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泰安市泰山区为例,介绍了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在新建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讨论了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立城市区域控制网的方法,指出了在GPS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基线解算和网平差方面,进行了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和二维约束平差,分析了城市GPS区域控制网所能达到的精度。在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的基础上,结合人工干预的方法剔除误差,使之可以达到更高等级GPS网的测量精度要求,能够满足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测量成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就GPS新技术在某测区布设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施测方法,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做详细的介绍,布网依照国家规范不仅考虑工程的需要也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布设C级GPS控制网,实测仪器采用美国Ashtech公司生产Locus静态GPS接收机,观测作业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平差计算按厂商提供的Solution软件进行基线平差,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得到WGS-84坐标,北京54坐标,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讨论,同时对高程拟合解算做了必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关于GPS控制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GPS控制网在无起算点或起算点不准确的情况下,无法用约束平差的方法计算GPS网点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2维平差坐标.提出采用GPS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的方法来获取GPS网点的2维坐标,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转换后的边长尺度与地方独立坐标系中应有的边长尺度相一致,从而保持了GPS网应有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工程GPS控制网平差转换的要点与模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施一民 《测绘通报》2003,(4):7-9,17
从工程GPS控制网定位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明确指出:在分别用GPS和常规技术所建立的控制网之间,不能直接采用7参数的坐标转换模型。就空间坐标系的转换而言,3个平移参数只能由单个基难点确定,而有效、适用的GPS网坐标差转换模型其实就是仅有尺度和方位旋转两个参数的范士简化模型。又强调指出:工程GPS网平差转换的又一关键是从投影变换方面保持高斯平面上边长尺度的一致性。至于平差方法的选择,按附合网或按独立网则各有利弊。据此,概括3种平差转换模型,以供学习使用或进一步改进现有软件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GPS网平面约束平差的方法及精度评定。最后,利用一个实例,根据其原理,采用不同方案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约束平差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当采用比较好的约束条件,相应地约束平差的结果精度比较高、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由网拟稳平差的一种实用方法在GPS控制网2维约束平差中的应用.该方法采用经典自由网平差和坐标转换法实现基于拟稳基准的GPS控制网2维约束平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建立工程控制网的应用问题,以广东省域内某控制网为实例,分别从观测数据质量情况、基线解算与平差精度、坐标结果差异性等指标,与GPS进行对比,验证了BDS系统建立工程控制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BDS可见卫星数与GPS相差不大,BDS的基线解算与平差精度整体略低于GPS,且在U方向上相对更为明显.当测站数据质量较好时,BDS/GPS坐标结果平均只有毫米级的差异,完全可替代GPS作为最终成果;当测站数据质量较差时,坐标结果平均有毫米级至厘米级的差异,可满足一般工程控制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GPS生产过程中局域范围的坐标转换常用模型、重合点选择以及对约束平差精度进行分析,根据约束平差精度要求选择重合点、转换模型和方法,对GPS相对定位测量数据处理中的约束平差、坐标转换模型及重舍点选择对约束平差精度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以统计图表方式进行系统研究,从GPS应用中探讨约束平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矿区GPS控制网中高等级点较多的情况,选择2点、3点和4点约束平差的方案,对该网进行数据处理。对3种约束平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网起算数据四等三角点和四等GPS点兼容性好,约束平差成果精度高,各项精度指标达到了E级GPS网的要求。顾及测量成果使用的连续性和全网的整体精度,确定4点约束平差资料作为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10.
GPS与全站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中,研究同一个控制网中两种不同类型数据(GPS与全站仪观测数据)的平差问题十分必要。结合工作期间参加的精密工程测量项目,围绕联合平差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研究。利用参考椭球面上联合平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运用C~#语言编写了GPS与全站仪数据在参考椭球面上的联合平差数据处理软件,并通过实例论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程GPS基线向量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一般是采用二维约束平差的方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本文详述了基于E1椭球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二维约束网平差的原理。算例表明:对于小范围的GPS工程控制网,采用二维约束平差在精度和实用性方面都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3.
季善标  王解先 《测绘科学》2004,29(Z1):37-38
本文介绍了应用GPS技术对上海城市平面控制网的改造方案,基线由GAMIT软件解算,利用空间平差模型进行了三维坐标平差,平面平差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在上海平面坐标系统平差时,采用原点不变并固定部分稳定控制点坐标值,在北京54坐标和西安80坐标平面平差时,采用原由坐标控制点坐标改正数之和为零的条件,保证了GPS网的内部一致性。并对新旧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比较,改造网的精度大大优于原控制网,能适应现代高精度大型工程控制网的需要。最后利用七参数转换方法计算了各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4.
GPS网平面基准点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具体实例,对GPS网约束平差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GPS网平面基准点的可靠性检验方法,得出了作为起算数据的基准点及其点位误差对GPS网约束平差精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时,为了保证GPS控制网的精度不因约束数据的影响而显降低,对起算数据质量的检验是很必要的。本给出了一种起算数据质量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整体平差法是一个严格而又有效的平差方法,其应用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整体平差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实测GPS控制网的布设为例,探讨了它在现代测量控制网建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建立的空间基线向量网,对于改善已有地面网,分析网的系统误差和进行地球动力学的监测等具有广泛的意义。本文着重讨论了上述空间基线向量网和地面控制网的三维联合平差和二维联合平差的方法和模型。指出,为了避免地面网高程误差以及引入地面网尺度因子的模型误差对三维联合平差结果的影响,在二维大地坐标系统中进行上述两网联合平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1991年至1997年,我国先后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的布测,该网覆盖了整个中国大陆,通过该网的平差,建立了我国高精度的GPS参考框架,在全国GPS网平差中,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新的相关GPS基线向量抗差估计方案,并应用了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测站点坐标估计值的内外符合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基于相同的数学模型和平差方案,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独立开发了两套软件系统:“GPS平差之星2000”和“VECADJ”,并进行了相互比对,在自由网平差中,两套软件解算的所有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1毫米;引入某些GIS站固定基准后,其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6毫米。最终点的均方误差大约为8.6厘米,所有GPS点位的均方误差均值约为1.2厘米。  相似文献   

19.
对GPS网约束平差时,GPS控制网的精度与坐标系统转换控制点的位置选择有关。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整个网的检核点与相应的转换控制点总距离越远,坐标转换后网的精度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K-Medoid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寻找用于计算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最佳控制点,并将文中方法运用于某大桥GPS控制网的控制点选取,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基于K-Medoid聚类方法的GPS坐标系统转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GPS测量在青海湖水上客运码头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在青海湖GPS控制测量、水深测量的应用实例,使GPS网平差中的约束条件更加精化,提高了该地区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对GPS在高原地区的应用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