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冯君  张俊云  朱明  江南 《岩土力学》2016,37(Z2):94-104
高承台群桩基础是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一种常用形式,受到风、地震等荷载作用影响,常常需要承受较大的横向荷载。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三维有限元程序ABAQUS对软土地层中单桩、群桩的横向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软土采用修正剑桥黏土本构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群桩研究方案包括了桩数的变化以及桩间距的变化。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的基桩平均横向承载力(总承载力/桩数)较单桩基础显著增加,且水平荷载方向桩间距越大,其横向承载力越大;群桩基础基桩受力存在三维空间效应,不同位置基桩受力大小排序为角桩最大,其次为边桩,最小为中间桩,弯矩极值差异可达20%,群桩基础桩周土影响范围距外围基桩边缘净距离约为16D (D为桩径)。桩与桩相互影响效应对群桩水平承载不利,承台约束效应对水平承载有利。探讨了考虑上述两种效应的群桩效应系数计算方法,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法在软土地区高承台群桩基础横向承载力计算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总被引:105,自引:19,他引:8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信息源和相同的技术方法,对中国1980 年代末到2010 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土地利用动态区划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时空特征。我们发现:1990-2010 年的20 年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南减北增,总量基本持衡,新增耕地的重心逐步由东北向西北移动”是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扩展提速,东部为重心,向中西部蔓延”是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林地前减后增,荒漠前增后减,草地持续减少”是非人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20 世纪末与21 世纪初两个10 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原有的13 个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单元演变为15 个单元,且部分区划单元边界发生变化。主要变化格局特征为黄淮海地区、东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城镇工矿用地呈现明显的加速扩张态势;北方地区耕地开垦重心由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转向西北绿洲农业区;东北地区旱作耕地持续转变为水田;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南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初显。近20 年间,尽管气候变化对北方地区的耕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仍然是导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2000 年后的第一个10 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已由单向国土开发为主,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方法方面,应用“动态区划法”开展世纪之交两个10 年中国LUCC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有效揭示了20 年来中国LUCC“格局的变化过程”,即动态区划边界的推移、区划单元内部特征的变化与单元的消长等;以及“变化过程的格局”,即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特征的分阶段区域差异,清晰刻画了LUCC动态区划中区划单元的消长,单元边界的变动,以及前后10 年的变化强度特征,揭示了土地利用“格局”与“过程”之间的交替转化规律,以及不同类型和区域的变化原因,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变化检测一直是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数据源不断涌现,使传统遥感变化检测方法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Landsat-8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使用影像分割算法,设计2期遥感影像的文档-单词映射,将影像中所有的像元作为视觉单词,利用LDA模型将影像文档从单词空间转换到主题空间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变化区域进行检测和验证,形成一套面向对象的LDA模型变化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基于图斑的分析可有效消除以像元尺度进行变化检测产生的椒盐现象;利用LDA模型构建的变化检测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影像文档特征的统一表达,有效去除2期影像相同地物因光谱差异导致的变化误检验;与差值法和波谱角等常规遥感变化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错漏判,提高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正确率,为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近50a南京市气温和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杨英宝  江南 《气象科学》2009,29(1):88-91
利用南京市常规气象观测气温资料,分析1951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季节特征以及年际特征,通过市区气象站和郊区六合县气象站的统计资料对比分析,了解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变化,以1985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探讨南京市热岛效应分布范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00年期间南京市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的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夏季呈现下降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上升趋势,日最低气温所有季节都呈现上升趋势;1990s是南京市1951-2000年间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南京市热岛效应强度呈现增强趋势;分布范围扩大,自1985年以来热岛效应面积共增加了107.88 km2,高强度热岛中心1985年两个,到2000年已增加到3个.  相似文献   
95.
内陆湖泊的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的特点及遥感监测水质的机理,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用于内陆湖泊水质参数反演的3种常用方法:经验模型、生物光学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并分析了3种模型的优缺点;同时指出了影响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内陆湖泊水质遥感监测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6.
《地图学》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图学>教学规律的深入研究,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起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系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时空上的限制,以及教学手段落后、学习资料缺乏的局面,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供优越环境.  相似文献   
97.
2017年3月以来,广西环江县国土资源局深入调研,采取多项措施,力促精准扶贫工作帮到点子上、扶在根子上,让联系村贫困居民获得实惠. 一是该局指派了61 名干部进村入户,与联系村394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并选派2名干部担任联系村的第一书记,长期驻村蹲点,全脱产负责扶贫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8.
湖泊数据库数据结构详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  严晓蓉 《湖泊科学》1996,8(4):373-377
湖泊数据库为湖泊科学定量化研究、宏观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对于如何提取数据库信息,为应用目的服务,必须了解湖泊数据库数据结构。本文概略地描述了湖泊数据信息种类,分析了湖泊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的数据结构,尤其对关系数据库数据文件作了详细剖析,给出了调用数据文件的C语言源程序。  相似文献   
99.
定量专题地图制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定量专题地图的定义及其分类;并结合定量专题地图制图特点,通过制作张家港市经济系列专题地图,探讨了定量专题地图制图自动化的优越性及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0.
空间数据共享中的数据质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空间数据共享涉及的技术和法制问题,接着重点讨论了空间数据质量对数据共享的影响,分析了现行的元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质量的方案,指出用元数据方法管理和描述空间数据质量方面显示出的优势及其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