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12月14日甘肃玉门发生了5.9级地震,造成了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破坏。震后开展了地震现场考察与震害评估工作,在充分了解灾区概况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支柱、人口及建筑物现状的基础上,将灾区划分为七个评估区,完成了66个点的震害抽样调查工作,根据地震灾害损失现场评估系统EDLES的要求,建立了有关数据库,做出了比较科学切合实际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主震和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和发震机制。  相似文献   
3.
刘宝成  袁力 《吉林地质》1994,13(2):75-81
中心取样钻探是一种全新的钻探方法,具有效率快、取样准确、岩样采取率高的特点。可用于砾岩型金矿勘探评价,获取的矿层深度、品位、厚度、岩心采取率等均能满足地质要求,利用回返物质能够进行正常地质编录。  相似文献   
4.
茅山山脉东麓的砾岩层位和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茅山东麓砾岩层的实地研究,以5条剖面的岩性、产状和生物等特征为依据,将砾岩分为三类,并分别论述其层位时代。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砾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中—上部产出一套呈囊状、透镜状分布的砾岩层。对大厂层砾岩沉积序列、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序列为"反粒序",砾岩成分单一,基本为玄武质,是由峨眉山玄武岩直接改造而成,未发育河道相沉积特征;大厂层砾石具特殊的"泥化边"构造,是玄武岩在海水中大量水解的直接证据,填隙物中的青磐岩化矿物组合表明砾岩遭受了低温热液的改造。填隙物具有接近凝灰岩的Zr/Hf(30.7~43.4,均值38.0),揭示玄武岩在改造形成砾石的过程中有火山碎屑(火山灰)参与成岩;砾石和填隙物相对玄武岩贫Na(Na2O)富K(K2O),三者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REE呈规律性变化(玄武岩最高,砾石次之,填隙物中最低)。沉积背景分析认为,峨眉地幔柱作用使地壳发生了差异抬升,抬升一侧暴露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相对沉降一侧继续接受沉积,大厂层正是峨眉山玄武岩前锋带在局限海盆边缘(沉降侧),于茅口灰岩之上继续沉积的产物。大厂层砾岩形成机制是:炽热玄武岩流在海水中急剧爆裂,同时火山碎屑参与沉积,形成的玄武岩前积层(淬碎熔岩角砾)及凝灰岩,沉积在茅口组灰岩之上;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炽热玄武岩冷凝收缩,柱状节理发育,在潮汐流和沿岸流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磨蚀形成大厂层砾岩。  相似文献   
6.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断增强后松弛的变化过程,在转折松弛时段易发生地震.其异常空间分布、出现时间等与定点前兆异常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Burg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玉门地震序列进行了频谱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当主震发生时,频谱主频向高频方向变化,当整个序列接近尾声时,频率逐渐恢复。这个结果可解释为,随着应力的积累,孕震区介质部分裂隙闭合,挤出裂隙水,密度相对增大,品质因数提高,高频成分的衰减降低,使频谱的主频率移向高频。  相似文献   
8.
近30年玉门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竟虎  苏有才  黄永生  刘晓 《地理研究》2012,31(9):1631-1639
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是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全球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突出的区域。采用1976年、1989年、2000年和201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疏勒河中游玉门市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特征,为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近34a来,玉门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急剧变化—显著变化"的过程。研究区景观密度增大,多样性和均匀度先减小,后增加;不同斑块间的分离度减小。农业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玉门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受气候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肃玉门华夏和安加拉混生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克勤  刘俊  刘旭阳  李录 《地质论评》2010,56(3):305-311
本文报道了发现于甘肃玉门大山口上二叠统肃南组华夏和安加拉混生植物群,含16属26种。根据植物分子的组成,植物群的时代属于晚二叠世早期,相当于二叠纪(三分)的吴家坪期(Wuchiapingian)。这些保存颇佳的植物化石对于研究华夏和安加拉两个植物区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古植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光隆  吴秀元 《地质学报》1995,69(1):88-96,T002
经我们重新实地考虑查明,Bohlin,1971年研究的中国甘肃玉门鱼儿红晚古代植物,包括产自Westphalian期羊虎沟组和Stepanian期至Asselian期太原组的植物。鱼儿红的羊虎沟组植物群以欧美型植物分子为主,但也具有少量华夏植物群分子。本区发现的晚二叠世安加拉型植物分子,可能来自鱼儿红盆地东南隅的上二叠统上啊。B.Bohlin研究的标本可能在采集时将不同层位和不同地点的化石混杂,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