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1—2010年西藏怒江流域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0年怒江流域9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气候倾向率、R/S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并探讨了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30年怒江流域四季潜在蒸发量趋于减少,年潜在蒸发量以18.4 mm?(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夏、秋、冬季和年潜在蒸发量具有持续性,未来将持续减少,尤其是冬季。在年代际尺度上,四季潜在蒸发量1980年代为正距平,1990和2000年代均为负距平。风速减小是四季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不过春季潜在蒸发量的减少与降水量的显著增加也有关,且夏季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变小对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黔南干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黔南州12县(市)气象站2009-07-01—2010-04-30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平均水汽压、平均风速、累计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等资料,分析计算全州12县(市)降水距平百分率(Pa)、相对湿润度指数(M)、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用3种指标分别对黔南2009-07—2010-04的气象干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用Pa值评估,有4县(市)为中旱,8县市为轻旱;用M值评估,全州均无旱;用CI值评估,全州各站均出现干旱。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东省南雄国家基准气候站1955—2010年的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采用距平和累积距平曲线统计方法,对南雄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对干燥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雄站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其中1955—1960及1966—1974年累积距平为负值,1961—1965及1975年至今为正值;春、秋季距平曲线较一致,夏、冬季降水量呈偏多态势,但2000年后降水减少,趋于历年平均。对年蒸发量来说,1955—1965年变化不明显,1966—1999年呈显著上升趋势,2000—2010年则明显趋于下降。各季蒸发量除春季外均与年蒸发量趋势一致,春季1955—1999年变化不明显,2000年起呈下降趋势。受此影响,1955—1999年南雄市气候总体趋于更加湿润,但2000—2010年南雄市降水偏少,蒸发显著下降,气候处于更加湿润阶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81-2010年6-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首先通过Thom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发量确定K干旱指数,应用变异系数、风险概率、风险指数对阿勒泰地区夏季干旱的风险性进行了讨论和评估。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遭受干旱的风险性较高,出现偏旱的风险概率在80%左右,发生重旱的风险概率在22%~36%;综合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夏旱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北部和中东部,风险概率分布上偏北丘陵地区大于南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经济学经典的生产函数法,拟将气候因子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加入其中,构建一个关于气象-经济敏感性的模型,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敏感性评估。本文将主要介绍第一部分工作:引入生产函数法和气候因子构建。经过一系列计算处理,共得到全国31省(区、市)的1980—2004年共25年的度日资料、季节和全年的降水量、季节和12个月逐月的降水量距平、以及季节和全年的干旱指数等共计30个气候因子的资料序列。  相似文献   

6.
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干旱监测评估业务中经常使用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三种气象干旱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适用性分析。并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尤其在对干旱过程的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用铜川、耀州区和宜君县气象站2007年4—6月和2008年5月土壤墒情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和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在确定春季干旱等级时的差异,发现3种干旱指数在确定季度时间尺度干旱等级时,结论基本一致,但月时间尺度干旱等级的确定,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相对湿润度结论相差不大,土壤相对湿度指数滞后比较明显。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相对湿润度干旱指数比较适合确定气候干旱,土壤相对湿度指数适合确定农业干旱。  相似文献   

8.
利用望谟县气象局1959-01—2010-04逐月降水量及2009-10—2010-03逐月蒸发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0~10 cm土壤相对湿度实况资料,根据R与干旱等级的关系及土壤相对湿度与干旱的关系,对这次干旱天气过程的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判定。结果表明:望谟县2009-10—2010-03的干旱天气过程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同期特重干旱。其出现频率是:1/51,稀遇程度约为50 a一遇。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8—2013年三穗气象站逐日降水、温度和蒸发资料,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MCI指数和K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实况干旱资料进行详细对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穗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干旱,历年平均有4—6个月发生干旱,且以轻旱和中旱为主;4种干旱指数对三穗县干旱监测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采用"综合评定、侧重考虑"的原则监测三穗县区域干旱效果较好。对月尺度干旱,运用MCI指数和K指数综合评定较符合实际;对季尺度干旱,SPI指数对春、秋季干旱的评估效果较好,K指数对夏季干旱的评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降水日数作为地区干旱强度的物理量,设计根据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气温距平、降水日数距平和影响权重系数的干旱强度评估方法,并利用VB6.0编译语言制作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