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旁压试验成果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几项工程对旁压试验的应用及其资料的整理分析,给出了估算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砂土内摩擦角等参数的经验关系式以及应用旁压试验成果估算地基土强度、单桩承载力和基础沉降量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利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及蒸腾系数建立玉米需水量模式,并通过该模式计算出通化市玉米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其结果与农业生产实践基本相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对通化市农田水分盈亏量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并给出阶段灌溉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研,分析了攀西地区大渡河、安宁河深切河谷地貌特征和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安宁河断裂带晚新生代5阶段变形历史。研究表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安宁河断裂以挤压走滑活动为主;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断裂以斜张走滑活动为主,活动强度较弱;早中更新世之间发生的元谋运动使昔格达组湖相地层褶皱变形;中晚更新世时期发生断陷作用,形成安宁河两堑夹—垒的构造格局;晚更新世—全新世时期又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综合安宁河、大渡河河谷地貌和晚新生代地层记录和变形特征,提出了攀西高原晚新生代4阶段隆升模式:中新世早中期(12Ma之前)以缓慢隆升与区域夷平化作用为主,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12~3.4Ma)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流强烈下切的时期,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4~1.1Ma)为昔格达湖盆发育时期,中晚更新世—全新世(1.1Ma以来)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谷阶地发育时期。最后指出,至上新世晚期(3.4Ma以前),攀西高原海拔高度可能超过了3000m。  相似文献   
104.
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6日~10月24日期间,泾河、渭河连续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成阳、临潼、华县等站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渭河中下游南山支流洪水发生倒灌,尤河、石堤河、方山河、罗纹河等支流大堤受持续高水位影响先后发生决口。在渭河首场洪水过程中,临潼至华县河段洪水削峰率高达53%,传播时间52.3h,均为历史之最。对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5.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空间寻优功能和BP网络映射能力强的优点,建立了以遗传算法确定最优网络结构的进化神经网络(GA-ANN)模型,用来预测参考作物腾发量(ET0).设计多组数字实验处理,研究了输入因子间相关性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并验证了最优网络模型结构,即预测ET0的理想GA-ANN模型中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日序数为输入因子.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克服了BP网络输入层、隐含层节点确定的盲目性,适应性强,精度高,可用于ET0预测.  相似文献   
106.
从影响系统和单站要素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8月29日开封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成因,并与T213的12~24h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13预报场比实况场滞后8~10h。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建筑性能的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破坏的现象、震害情况,分析破坏原因,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基于建筑物性能的基本思想,给出了非结构构件的性能设计要求;讨论了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的抗震设计计算原则。对建筑的非结构构件提出了相应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SWAT99.2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系统地研究了红壤丘岗集水区4种林草系统(自然草被、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地表径流、根层渗漏、蒸发蒸腾、土壤蓄水量的时空特点,并用实测的地表径流对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月地表径流的Nash-Su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达到0.74,模拟值和观测值的决定系数达0.90。结果表明,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造成了径流、渗漏、土壤蓄水量月份之间的差异,年际间气象条件(特别是降水)的差异性导致了水量平衡支出项的年际差异,其中径流量和渗漏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大,蒸发蒸腾量次之,土壤蓄水量的年变化量受降水的影响最小;林地能有效地减少区域的地表径流量,其中以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效果最好;林地入渗性能大于草地;蒸发蒸腾量是林地水量平衡支出中最大的一项,且3种林地的蒸发蒸腾量均大于草地。水量平衡的预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是区域短期水量平衡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9.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成藏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储层的成岩序次、油气包裹体特征及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龄,结合构造热演化史及裂变径迹资料,对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及顶板砂岩煤层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气藏主要有两大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三叠纪末—早侏罗世,山西组、太原组主力煤层普遍处于成熟阶段,主要生成液烃、气液烃包裹体;第二期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对应于干酪根裂解气阶段,为煤层气大量生成阶段,是石炭—二叠系煤层气的主要成藏期。山西组顶板砂岩样品自生伊利石年龄约为191Ma,表明早侏罗世,伴随盆地抬升,从煤层中解吸附的油气向砂岩储层充注的最早时间。  相似文献   
110.
In this study,we have used four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SG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 from 1982 to 2012,us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data obtained from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GIMSS,1982-2006) and SPOT VEGETATION(SPOT-VGT,1999-2012).SGS values estimated using the four methods show similar spatial patterns along latitudinal or altitudinal gradients,but with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SGS dates.The largest discrepancies are mainly found in th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or the lowest vegetation coverage.Between 1982 and 1998,the SGS values derived from the four methods all display an advancing trend,however,according to the more recent SPOT VGT data(1999-2012),there is no continuously advancing trend of SGS on the TP.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GS values derived from GIMMS and SPOT between 1999 and 2006 demonstrates consistency in the tendency with regard both to the data sources and to the four analysis methods used.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the greatest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in situ data and the SGS values retrieved is obtained with Method 3(Threshold of NDVI ratio).To avoid error,in a vast region with diverse vegetation types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it is critical to know the season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particularly in areas with sparse grassland or evergreen for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