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864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686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207篇
自然地理   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梁增贤  保继刚 《地理科学》2015,35(5):544-550
以深圳华侨城为例,以地方命名和广告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意义的建构及其流变过程和特征的分析,讨论文化转型对地方意义流变的影响。研究指出,文化转型期产生多股文化时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借助空间想象化,透过建筑名称、形式、结构、景观、生活方式和社会网络等符号和关系的文化生产,并配合空间物质性建设,赋予地方新的文化意义,构筑符合主流社会阶层和时代菁英的想象的社区。在此过程中,空间的文化生产是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文化时尚为主流,其他文化共同参与,而地方意义可能呈现多元性。空间文化生产与再生产方式具有多样性,在某一时期某种文化生产方式占主导,其他方式共同发挥作用,导致地方意义形式的多样性。同一时期地方意义所呈现的复合性和多种形式可能满足了不同时代菁英多元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92.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MapGIS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专业软件,具有地质调查数据与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数据整合功能.目前该系统只在大比例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得到完全应用,并形成相应规范,在物化探工作中并未完全要求使用,物化探原始和成果资料未填入相关记录卡中,这对物化探资料查询及与地质结合使用带来不便.利用MapGIS的库管理-属性库管理模块和实用服务-投影变换模块功能,按照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多源数据的记录卡格式,能快速实现地物化遥数据数字化入库,解决地物化遥数据数字化问题,为地物化遥多源数据整合提供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93.
目前研究基于起伏地表、复杂构造和速度复杂等条件的地震精确成像方法有重要意义。逆时偏移是一种高精度的偏移成像方法。文中在声波方程中引入波阻抗函数得到一种新的无反射递推算法,并通过坐标变换原理推导出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算法,利用爆炸反射面逆时偏移原理和零时间叠后逆时偏移成像条件,实现了复杂条件下的叠后数值模拟及逆时偏移。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说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压制层间反射波,并能处理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成像问题,证明本方法有较强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型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李双成  王羊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10,65(11):1315-1324
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地理学研究范式正逐步发生改变。本文在回顾复杂性科学发展历程和当代地理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基础上,对地理系统复杂性的表现、特点、成因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比较了传统经典地理学研究范式与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差异,最后探讨了复杂性地理学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图景,即超越还原论的地理学整体思维和地学格局与过程的广义进化思维。  相似文献   
995.
陈玲玲  那日  邢万金  刘美玲 《中国沙漠》2010,30(5):1104-1107
以杨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低能离子束注入对农杆菌介导将11S大豆球蛋白基因Gy3(A1aB1b)转入杨柴愈伤组织的影响。杨柴愈伤组织经离子束注入处理后以根癌农杆菌侵染,通过GUS报告基因表达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PCR检测,发现离子注入显著增强了根癌农杆菌对愈伤组织的侵染转化效率,初步证明大豆基因已整合到杨柴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6.
Forest resources of the Selenga river ba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 utilization within the Selenga river basin on the trans-boundary territory of the Republic of Buryatia and Mongolia, their transformation due to economic exploitation, ecologoeconomic problems, and the avenues for their solution.  相似文献   
997.
坐标转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公共点点位信息可以反解两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参数。利用点位信息对平移、旋转和缩放参数的贡献特性进行分解:首先,利用坐标重心化分离平移参数;其次,对重心化后的点位分别独立解算尺度因子和旋转矩阵;进而对坐标转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并研究了其他非点位信息在转换参数解算中的贡献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通过对已有铁矿床的研究, 确认包括白尖山铁矿和八八铁矿在内的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改造型, 因此铁矿床分布具有成带的特点, 据此提出“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个找矿预测靶区, 并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年野外工作的追索和验证, 新发现8个铁矿, 确认“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条铁矿带, 取得在该区铁矿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从前人3个孤立铁矿点扩大到两条铁矿带(新增8个铁矿)、铁金属储量从不足1000万吨增加到超过3000万吨。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的突破不仅为国家提供储量丰富的铁矿资源, 也为基础地质(祁连山与阿尔金山东段的对比以及阿尔金断裂走滑距离的估算)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测井信息用于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及对比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井曲线是载有地层沉积旋回信息的信号,运用测井信息划分层序地层单元及地层对比研究自开始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定性的分析、识别发展到现在可半定量、定量提取不同级别的沉积单元界面及进行层序地层对比,更进一步克服了地质学家手工划分层序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也推进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定量化发展。岩性突变、沉积韵律是影响其测井响应及曲线形态的两个重要因素,测井响应对沉积单元界面上下岩性的类型及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声、放、电性质的变化,是利用测井信息划分沉积单元界面的基础。随着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深入,沉积单元界面识别及层序地层对比的测井研究将向更深层次、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短周期及超短周期沉积旋回的测井曲线形态内部特征提取及划分、层序地层智能动态匹配对比的方法研究将是今后开展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雷暴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模式,数值模拟了风暴演变过程 中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及地面降雹的影响. 结果指出,带电冰雹与云内强电场作用使地面降雹 量增加约50[HTK]髎[HTSS],雹块直径增大0.7mm,降雹时间滞后约3min. 文中还讨论了强电 场通过对水成物降落速度的调制来影响冰雹微观增长过程,即主要是影响碰并过程和冰雹融 化过程. 电活动使冰雹源、汇总量都减少,但汇总量减少更多,总体效果使冰雹总量增加, 数目减少,冰雹长得更大,更易降落到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