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8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676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400篇
地质学   806篇
海洋学   234篇
天文学   201篇
综合类   298篇
自然地理   125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者引入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 ,研究其性质。利用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定义I(L)值完全诱导空间 ,给出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拓扑基的表达形式 ,证得两个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映射是连续映射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建立了乘积空间的 I(L)值完全诱导空间与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乘积空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2.
利用 1 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 DY95 - 8航次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东、西两小区用多管取样器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东、西两小区共有 1 6个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 ,其中线虫类占居显著优势 ,在东、西两小区各占总栖息密度的 71 %和 6 4 %,其次为猛水蚤类和蜱螨类。 (2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 3 2 .47ind/1 0 cm2 和 1 8.0 5 ind/1 0 cm2 ,东小区高于西小区。小区各站位间的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差异显著。 (3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明显 ,由表层向底层 ,栖息密度逐渐降低。 (4)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底质沉积物、结核覆盖率和底层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底质较硬、结核覆盖率较高以及底层流较强都不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  相似文献   
23.
采用相空间重构和关联维数方法,研究了广西沿岸月平均海平面变化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相空间重构的延迟时间τ为3△t,当关联维数趋于饱和时,石头埠,北海和龙尾的相空间维数为7,而涠洲岛为9,它们的关联维数平均值平均值分别为6.6507,6.5414,6.7059.  相似文献   
24.
25.
藻类功能食品的物质基础与研究开发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藻类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现状作综述报道。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功能食品物质基础的食物纤维、PUFA、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其它有生理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26.
Abstract. The reef‐dwelling oyster Dendrostrea frons occupied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space in coral reefs of the Quirimba Archipelago, Mozambique, but supported a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variety of taxa. Assemblages on primary (substratum), secondary (dead coral heads) and ephemeral secondary space (D. frons shells) of similar area were compared across 5 depths (5, 10, 15, 20 and 25 m) and at four taxonomic levels (species, genus, class and phylum).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xonomic richness of each type of space differed with both taxonomic level considered and depth. Of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space considered, ephemeral secondary space had the most taxa at all levels with the maximum at 10 – 15 m. Despite being small in space and time, animal externa, such as shells of D. frons, may provide important niches for particular organisms at many taxonomic levels.  相似文献   
27.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资源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贝类十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在1992年研究基础上,于2003年度再赴南麂列岛对岩、沙相贝类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鉴定出贝类105种,其中岩相93种、沙相12种,6种为南麂列岛新记录种,对岩相、沙相贝类组合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相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1.25~2.20和0.54~0.70)高于沙相的(0.23~0.95和0.17~0.94).岩相贝类数量为3025.70g/m2和2660个/m2,生物量垂直分布为低潮区最高(6471.99g/m2),中潮区居中(3772.09g/m2),高潮区最小(78.35g/m2),栖息密度为中潮区最大(4245个/m2),低潮区居中(2973个/m2),高潮区最小(439个/m2).沙相贝类数量为16.81g/m2和11个/m2,低潮区(29.43g/m2和11个/m2)大于中潮区(14.01g/m2和10个/m2).通过与以往资料比对发现,岩礁贝类数量有所增加,沙滩贝类数量则明显下降,监控区贝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区域,对贝类资源变化产生影响的相关因子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8.
The author considers a problem of Lyapunov's stability of relative equilibria of a flexible nonstretchable thread attached to the satellite moving in a circular Keplerian orbit in the first approximation. When it is in the position of relative equilibrium, the thread is known to be situated either along the radius vector of the orbit (the radial equilibrium) or along the circular orbit (the tangential equilibrium) and in each case the thread can be in a folded state. The author shows that folded radial equilibria of the thread are always unstable while tangential ones are unstable if the thread is sufficiently shor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adius of the orbit. The generalized Chetaev functional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prove the instability.  相似文献   
29.
本文结合CA(cellular automata)和AR(auto-regression)提出模拟人口空间场属性变化的CA-AR模型,以1991~2006年成都市各区、县市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成都市行政区划图为基础,将行政单元转化为单元网格,分别建立成都市主城区各单元格的CA-AR模型。结果显示,模拟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较小,模拟精度较高,模型的显著性水平都比较高,说明CA-AR模型用于模拟人口空间场的人口数量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课程教材编写的背景、阐述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总结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教材的编写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