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131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304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177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SAR影像难以精确计算信噪比的问题,该文以滤波评价指标信噪比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插值迭代修正SAR影像近似信噪比的滤波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已知值通过牛顿插值得到更多的数据,再利用牛顿迭代法拟合非线性函数修正近似信噪比。以模拟影像和真实影像为数据源,选择目视效果较好的滤波结果作为真实影像的近似无噪声影像,人工对模拟影像和无噪影像进行降质,并使用5种滤波器对影像进行处理,分别利用基于牛顿插值迭代得到的修正近似信噪比、传统的峰值信噪比、等效视数和边缘保持指数评价滤波效果。结果表明:基于牛顿插值迭代修正的近似信噪比可作为衡量SAR影像滤波质量的评价指标,且无需参考原始无噪影像,对真实SAR影像的滤波质量评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星载SAR和GBSAR提取DEM的原理,利用GBSAR干涉影像提取目标区域的DEM,并将得到的DEM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得到的精细DEM模型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BSAR提取的DEM与三维激光扫描提取的精细DEM大体一致,且误差在较小的范围内,满足DEM提取精度要求,说明GBSAR提取目标区域的DEM是可行的,为GBSAR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回转椭球状降水粒子的假设下求出了降水粒子的散射截面,并且考虑了粒子轴线铅垂和随机取向两种重要的典型情况;推导了双极化雷达的回波方程以及降雨量公式。该方程除包含降水粒子的信息外,关于雷达与降水粒子间的几何关系都以雷达天线仰角及雷达与降水粒子间的距离表示,同时还考虑了地球的球面效应和大气折射效应。由于采用了并矢方法,使推导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4.
基于SAR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研究干涉点目标的相位模型,提出基于空间搜索的邻近点目标干涉相位差解缠方法,用以计算点目标的地形残差和线性形变,以及分离点目标大气延迟相位和非线性形变相位的时空域滤波方法,解决干涉点目标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最后,以苏州地区地表沉降监测为应用试验,利用形成的SAR干涉点目标形变信息提取技术,获取苏州市区1992-2002年间的地表沉降信息.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记录保持比较好的一致性,证明SAR干涉点目标技术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应用于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的实用化技术.
Abstract:
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 (IPTA) is on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radar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It is achieved by analysis of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s of some individual point targets, which are discrete and present temporarily stabl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in long temporal series of interferometric SAR ima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model of point targets, and then addresses two key issues within IPTA process. Firstly, a spatial sear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unwrap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neighboring point targets. The height residual error and linear deformation rate of each point target can then be calculated, when a global reference point with known height correction and deformation history is chosen. Secondly, a spatial-temporal filtering scheme is proposed to further separate the atmosphere phase and nonlinear deformation phase from the residual interferometric phase. Finally, an experiment of the developed IPTA methodology is conducted over Suzhou urban area. Totally 38 ERS-1/2 SAR scen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over 3 546 point targets in the time span of 1992-2002 are generated. The IPTA-derivecl deformation shows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ublished result,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IPTA technique can be developed into an operational tool to map the ground subsidence over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5.
氢脉泽是射电天文所必需的频率标准.文中对为流动vLBI站研制的新一代氢脉泽的物理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包括对腔泡结构、磁屏蔽、原子束光学系统等.同时性能测试表明在80秒到1天之间频率稳定度优于1×10  相似文献   
6.
高频VLBI观测揭示出河外射电源在pc或者亚pc尺度上大都有核-喷流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平谱致密射电源中毫角秒尺度的子源,能以相当高的概率观测到它的视超光速现象。多频观测可监测到一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特别在射电激变源中这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与宽带内(从光学到γ射线)的爆发相关。且得到的一些源的核区谱指数分布,为确认源的VLBI核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采用我国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三个VLBI站的对流层大气高度参数ht和对流层内温度垂直梯度βt参数月均值资料,估计了对干大气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平高度ε=10°-20°时两参数的变化可引起干大气时延周年变化的幅值分别为1-5mm和2-15mm;ht的周日变化也可引起大气时延周日变化约1mm,因此,对于1ps级精度的VLBI物理模型,ht和βt不应当采用测站的固定常数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磁带回放的不稳定性及磁带与处理机的不匹配 ,导致由磁带导入硬盘的数据误码率很高 ,影响了送入处理机的数据可用率。结果显示 ,采用核对软件能将数据可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活动星系核(AGN)的VLBI观测的新近展,特别关注其中心结构和低光度的活动星系核。主要目的是强调VLBI观测在该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光干涉与综合孔径技术发展的历史、国际上用于天文观测的一些著名光干涉仪的技术特点和进展、以及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与光干涉 ,综合孔径技术有关的工作 ,最后简要介绍了在光学综合孔径技术领域所发展的光纤与集成光学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