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7篇
  免费   4475篇
  国内免费   9308篇
测绘学   789篇
大气科学   3564篇
地球物理   3514篇
地质学   17027篇
海洋学   1984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1195篇
自然地理   1481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986篇
  2022年   1174篇
  2021年   1188篇
  2020年   1152篇
  2019年   1218篇
  2018年   989篇
  2017年   1027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1175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205篇
  2012年   1417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1410篇
  2009年   1213篇
  2008年   1126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209篇
  2005年   1487篇
  2004年   987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849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48年   10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16篇
  1941年   1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1,2,5,8-四羟基蒽醌(THA)与镀形成配合物和THA进入β-环期精(β-CD)的内空腔与镀形成包结物这两种测定镀的荧光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后者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有显着提高.选择性明显改善。详细研究了方法的测定条件.并应用于矿样中痕量镀的测定,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土地管理法》一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土地管理法主要内容和优势 一、现行土地管理法的主要内容的研究 1998年修订的新<土地管理法>主要内容包括:(1)保护耕地.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包括:确立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明确了省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确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了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据透露.2005年政府将要设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近年来.由于许多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工程,到处圈地占地以地生财,把70年的土地收益用于本届政府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导致许多中等城市,特别是东部城市现在已经没有地可卖.这样直接影响到了下届政府的土地收益,为此国家准备从今年开始设立国有土地建设资金,也就是将卖地收益纳入基金,为以后政府的使用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二战名将     
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1915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到步兵团服役。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土资源》2005,(6):34-34
由国土资源部向国家申报的“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于5月31日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金土工程”成为2002年确定的国家“十二金”电子政务重点工程之外第一个正式批准立项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包括:制定相关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和32个城市,建立相关土地基础数据库和耕地保护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建立重要矿产的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6.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浙江国土资源》2005,(7):30-30
近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就恢复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有关问题发出通知。通知强调,凡是在治理整顿期间违反土地集中统一管理规定、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批办违法案件未上报处理结果和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市、县,将暂停恢复农用地转用和征地的审批。恢复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后,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05年全省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8.
9.
Mantle peridotites were early exposed at the sea-floor of the Jurassic Tethys derived from the subcontinental mantle of the Europe-Adria system. During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oceanic spreading, these lithospheric peri-dotites were percolated via diffuse reactive porous flowby melt fractions produced by near-fractional melting of the upwelling asthenosphere. Ascending melts inter-acted with the lower lithosphere, dissolving pyroxenes and precipitating olivine, and crystallized at shallower levels in the mantle column causing melt impregnation.Subsequent focused porous flow formed replacive dunitechannels, cutting the impregnated oeridotites, which were conduits for upward migration of MORB-type liq-uids. Melt migration produced depletionlrefertilization and significant heating of the percolatedlimpregnated mantle, i.e the thermochemical erosion of the litho-sphere. Impregnated and thermally modified lithos-pheric mantle was cooled by conductive heat loss dur-ing progressive lithosphere thinning and was intrudeaby MORB magmas, which formed Mg-rich and Fe-richgabbroic dykes and bodies. Alpine-Apennine ophiolitic peridotites record the deep-seated migration of melts which changed their compositions and dynamics during the rift evolution. The thermochemical erosion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y the ascending asthenospheric melts, which induces significant compositional and rhe-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ower lithosphere, is a major proces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towards a slow spreading oceanic system.  相似文献   
10.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ecause the migration phenomena reflect partly the seismic mechanism and involve the prediction of tendency of seismic activity. Research on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has mostly focused on finding the phenomena. Some attempts on getting regularity were comparatively subjectiv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re should be indices of migration in earthquake dataset and the indexes should have statistical meaning if there is regularity in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is study, three derivative attributes of migration, i.e., migration orientation, migration distance and migration time interval,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North China region show that the migra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has statistical meaning. There is a dominant migration orientation (W by S to E by N), a dominant distance ( ≤ 100kin and on the confines of 300 ~ 700km), and a dominant time interval ( ≤ la and on the confines of 3 - 4a).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igration will differ slightly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 range or earthquake activity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