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测量云高之方法: 测量云之高度,必须於申乙两处,同时以经纬仪量云所在之方位,及其仰角。甲乙两处相距约须有千五百公尺之遥;两处并须有电话相通,俾观测者得约定时间及指定欲测之云块。两处同时测定之後,则云之高度即可求得。此法发明甚早,十七世纪意大利教士 Ricciol  相似文献   
2.
杨鉴初  刘钟玲 《气象学报》1953,24(1):159-172
一个地方下月的雨量,能不能从当地上月天气演变的结果所记录下来的各种气象要素的数值来推测呢?现在这篇报告的目的就想解答这个问题。关於这方面的研究,以前早有人注意,例如竺可桢教授研究过冬天温度与夏季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鉴初 《气象学报》1956,27(2):135-152
本次根据20年的我国逐月温度距平图,对出现大范围正负距平的月份加以统计分析,获得了一些前后出现情况之间的关联现象,可以在长期预报工作中提供参考。本文并对大范围正负月温距平出现的几种情况,与某些大型天气过程的韵律作用联系起来看,因此月温距平图在反映大气环流的性质方面有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者随气象研究所自二十七年一月到重庆的时候,即筹备施放测风气球,二十七年四月开始工作,屡次因为轻气供给不足,记录时断时续。二十八年冬从重庆迁北碚,二十九年一月至八月在北碚放了八个月,为了缺少矽铁,记录又暂时停顿下来。现在先把已有的高空记录来作一个初步的检讨。三年来在重庆和北碚的气球观测,共计九十一次,其分布如下:重庆曾家严:  相似文献   
5.
杨鉴初 《气象学报》1954,25(2):65-90
本文先略述苏联与我国过去对大气环流的研究状况,及其重要性.过去研究环流偏差的问题,常以月平均高空图及地面图对准平均图的偏差状况来讨论,如苏联坡戈香(Х.П.Погосян)也是如此**.但月平均图对该月的详细环流演变过程不能表示出来.本文设计用一种环流综合图,以求表示长时期中(月或季)高空西风带内环流演变的具体情况.采用七种符号,来表示逐日各经线上环流系统的性质及气流的运动.并把西风带分为南北两部分来处理,北带从北纬50°到65°,南带从北纬35°到50°.这样在一个月内逐日西风带环流的演变,就可以在同一张图上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大气活动中心长期变化的阶段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1871—1970年全球一月、七月海平面的月平均气压,讨论了全球各大气活动中心长期变化的阶段性,同时还讨论了阶段性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及阶段性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我们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果: 1.大气活动中心的长期变化存在着阶段,这种阶段一般持续为40—60年. 2.本世纪30年代许多大气活动中心发生了较明显的阶段转折. 3.大气活动中心及气候要素的阶段转折与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北太平洋关键区水面温度对500毫巴高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讨论北太平洋关键区水面温度对落后一个月到落后二十三个月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的影响,得到一些具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1956年6月到1957年5月一年内逐日亚欧500mb 天气图,计算历次高低压系统经过西藏高原以北时在强度和速度方面的改变,证明这些改变是有规则的,在地域上和季节上皆表现出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杨鉴初  李玉兰 《气象学报》1959,30(4):297-305
本文用统计方法研究1930—1939年期间逐月北半球气压偏距中心的活动规律.发现同一月份的气压偏距中心在北半球某些地区有集中出现的情况,这些集中地区如在阿拉斯加的南方、大西洋的东北部以及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沿岸.这些地区可以认为是北半球环流异常的关鍵性地区.绝大多数的偏距中心在逐月之间可以发现它们的联系.在过渡季节,大多数偏距中心自西向东移动.在偏距中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北半球某些地区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学会于1985年6月25日在京隆重举行庆祝《气象学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副理事长章基嘉同志主持,会上气象界新老专家、学者和各方来宾代表发言祝贺。会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RADIOPEKING)分别对国内、外宣传报导了这次会议。本文根据会议上部分发言摘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