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19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第433号小行星自转轴方向在空间并不固定。因而提出了一种决定该星自转轴极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重新估计了该星的形状、大小,讨论了极点的运动,并获得了光变幅-方位的理论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行星环(Ⅰ)     
本文是关于行星环的现有观测资料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行星环(Ⅱ)     
本文评述了有关土星环的七个方面的理论研究:(1)东-西不对称性;(2)粒子大小分布;(3)环的稳定性;(4)环缝的共振起源;(5)密度波和挠曲波;(6)轮辐结构;(7)F环。 还评述了天王星环以及行星环中的碰撞、光度理论和起源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本台60厘米返光望远镜和1P21光电倍增管,外加黄色滤光片 GG11,获得小行星433号大冲时的三条光变曲线.并且,在该小行星的形状取三轴椭球体和在几何反射定律等假定之下,给出了关于该小行星的光度变化理论.根据理论光变曲线和实测光变曲线的比较估计了关于该小行星的形状和大小.  相似文献   
5.
张璞  陈道汉  马月华 《天文学报》2007,48(2):190-199
提出一个彗木相撞的修正了的线性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将木星大气视为一个转动的、分层的、可压缩和无粘滞的流体层.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撞击能量仍然转换成内波能量,但不能忽视可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6.
太阳系起源各种学说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十种有关太阳系起源的学说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就形成行星的物质的来源和行星的形成方式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包纲  陈道汉  马月华 《天文学报》2004,45(3):279-287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SL9)与木星相撞后,在木星上观测到的以常速度(~450m/s)向外扩展的圆环意味着这是碰撞在木星大气中引起的线性波动.我们选取:非旋转、无粘性、密度分层、不可压缩的木星大气模型,而且木星大气以水平速度U=b az运动;给出初始扰动压力P(r;0)作为碰撞的初始条件,用流体力学方程组求解了彗木相撞中的惯性引力波.结果表明:当木星大气以速度U=U0(~170m/s)运动时,彗星碎片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产生内波,同时还得到彗星碎片的撞击深度H与水平相速Vp的关系式.当木星大气以速度为U=b az运动时,木星大气的扰动能量不再是在动能和势能间均分。  相似文献   
8.
彗核分裂是最重要的彗星性质之一。这是因为,不仅这一性质是支持P.L.Whipple的冰冻团块模型的强有力的证据,而且,对彗核分裂现象的理解亦将为研究彗星本质提供大量的信息。迄今为止,发现有彗核分裂的彗星总数已超过20。至于关于哈雷彗星的彗核分裂,上一次回归(1910年)提供的报告极少。国际天文界对此将信将疑,并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10.
对六次伽里略卫星相互掩食事件作了光电测光,使用仪器是60厘米返光望远镜和1P21光电倍增管,外加黄色滤光片GGll。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互掩,第二部分讨论互食。在第一部分中,给出了互掩的测光理论,提出了利用互掩光变曲线反求被掩木卫的亮度在圆面上分布的积分方程解法,讨论了被掩木卫(J2)的亮度在圆面上的分布、反照率、是否存在大气等问题,发现木卫2亮度的大幅度变化,计算了互掩的理论光变曲线。在第二部分中,推广了林克(F.Link)的关于行星和卫星的掩食测光理论。计算了互食的理论光变曲线。导出了关于归算曲线的积分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