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法玲 《台湾海峡》2012,31(3):301-306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透明度卫星遥感算法,提出将一个基于固有光学特性的、适用于沿岸海域的算法应用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域,反演获得1998~2010年SeaWiFS遥感透明度时间序列.根据这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该海域夏季透明度低值(<4 m)年份出现在1998、2001和2006年,高值(最高值达到10 m)年份出现在1999、2004和2010年.控制这一年际变动的因素,以目前有限的数据来看,主要是径流与上升流共同引发的水华强度的变化.此外,该海域透明度在研究时段内没有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甚至在2006年之后,似乎在持续加深,说明海峡西岸活跃的经济活动,在1998~2010的13 a间,暂时没有对沿岸水质产生显著的破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法玲 《台湾海峡》2012,31(4):565-570
福建地处西北太平洋沿岸,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是海啸灾害潜在风险区."3.11"日本地震海啸,福建沿岸验潮站就监测到其海啸波.利用CTSU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拟了"3.11"日本地震海啸对福建近海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况较吻合.同时,利用该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可能来自于琉球群岛和南海附近海域的地震海啸对福建近海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在琉球群岛海域(28.0°N,129.0°E)发生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将在4.5 h左右抵达福建北部海岸,最大海啸波幅可达2 m;如果在马尼拉海沟附近海域(17.5°N,119.0°E)发生8.8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将在4 h左右抵达福建南部海岸,最大海啸波幅可达3 m,均会给福建沿海地区带来灾害性影响.为此,本文亦针对性提出了防范地震海啸的一些措施与建议,为福建省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渔业生产安全,关系到广大渔民的切身利益,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建设好海洋渔业安全环境保障系统,为渔业生产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不仅是国家海洋局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沿海各省自身应做好的工作职责.而通过渔港有效避风面积计算确定渔港避风容量,确保渔船在港内安全避风,是海洋环境专题预报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Mike21-BW模型,结合霞关一级渔港的设计实例,计算渔港的港内波况,统计出渔港有效避风面积,并按0.6 m以下、0.6-0.8 m和0.8-1.0 m三类港内波高段进行划分,确定相应的避风区域,进一步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安全保障系统,为海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渔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15—2021年发生在浙江东部海域9起沉船海难事故的海浪灾害性特征。结果表明:沉船海难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波高或波陡的增大,使得船舶的纵摇和垂荡加剧。海难发生时波高比12 h前增大0.5 m以上,或是海难发生3 h以内波面坡度达到峰值。沉船海难还伴随着风浪向与航向的夹角、风浪向与涌浪向的夹角约为60°~100°,即船向与某一种浪向接近垂直,使得船舶横摇剧烈。此外,结合一个代表性沉船事故个例进行过程总结,分析了较陡的波面坡度、较大的风浪向和涌浪向夹角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福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系统是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其目的在于集成整合由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络获取的海洋环境信息以及各种海洋专题应用信息系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信息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福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系统的结构设计,然后讨论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接着介绍了福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与功能,最后总结得出结论认为系统的建设为决策者整体把握福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提供了一体化、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