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研究沁水盆地南部3号和15号煤储层显微裂隙的发育情况,借助扫描电镜显微裂隙分析、荧光显微镜显微裂隙统计、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总结了地应力、煤岩显微组分、煤变质程度、煤中矿物质与显微裂隙发育的关系,探讨了影响煤储层显微裂隙发育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煤储层显微裂隙较为发育,显微裂隙密度一般为7~59条/9 cm2,以C型和D型裂隙为主,扫描电镜下常见张性裂隙、剪性裂隙,对煤储层渗透性贡献较大,内生裂隙较少见。显微裂隙通常发育于镜质组中,裂隙密度随变质程度的升高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煤中矿物的充填作用对于显微裂隙的发育影响较大,对煤样渗透性造成了直接破坏作用,地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控制着外生显微裂隙的开合程度,进而对煤储层的渗透性产生影响。因此认为,地应力和煤中矿物是影响该区煤储层显微裂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是目前最具页岩气潜力的研究层段之一。本文以该盆地东部长7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氮气吸附法及氩离子剖光扫描电镜分析对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进行分析和测定,并结合岩石矿物组分、有机质成熟度以及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讨论了孔隙结构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7段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根据吸附回线形态可分为2类:Ⅰ类回线主要对应孔径为2.6~4.2 nm的狭缝结构或楔形结构的平行板状孔或微裂缝,具体可分为黏土矿物矿片间孔隙、有机质内狭缝状孔隙及基质微裂隙等类型;Ⅱ类回线主要为分布于2.3~3.1、3.5~3.8、4.3~5.2 nm等多个孔径段的开放型圆筒状孔,包括有机质孔和残余粒间孔。中孔和微孔是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w(TOC)是延长组页岩总孔体积及比表面积的主要控制因素,与总孔体积及比表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镜质体反射率及矿物含量对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不明显,但黏土矿物对微孔孔容贡献较大,其中伊利石质量分数与BET比表面积及孔容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26.8~31.8℃、PH值7.8~8.1室内条件下,于12.8~37.1盐度范围设置10个梯度,观察不同海水盐度对施獭蛤(Lutraria sieboldii)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獭蛤稚贝适宜生存盐度为19.8~33.8,最适宜生存盐度为26.3~31.7;适宜生长盐度为21.9~33.7,最适宜生长盐度为26.3~29.0。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施氏獭蛤天然种苗匮乏和人工育苗技术尚不成熟的问题,促进其产业发展,于2013年开展了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室内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采用池底铺沙,饵料以单胞藻为主,并辅以鸡蛋黄和淀粉,施氏獭蛤亲贝存活率89.7%,雄贝和雌贝性腺成熟率分别为89.1%和78.7%,亲贝产卵量126万粒/个,受精率达到93.4%。在水温25.5~26.5℃,盐度27.3~28.5条件下,施氏獭蛤受精后15 min和25 min分别释放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受精后35 min达到2细胞期,约4 h 40 min形成原肠胚期,6 h 25 min形成担轮幼虫,受精后14 h进入面盘幼虫期。投喂不同的开口饵料,施氏獭蛤面盘幼虫生长速率不同。单独投喂湛江等边金藻、湛江等边金藻+小球藻和单独投喂小球藻,5日龄幼虫壳长分别为130、118和105μm,说明单独投喂湛江等边金藻培育效果最好。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湛江等鞭金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等不同饵料组合对施氏獭蛤幼虫和稚贝生长影响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组合培育幼虫效果最佳,而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培育稚贝效果最好。不同附着基对施氏獭蛤幼虫的生长和存活产生显著影响(P0.05)。采用遮光网、聚乙烯网片、细砂、河口沉积泥和附着板5种附着基,考察幼虫生长和存活两个指标,结果表明,附着板效果最好。通过两批生产性育苗,亲贝的催产率达到90%,浮游幼虫平均存活率为84.3%,培育出壳长为2.5~3.0 mm的稚贝3 180万粒,平均稚贝育成率达到33.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