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51.
游客对海岛旅游环境的感知研究——以东山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南沿海县级海岛东山岛为例,运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法研究游客对东山岛旅游环境的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东山岛旅游环境总体感知一般;对海岛旅游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呈正面、积极感知,但对环境卫生、景区绿化、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社会治安等持保留态度;对旅游经济环境正面感知不强;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方面应当更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2.
《地图》2005,(6):7-8
200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其建院80周年华诞,这座有着585年历史的明、清皇宫,曾经见证了24位明清帝王的沉浮。直到80年前,故宫才开始以博物院的身份向普通百姓开放,把它的神秘和神奇展现在世人面前,故宫博物院从此成为中外游客必到之处,那些以前不为人见的绝世珍宝,让游客们有幸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53.
《中国测绘》2005,(5):171-172
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不少人到珠峰登山,这些登山者分别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和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进行攀登。我国珠峰地区的登山活动组织日益规范,规模逐步扩大,影响日益加深,服务质量提高,收入逐年增加,成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4.
《国际地震动态》2005,(9):46-46
一名只有11岁的英国女孩利用课堂上学来的地理知识,成功地在去年南亚海啸中救了100多人,2005年9月9日获得英国海事学会颁发的奖状。  相似文献   
55.
九寨沟国内游客特征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国内游客在地域来源、收入、职业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及基本原因.并根据其客源目标市场特点及不利因素,分别从客源市场及其结构、旅游地形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游客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之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随着现代社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已成为事实的跨文化传播途径之一。从旅游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角度,尝试地探讨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的4种基本特征:第一,游客的地域文化背景为旅游对目的地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第二,游客的出游过程使旅游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有了现实的可行性;第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特点使旅游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高效性;第四,旅游对旅游地的跨文化传播在文化价值上有所倾斜,并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57.
让旅游地图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图是行路的指南,无声的向导。它可以起到旅游行前决策、途中指导、游后回味的作用。好的旅游地图不仅具有指导旅游的功能,而且是学习知识、开拓视野的工具书,同时还应是一煽动性的“旅游广告”,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从而踏上旅途。让旅游地图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是我们编辑出版旅游地图的宗旨。怎样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8.
在旅游研究领域中,乡村性被普遍认为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然而,现有研究基本没有从游客感知视角对乡村性要素结构进行辨识,未能展现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认知逻辑,也无法体现乡村性和乡村旅游吸引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游客感知视角下,使用VEP和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受访者提供的乡村照片以及相对应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纳。研究发现:1)乡村性要素可依据游客视觉、听觉、触觉、味-嗅觉和定位系统构建乡村性结构,并可从中归纳出“本底乡村性”和“植入乡村性”两种类型。2)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在个人主观层面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的感知特征,其中“核心乡村性”和“边缘乡村性”两者之间界限模糊,且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3)在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性和乡村旅游吸引力之间存在“感知系统—乡村性要素—乡村性景观—乡村旅游吸引力”为逻辑主线的认知机制,认为乡村旅游吸引力虽然可以以本底乡村性构成的本底性景观为基础,但同时也是一个复合的结构,由本底乡村性、植入乡村性组合而成的本底性、植入性和融合性景观综合构成,其中尤其不能忽略融合性景观对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营造作用。  相似文献   
59.
东道主和游客是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旅游体验价值为中介,探讨乡村旅游主客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实地数据调研,运用SPSS,AMOS,BOOTSTRAP多元统计技术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主客互动中的社会互动维度和互动质量维度对游客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验价值在社会互动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以及互动质量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服务互动对游客公民行为的驱动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基于感知情境的北京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建国  张妍  黄杏灵 《地理科学》2018,38(4):564-574
基于对北京16个景点游客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北京市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影响自然风光类景区和现代文化类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最主要因子为服务水平;便利性对历史古迹类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最大,景区主体特征对博物馆类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最为显著,而安全水平对各类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相对显著,反映出北京市旅游景点整体安全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不同类型景区之间游客满意度和出游决策路径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游客满意度对出游决策有正向影响。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北京市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需强化景区主体特征,完善景区的旅游功能,加强景区类型的划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增强游客体验性,从而提升北京旅游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