿海省、市、自治区都制定了“科技兴海”战略规划。然...  相似文献   

6.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峰  丁巍伟  孙珍  姚永坚 《地球科学》2021,46(3):前插1-前插2
海洋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之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目标.近半个世纪以来,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海底地球科学,推动了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并加速了多海洋学科的交叉.中国的海底科学在几十年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科考船的足迹遍布边缘海、三大洋和南北极,在大陆边缘演化、海底动力过程、深海资源勘查、海洋技术与设备方面突飞猛进,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深海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辛的开创精神,在极度艰难的科研条件下锲而不舍地实现引领性的科研工作.姚伯初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海洋地质学家代表,他在南海及西太平洋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动力学、沉积与矿产等多个方向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国家安全的屏障,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到目前为止,广袤深邃的海洋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索,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根本,事关国家发展的命脉。海洋问题的复杂性使其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得以解决。目前,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已逐步从过去的跟跑阶段进入并跑阶段,但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本文回顾分析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对标找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围绕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健康海洋、海洋生命过程、跨圈层流固耦合、快速变化的极地系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组织并发起我国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从而显著提升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切实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为建设海洋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研究与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文中简介了我国目前海洋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现状,着重评介了用于海洋地球化学探测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主要包括:船载现场民探测技术;陆上实验室的现代分析方法以及用于化学数据质量监控、分析方法评价和进行国际对比的各类海洋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并结合前及近期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与环境研究任务,对发展海洋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6):624-624
2004年是我国制定中长期规划、“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了给我国制定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以及全球变化研究方面,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地球科学进展》从2004年第4期起开辟“发展战略论坛”专栏,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我国学科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刊登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分支学科)、地球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探矿工程》2016,43(4):18-23
介绍了我国“十二五”期间主要的科学钻探项目实施情况,主要有“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中的科学钻探、汶川地震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项目“松科二井”项目、铀矿科学深钻、东南沿海第一口干热岩科学钻探、大陆架科学钻探、长白山天池火山科学钻探、胶莱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海洋科学钻探、冰心钻探等,以及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钻探技术研发获得的成果,并对我国科学钻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生命的起源来自海洋,人类文化的传播在于海洋。科学与文化是人类进军海洋、开发海洋的两条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洋科学蓬勃发展,对于海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也方兴未艾。尤其是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后,深入研究海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加强海洋科学的传播、提高全民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生命的起源来自海洋,人类文化的传播在于海洋。科学与文化是人类进军海洋、开发海洋的两条腿。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洋科学蓬勃发展,对于海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也方兴未艾。尤其是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后,深人研究海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加强海洋科学的传播、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设立"海洋科学与文化"专题是一种新的尝试,也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生命的起源来自海洋,人类文化的传播在于海洋。科学与文化是人类进军海洋、开发海洋的两条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洋科学蓬勃发展,对于海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也方兴未艾。尤其是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后,深入研究海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加强海洋科学的传播、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设立"海洋科学与文化"专题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前身为"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前两届会议分别于2010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前身为"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前两届会议分别于2010  相似文献   

17.
卫星测高在我国大地测量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测高作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是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基本技术之一。回顾了海洋卫星测高的发展历史;概述了卫星测高在大地测量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确定海洋大地水准面起伏和重力异常、海洋与极地环境监测、有关的海洋地球动力学现象监测和解释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卫星测高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物理海洋观测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今物理海洋所面临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出发,重点探讨了物理海洋观测研究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包括大洋边界流系统、海洋湍流及跨等密度面混合以及海洋热含量和淡水平衡等.在已有的基础上,对我国在深海研究领域特别是物理海洋观测方面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MEBM)是一种跨学科的管理方法,该方法以科学理解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结合生态系统的动态特征,以海洋生态系统而不是行政范围为管理对象,以达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耦合以达到最大化的管理体系。在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管理及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域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概念、原则、框架,对国外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在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已有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强化生态科学与海洋管理的结合,推进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启升  苏纪兰  张经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2):1280-1287
围绕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介绍了海洋可持续生态系统研究对我国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预期目标,以及研究实施计划。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两个方面认识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与产出功能,量化其生态容纳量及动态变化,预测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易损性,寻求我国近海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