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出台背景2011年国家出台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近年来国家为规范房地产供地、促进闲置地利用屡出新政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2.
今日资讯     
《今日国土》2012,(2):4-5
国务院我国将严控用水总量国务院2月16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意见》指出,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要求,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为此,我国将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  相似文献   
53.
俞孔坚  游鸿  许立言  袁弘 《地理研究》2012,31(7):1173-1184
基于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从市场机制下的供给方视角出发,提出了预测大都市区住房建设区位选择的一个新模型,并利用2005~2009年北京市新增住宅项目的抽样空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应用阻力面模型模拟了北京市未来住宅建设用地开发压力和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北京市的新增住房用地区位选择总体上符合单中心同心圆的基本模型,但正在逐渐向等级制特征下的多中心格局演化,北部、西北部区县的中心城区以及南部新城、新开发区周边更有可能成为潜在的下一轮住宅建设核心区,从而成为城市扩张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4.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城市地价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特殊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城市地价的时空变化日趋复杂。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从宏观上讲,地价时间上演变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大的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对地价变化影响显著。从中观上讲,地价空间上演变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规划、公用设施状况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上述两者共同作用于地价的变化,并且两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通过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期快速、直观、准确地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为城市地价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城市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海珍  李旭宁  张凌 《地理研究》2012,31(10):1806-1814
优美的城市景观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 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感, 对城市的品质内涵也有重要影响。由于大多数景观效益是隐性的, 其舒适性价值难以用货币价格直接测量, 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特征价格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杭州市为例, 从建筑、邻里、区位、景观四个维度选择25个解释变量构建特征价格模型,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各类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宅价格与到西湖和公园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公园的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其中, 到西湖和最近公园的距离每增加1%,住宅价格将分别下降0.240%和0.036%;公园的面积每增大1%,附近的住宅价格则提高0.012%;广场、山景、钱塘江等景观也对周边一定范围内房价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6.
北京市1996-2007年住宅空调致冷耗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资料,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城镇住宅空调致冷耗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一定建筑设计标准下,直接影响城镇住宅空调致冷耗能的因子主要有降温强度、城镇人口数、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城镇家庭空调器拥有比例。总的来说,由于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人口、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镇空调器拥有比例在不断增加,因此,无论气候变暖或变冷,各地空调致冷耗能不可避免地在增加。在上述因子中,气候是目前为止唯一可能起到降低能耗作用的因子。对于城市化较快的北京市,由于城镇家庭空调器拥有比例的快速增长,城镇家庭空调器拥有比例这一因子对空调致冷耗能增量的贡献率普遍最大。  相似文献   
57.
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差异的核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吴康敏  张虹鸥 《地理学报》2021,76(8):1924-1938
构建并阐述城市住宅的特征租金理论框架,建立包括建筑特征、便利性特征、环境特征、区位特征在内的“四分法”特征租金模型。以2020年3月广州中心城区23126套待租住宅的挂牌月租金单价为基本数据,通过分级空间统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的空间差异格局与空间关联性,构建4要素12个指标的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3种模型比选,采用空间误差模型测度住宅租金的影响因素,并筛选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在研究城市内部住宅租金影响因素时,可采用本文构建的特征租金理论框架及其特征租金模型;② 广州中心城区中低租金水平的住宅数量最多,住宅租金呈现核心区高,外围城区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关联特征;③ 建筑特征(建筑面积、朝向与楼层、房龄、电梯与物业)、便利性特征(地铁便利性、办公便利性、基础教育便利性)、环境特征(公园可达性、工业污染影响)和区位特征(距市中心距离)共4个方面的10个因素对广州中心城区住宅租金差异有显著影响;④ 建筑面积、房龄和距市中心距离是住宅租金的3个最关键核心影响因素,电梯与物业、办公便利性也是核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中国城市房价、收入与房价收入比的时空分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如  谷跃  宋伟轩 《地理研究》2021,40(9):2442-2458
中国城市房价快速增长背景下,城市房价、收入与房价收入比空间格局既有相似性,也表现出差异性,其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本文以中国337个地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尔指数、位序-规模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2009—2018年中国城市房价、收入和房价收入比的时空分异格局、整体稳定性和空间依赖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① 中国城市房价增长呈现出波动性特征,整体分异程度增强,房价城市体系呈现“金字塔型”结构,收入则表现出平稳增长态势,整体分异度降低,城市体系呈现“橄榄型”结构,在房价与收入共同影响下,房价收入比整体差异性显著加强;② 城市房价空间格局表现出“地带性”与“等级性”差异并存,而收入更多表现出“地带性”差异,房价收入比则以“等级性”差异为主;③ 城市房价和收入类型的稳定性和空间依赖性较强,高、低水平城市存在两极分化与“俱乐部收敛”现象,房价收入比稳定性相对较弱。对中国城市房价、收入和房价收入比时空分异格局和空间关联效应的分析,可以为探索中国城市房价收入比空间分异模式与机理提供必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9.
选取2001年、2006年、2009年、2016年4个时点的城市商品住宅交易数据,基于空间分析与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开封市住宅价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区域一体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市城区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由单中心模式向多中心结构转变,邻近郑州的金明区正成为房价“高峰”;跨界交通和新城规划等一体化因素对开封市住宅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影响力随着一体化推进而变化。其中,郑开大道对住宅价格的正向促进作用呈先增后降的特点,开通相对较晚的郑开城际轻轨对住宅价格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开封西郊金明区的快速扩张弱化了其潜在效应。这有效地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住宅价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0.
中国住宅出让地价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2009~2013年招、拍、挂出让的住宅用地数据,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单元,建立区域住宅地价综合模型,选取地价水平、地价增长率和交易宗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综合分析了中国住宅出让地价的发育特征,利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了各类地价发育形态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住宅出让地价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城市群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城市群内部围绕中心城市增长等空间格局特征;中西部地价高增长的单元多于东部,西北、东北中南部、四川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地价高增长的聚集区;住宅市场活跃度呈阶梯状变化,活跃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长三角、长江中游、辽宁中部、哈尔滨、成渝、滇中、呼包鄂等城市群。根据综合特征,中国住宅出让地价空间发育可分为成熟稳健型、发展完善型、成长发展型、萌芽起步型和成长受阻型5类,相邻发育形态在空间关系上表现出互为邻里的特征。各类发育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区位条件、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是地价发育成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均GDP、国土开发度提升将促进地价形态发育程度;而人口吸引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将导致地价形态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