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声波探测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信号发射频度,可以获得高品质浅地层剖面,显示出沉积地层的结构与构造细节、斜层理等三角洲沉积标志特征。展示了渤海湾西部浅地层声纳探测原始记录。探测发现,在大沽口以东27km处存在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埋藏槽谷,涉及地层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与全新世中期。宽达几百米到1km,深约30m,走向北北西,形成时代距今约5000-6000a,可能代表了某种重大地质事件,其成因有溺谷充填和构造断陷2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讨论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构造与大同地震和大同火山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大同地震与周围地区地震具有指示前兆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4.
利用区域性台网记录测定了任邱油田注水诱发地震的震源应力场和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地壳上层有很大水平应力,断层面解受注水井附近局部原生断层影响与华北现代应力场的优势破裂方向和错动方式有差别。地震应力降分布范围为0.2—3.0巴。平均尾波Q_0值为75,属于地壳上部沉积岩层的正常情况,发现在时间上表现出与注水量增减有关的波动。在空间上表现出震群密集区Q_0值较外围区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前震和普通震群震源深度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根模 《中国地震》1990,6(4):57-66
本文从强固区模型和地壳应力分布特点出发,讨论了前震和普通震群在震源深度分布上的差异性。分析中国大陆39组震群震源深度数据。结果表明,普通震群多数分布在强度较低的上地壳,前震和前兆震群比普通震群要深得多,可能达到中下地壳,差别显著。为减小测深误差的影响,建议把相对深度特征值△H作为一种识别前震和普通震群的可能标志。普通震群最大深度H_(max)一般≤16km,而前震的H_(max)均>16km。震群的震源垂直尺度△H_1≤10km,而前震的△H_1>10km。震群的最大深度距平值△H_2≤6km,而前震的△H_2>6km。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地壳Q结构对于实测Q值结果的影响。对已发表的大部分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射线路径与Q值显著相关。因此,在对实测的Q值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解释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地震波频率的影响,还应对射线路径—距离效应进行分析和校正。本文还按照现有中国大陆地壳速度模型计算了地震射线在水平层状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及震中距与射线最低点深度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华北及西南部分地区地壳Q结构。  相似文献   
8.
天津平原全新世古地震遗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震复发周期具有区域性的差异。在地震复发周期很长的地区,仅仅根据少量地震史料进行烈度区划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有些低烈度区“意外”地发生毁灭性大震就属于这种情况。为了弥补历史地震记录资料的不足,古地震遗迹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滨海平原成陆甚晚,人类定居及文化发展较迟。从目前已掌握的史料看,发生在  相似文献   
9.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区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任邱油田注水地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邱地区历史上地震少而弱。1976年12月油田开始注水,注水前无微震记录,注水后三个月即有地震发生,随注水量增加,地震活动增强,地震活动特点是:注水量二阶差分Δ~2y_i(正值)较高后一至三个月有地震发生;Δ~2y_i大小与地震强度相关;震中分布受注水井位置控制;地震序例b位为0.65;单台初动符号及振幅比比较一致。初步研究认为:本区岩石为多孔隙岩石,断裂较多,注水使孔隙压力增大,降低了断层面上的摩擦阻力,积累的应力便以地震形式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