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防雷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防雷工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防雷工作,对当代雷击灾害特征应有一个新认识;同时对实践中所出现的诸如哪些建筑物需要采取防雷措施、避雷针高度与保护范围的关系、按GB50057—94计算出防雷参数与实际防雷运行不符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经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对GB50057—94及相关国标认真学习与把握外,还应注重实践,积极探索,才能采取科学而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多年来防雷检测工作实践,指出了电力系统防雷装置的特点,指明了电力系统防雷装置安装规范的检查要点;同时,针对架空线路、变电(配电)所、架空配电网中的防雷装置,分别归纳出了配套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静电与雷电的危害同源于静电火花,受到气象要素的制约。因此,在避雷检测工作中做好静电危害的检测与防治,是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增强气象科技服务功能,扩大其服务范围的一项开拓性工作。本文主要就静电危害防治与检测,结合避雷检测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因而武当山风景区的雷电防护尤为重要。截取风景区的地闪数据,以1 km2范围为基本单元,得到各单元内2008-01-01―2011-12-31期间的全部地闪频次、极性、强度等参数,分析武当山风景区雷电环境及武当山地理环境对雷电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域闪电集中发生在6―8月份的午后T 14:00―18:00。闪电频数日变化规律明显,最大值出现在T 16:00,最小值出现在T 10:00―11:00。雷击大地密度整体上随高度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雷电流强度平均值与高度大致呈现反向分布趋势,拟合出的雷击大地密度与高度关系式的相关系数R达0.834 56。大气环流特征表明,武当山雷电天气主要有3种类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雷电型、高空槽雷电型和低涡雷电型,其中副热带高压西北部雷电型占主导。  相似文献   
5.
通信光缆的雷击形式与防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社会上基于光缆中光纤是非金属材料而不会引起雷击的错误认识,阐明了通信光缆仍有可能遭受雷击的原因;同时,对通信光缆的三种雷击形式进行了概述;另外,对当前国内两种通信光缆防雷方法的适应性作了客观评价,并分别就光缆敷设前和针对光缆金属构件的防雷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气象部门因遭受雷击,致使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损坏,业务工作被迫中断的事故屡见不鲜.如1994年“6.22”雷电击中中国气象局中心大楼,中心计算机室的大型、小型机网络突然中断,6条北京同步线路和一条国际同步线路被击断,一些计算机终端、微机串行端口、驱动器等设备严重受损.计算机系统中断工作长达46小时,预报业务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频繁的雷击事故,已引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文将DBSGP系统与DBSGP技术介绍给读者,其目的在于对诸如气象业务大楼避雷装置改造工程作借鉴.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25日05时27分“京广铁路线”湖北孝昌县境内花园站至卫家店站之间的3条通信光缆意外中断。通过对此次光缆中断事故发生段地质土壤状况、当时天气状况、目击资料、光缆设备损坏情况及其雷击危害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雷击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针对其事故原因,提出了选择安全的光缆敷设路径、避免诱导雷电、设法引雷入地等3条防雷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防雷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检测业务量越来越大 ,并已成为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检测过程中发现 ,计算机机房中地线干扰现象普遍存在 ,常引起其系统工作不稳定。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提出了若干抑制地线干扰的措施。1引起地线干扰的原理所谓地线干扰 ,是指由地线电流通过地线阻抗产生的电压降或由环境电磁场在地线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压 ,再由地回路耦合到设备中构成的电磁干扰。理想的地线应是一个作为设备电路电位基准点的零电位、零阻抗的物理实体 ,然而在实际的电…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因而武当山风景区的雷电防护尤为重要。截取风景区的地闪数据,以1km2范围为基本单元,得到各单元内2008-01-01—2011-12-31期间的全部地闪频次、极性、强度等参数,分析了武当山的雷电环境及地理环境对雷电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雷击大地密度整体上随高度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电流强度平均值与高度大致呈现反向分布趋势。通过研究致灾环境的基本规律,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对古建筑的防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