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8 毫秒
371.
分析了GIS数据格式与KML数据格式的差异性和数据转换的技术瓶颈,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总体设计方法.并以GIS中最常用的MapInfo数据格式为例,利用MapBasic语言在MapInfo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一个数据转换插件,基本实现了MapInfo到KML格式的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372.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爆发MW7.9地震,继而引发5月12日MW7.3级余震,GPS、InSAR监测到震源区及周边大范围同震形变.本文以国内外的GPS和InSAR同震形变为约束,考虑喜马拉雅断裂带岩石圈垂向分层和横向差异的影响,反演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在这次主震和余震中破裂面形状和滑动分布.结果显示,主震从USGS确定的震中位置向东偏南延伸100km以上,破裂地面迹线与主前缘逆冲断裂迹线基本一致.破裂面倾角约7°~11°,大部分破裂集中在深度8~20km,同余震分布深度一致.主震最大滑动量约6.0~6.6m,位于14km深处.余震破裂集中在震中附近30km范围内,填补了主震东部破裂空区,最大滑动约3.6~4.6 m,位于13km深.深度20km以下基本没有破裂.地壳介质不均匀性对破裂滑动分布的影响较大,介质不均匀模型的观测值不符值比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模型降低10%以上.本文地震破裂模型特征与地震反射剖面、以及根据震间期大地测量数据反演的喜马拉雅深部蠕滑剖面极其相似.跨喜马拉雅断裂剖面的震间形变量与地震破裂滑移量直接相关.以此推算,尼泊尔中部大震原地复发周期在3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373.
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and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tinent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Velocity field of China continent constrain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veals both continuous and block-like styles of deformation. Continuous deformation commonly characterizes actively deforming mountain ranges such as the Tianshan Mountain, Qilian Mountain, and Tibet. The block-like movement often represents deformation in the tectonically stable regions such as Ordos, South China and Tarim blocks. GPS measurements indicate 5.1±2.5 mm/a left-lateral strike-slip rate along the Altun fault. Eastward convergence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less than 6.7 ± 3.0 mm/a. South China moves 11–14 mm/a eastward compared with the stable Eurasia. These low slip rates do not imply rapid eastward extrusion of China continent predicted by the model of “continental extrusion”. It appears that “crustal thickening” model more properly describes both continuous and block-like styles of deformation in China continent.  相似文献   
374.
酒西坳陷青西凹陷富油的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暗色半深湖相-深湖相的泥岩、白云质泥岩和泥质白云岩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其沉积时为整体上处于封闭-半封闭强还原-还原环境的断陷湖泊,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且烃源岩厚度占地层比例均大于 5 0%以上,加之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为主、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 1%,为油田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了许多挤压逆断层、剪切性断层和构造缝,造成地层和构造叠覆,为有机质成熟、运移和聚集提供了动力和空间,从而为该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75.
中国地壳运动速度场--GAMIT和GISPY解算结果比对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1999、2001年的观测资料,利用GAMIT和GIPSY解出了测站位移速度值,并对这两种解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920个观测站中,位移速度差东西、南北分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25±0.08) mm/a与(1.33±0.07) mm/a,服从(0.2,2.3)、(1.3,2.2)正态分布,两者无大系统差异,但大约2/3的测站速度差幅度在2~6 mm/a之间.导致速度场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实现统一参考框架的误差和观测时间间隔不长对季节性地壳变动的放大作用等.  相似文献   
376.
InSAR测量的初步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1与ERS-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利用InSAR技术完全有希望识别三峡工程蓄水过程的地表变形.  相似文献   
377.
新疆帕米尔东北侧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加密帕米尔东北侧地区的GPS监测网并进行复测,结合周边地区的IGS站数据,计算得到了该地区40多个GPS点位运动速率,由此得到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及GPS基准站的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各GPS站主要运动方向为北北西,基本上与天山褶皱带走向正交,即形成对天山的正向挤压。伽师附近及其西南区的运动形态与周邻测站有所不同,表明伽师地区的构造变形与近几年地震活动有某种关联。环塔里木盆地周边点在各区内的速率变化较小,方向也基本一致,说明塔里木盆地内部变形较小或基本不变形。  相似文献   
378.
吉林南部元古宙地层分布地区变质程度较深,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复杂。30多年来,虽然历经1/5万、1/20万以及围绕普查勘探而进行的各种大比例尺地质调查,但该区的地层层序及构造格局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着普查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吉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调查所在该区进行1/5万大泉源等图幅742km~2的区调工作时,坚持学习和运用地球科学的新理论及新方法,使地质研究程度和工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以集安群为主要内容的早、中元古宙地贡构造特缸及区域成矿作用的调查任务。其主要成果有:地层方面:从野外构造调查研究入手,通过详细分昕变形样式,综合岩性特征、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及同位素地质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方面的实际材料,对区内地层进行了  相似文献   
37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六个油砂样品中游离烃、封闭烃、碳酸盐胶结物烃、束缚烃和石英颗粒包裹体烃的分步分离和抽提,并对每类烃的不同馏分进行GC-MS分析。根据所分析样品的成岩作用序列,结合样品的结构特征,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不同赋存状态链烷烃的研究表明,研究区正构烷烃峰型为单峰型,碳数分布广,具较弱的奇碳优势。烃类的母质类型显示为Ⅰ-Ⅱ型干酪根,形成于开阔水体条件下还原的淡水湖相环境。Pr/Ph比值、CPI值,在不同赋存状态烃中差异比较明显,大体上从游离烃、封闭烃、胶结物烃、束缚烃到包裹体烃有减小的趋势。结合其族组分特征,反映了油气演化的阶段性及其成藏期次和油藏微观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380.
Int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negative dislocation model (Matsu′ura et al, 1986),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active blocks under contemporary crustal movement is likely to be partially blocked on the boundaries. Suppose the lower ductile zone of boundary could slip freely, while due to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etc., the upper brittle zone would restrict such kind of relative motion, so as to give rise to stress and strain accumulation. Namely, the surface displacement in the block b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