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热异常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当前地热异常与地震孕育和发生关系研究的各种热—震模式,近年来有关地热和地震发生的模拟实验研究情况,并讨论了岩石的热致裂效应以及目前这方面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  相似文献   
2.
1985年日本地震学会春季大会于4月5日至7日在东京大学农学院召开,提交这次大会的学术论文共293篇,比1984年春季大会的276篇略有增加。从论文内容的广泛性来看,虽与历届大会的情况基本相同,但在问题讨论的侧重点上仍有一定差异。由于1984年9月14日发生了长野县西部6.8级地震,这是多年来在日本内陆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一些人  相似文献   
3.
郯庐断裂带地震时空分布的统计特征及其强震危险性估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从郯庐断裂带地震时空分布图象的定量描述入手,分析了不同区段的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变。在分析研究不同区段正常背景分布及大震前异常分布图象特征的基础上,对鲁南地区未来强震的危险性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4.
第23届IUGG大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充分反映了新世纪地球科学以实现全球变化的预测为目标,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文章从IUGG内部跨学科的合作研究,IUGG与国际科联(ICSU)各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IUGG与政府间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三个层面,简要介绍了IUGG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就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提高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水平,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本刊将经常介绍一些、国外地震予测予报、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有关材料,供有志于地震科研的同志参考,为早日攻破地震予报,提高地震科学水平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7.
地震波通过地球介质时,由于实际介质並非完全弹性,因此,地震波的振幅除了因波阵面的几何扩散而减少外,还有因介质内摩擦等因素造成的吸收而使地震波的振幅随距离而减小。研究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的衰减特性,对研究震源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都很重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用于解决一系列与地震波在实际地球介质中传播有关的地震问题;  相似文献   
8.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石川有三先生于1979年5月下旬来华,与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同志合作开展地震预报问题的研究,至今已有九个多月。在此期间,除在北京工作外,他曾先后去河北、辽宁、陕西、四川及云南等省进行专业考察和收集部份有关资料,在工作过程中与我国有关地区的地震工作者进行了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并参观访问了一些专业台站和群测点,通过这些活动,也进一步增进了中日两国地震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石川先生这次在各地逗留的时间较长,接触的面较广,因而对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现状,可能了解得较全面一些。他于今年2月上旬为本刊撰写了题为《一个日本人所看到的中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综述文章如下:  相似文献   
9.
地震波在介质中的衰减,是介质的重要特性之一,而Q值则是衡量衰减特性的主要物理参数,称之谓介质的品质因子。根据文献[1]提出的方法,用北京台网记到的近震直达P波资料,测定北京地区的大量Q值表明:Q值与P、S波到时差(t_s—t_p)有关;(t_s—t_P)大,测得的Q值也大;(t_s—t_P)小,测得的Q值也小。这种现象在朱传镇、李兴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