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根据日本气象厅网2008年3月5日报道,日本气象厅根据全球各观测站资料,绘制的1891-2007年全球、北半球、南半球年平均地面气温距平直方图如图1所示。其中2007年全球年平均地面气温(陆地地表气温和海面水温的平均)距平为+0.28℃,是1891年以来第6个高值。  相似文献   

2.
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了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10年平均气温距平。首先利用近35年(1951-1985年)气温观测对不同强度寒冷事件的气温距平做出估计,然后按事件发生频率定出五百年来每10年寒冷指数,最后转换为对近百年平均气温的偏差。结果表明,过去五百年中,前四百年比近一百年显著偏冷,各季百年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变化于-0.1℃到-0.7℃之间,10年平均气温虽有正距平,但负距平占绝对优势,达到-1.0℃的10年以冬、春为最多,最大负距平(-2.0℃左右)出现在冬季,个别10年(如1650's及1840's)年平均气温距平亦达到-1.0℃。分析表明,在小冰河期不但气温平均值下降,气温变化幅度(方差)也增加,春、秋两季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短期气候预测的多时间序列相空间相似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对气候系统进行定时观测而积累的关于它过去和现在情况的大量数据,本文提出了短期气候预测的一种多时间序列相空间相似模型,并从与云南气候变化有某种物理关系的20多个时间序列出发,建立了一个云南短期气候变化的年度预测模型。模型对云南80个气象观测站点1991~1998年的5月雨量距平和5月气温距平预测检验的距平同号率分别达到424/640= 66.3% 和426/640= 66.6% ;对云南1990~1997年的6~8月雨量距平、6~8月气温距平、年雨量距平和年气温距平预测检验的距平同号率则可分别达到404/640= 63.1% 、463/640= 72.3% 、456/640= 71.3% 和455/640= 71.1% 。  相似文献   

4.
1998年:南部北部近百年来最暖的一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候变暖问题目前已起社会公众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据统计,1880~1998年的119年间,全球变暖的趋势为053℃/100a,中国气温的上升趋势与之很接近,为050℃/100a[1]。通常规定,气候平均值以1961~1990年为基准。按此基准,1998年的距平值为:全球+056℃,北半球+064℃,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5.
陈习伦 《贵州气象》2003,27(3):22-23
利用望谟县1961~2000年共40年的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为:进入80年代以来20年的平均气温较80年代以前20年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13℃、最冷月平均气温升高了0.65℃,气候变暖明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长春市1951-2005年气温资料,分析了长春市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长春市的气温也在变暖,而且90年代以来增温十分明显。长春市1951-2000年50年的平均气温以0.36℃/10a的倾向率上升,1991—2000年气温上升加剧,倾向率达到0.460C/10a,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温在过去100年变暖了0.3~0.6℃,在近40年中变暖了0.2~0.3℃。我国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在1951~1990年期间年平均气温升高0.3℃。全国平均的年最高温度在过去40年中虽然略有增暖,但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意义。最低气温具有显著增暖...  相似文献   

8.
利用青海湖流域4个站点的观测资料,运用气温距平法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并结合青海湖水位变化,就近50 a来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0 a来青海湖流域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线性升温率为0.28℃/10 a;日气温距平的30 d移动平均表明近10 a来气温波动明显;(2)近50 a来...  相似文献   

9.
近57年我国气温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和质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 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 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 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国区域气温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程资料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大部分高山地区的插值效果; 相比站点资料, 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描述我国年平均气温以及季节平均气温分布时更为合理, 突出了温度场的大尺度特征; 数据集反映出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主要的空间差异; 数据集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状况, 1951- 2007年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6 ℃, 增温速率0.28 ℃/10 a, 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 且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之内。另外, 格点数据集显示, 1998—2007年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10年, 其中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接近2000年之前的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 而2007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值超过1998年, 达到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3 ℃, 为最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沿线超长期气候变化预测的概率估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文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3,22(5):495-498
利用近1000年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和自1920年以来的大气CO2浓度,以及1935—2000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气温序列,在其距平值概率分布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未来50~100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概率。结果表明:SCL正距平出现的频数大于负距平的频数;CO2浓度的负距平出现的频数明显大于正距平的频数;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正距平出现的频数略小于负距平的。作为试验,利用REEP方法将预测的2001—2100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相对于1990年代的增温概率进行了分析,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到2050年升高0.5℃的概率为0.64~0.73;到2100年上升1.0℃左右的概率为0.45~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