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庆文 《贵州气象》1994,18(4):37-38
利用1993年7月逐日08时850hPa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该月压能场特征,得出等压能线密集带与我区暴雨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用压能场预报我区暴雨的指标,并进行历史回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1976-1995年的111次暴雨过程及1957-1996年的112次特征水位洪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锦江流域的洪水多为暴雨所致,洪水越大,与暴雨的同步性越好,反映了锦江具有山区雨源性河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有关面雨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面雨量估算的各种研究的分析和探讨基础之上,认为联合气象站和水文站的降水观测资料,运用合适的插值计算是近期内解决面雨量估算问题的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加强遥感资料对插值结果的订证研究是进一步提高面雨量估算精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方庆文  吴明辉 《贵州气象》1998,22(4):16-18,15
利用1990~1996年6月逐日08h三层标准等压面的高度场及风场资料,分析了100~115°,20~35°N区域内6月份逐日的压能、湿焓场特征。结果表明,我区的暴雨与等压能线密集带及正湿焓平流区相关良好,在此基础上初步对我区的暴雨预报提出了一种能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影响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气象资料管理与分析应用能力、精细化预报、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支撑以及气象信息发布等关键环节,结合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成了"施秉县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集约化、数据查询便捷化、产品制作智能化、一键发布自动化",并应用于公共气象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安顺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安顺市1980—2009年6个县站的30 a干旱历史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方法统计分析得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夏旱和冬旱严重,春旱次之,秋旱较轻。最后,探讨了干旱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别对8月夏旱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安顺市各种气象因素对旅游的影响,提出影响旅游的气象因子及旅游气象指数,对安顺市南、北部各个季节旅游的气象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顺全境气候宜人,少日照、低辐射,突出表现为夏季北部凉爽,冬季南部暖和。安顺南部和北部夏季和秋季都是比较适宜旅游的季节,尤其是夏季,北部地区比全国同纬度大多数地区气温凉爽,正是旅游避暑的好时机,春季则应避开大风和雷暴天气的影响,而北部冬季较冷,不太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8.
根据平坝县1979—2008年30 a的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蒸发量资料,建立降水量—蒸发量距平法的评估模型,进而采用此模型对2009-07—2010-03干旱进行评估并和历史对比,改进的降水量距平方法考虑了蒸发量的影响,因此比单一的降水量距平发更接近实际情况。并对干旱预评估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暴雨事件灾害评估和预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统计了安顺市1986—2009年的暴雨站点资料及其对应的灾害资料,通过对历史气象资料和灾情数据库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暴雨灾情数据库。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了暴雨灾害的评估方法,建立了划分标准,将暴雨灾害灾情划分为5个等级,经与实际灾情比较表明划分结果合理可用。研究了暴雨引发的灾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数值预报释用的暴雨预评估模型,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安顾暴雨灾害评估和预评估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铜仁地区实时气象业务系统(TRSSXT)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成、建设进展及其应用情况。分述如下:1 TRSSXT 设计思路 结合铜仁地区气象部门自身实际,使TRSSXT建设与国家9210工程相衔接,着力改善通讯条件,提高地区台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共享省台系统信息资源,逐步取消传统的无线收报、填图和传真业务,形成一个配套、快速、有效的综合网络化气象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