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6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4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土壤碘的来源及其与我国地甲病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发庆  谭见安 《地理科学》1989,9(4):369-377
  相似文献   
82.
目前测一痕量铍的分光光度法[1][2]已有介绍,早在1928年就有人[3]研究了Be与醌茜素(1,2,5,8-四羟基蒽醌0的显色反应,但灵敏度低,稳定性差,近近所研究的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有Be-CAS-CTMAB法测定矿石中铍[4]和Be-CER-CPB测定天然水中铍^[5],前者的干扰严重复 ,后者的测定范围窄,本文研究了在NaOH的碱性介质中,在CTM-AB存在下Be与醌茜素的显色条件,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6nm,铍的含量在1-5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显色10min后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至少可稳定4h,采用萃取分离方法可以消除干扰物质,试验证明,方法对地质样品中痕量铍的测定,可以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西藏申扎县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申扎县甲岗雪山钨钼铋多金属矿床是藏北地区首个发现的内生钨钼铋多金属矿床。矿区共发现钨钼(铋)矿(化)脉22条,主要赋存于白云母化、硅化、云英岩化蚀变的二长花岗岩体及其与石炭系下统永珠组砂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对甲岗雪山钨钼(铋)矿区矿石H、O、S、Pb和稀土元素等分析表明,成矿物质(包括流体和矿质)均主要源自岩浆,成矿温度变化为183-420℃,平均为335℃,具中高温成矿特点。矿化流体应是一种富碱质弱酸性流体,其中成矿物质主要以氟和氯络合物形式迁移。矿石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平均值为21.37Ma,表明矿化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期,与矿区内的二长花岗岩(U-Pb年龄 22.22 Ma)接近并略晚于岩体形成时间。揭示出钨钼铋成矿作用与喜马拉雅早-中期二长花岗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为一典型的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石英大脉型钨钼铋多金属共生矿床。  相似文献   
84.
冯静 《岩矿测试》2005,24(2):138-140
应用甲基膦酸二甲庚脂(P350 )萃取分离干扰元素,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铟。方法检出限为0. 022×10-6,对铟含量为0. 064μg/g和4. 1μg/g的样品进行11次测定,RSD分别为12. 2%和6. 4%。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符合。  相似文献   
85.
于2011年6月12日至28日采集黄海表层海水进行甲板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添加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释放二甲亚砜(DMSO)的动态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及不同氮、磷、硅比值的营养盐的加入,均会导致培养体系中叶绿素a(Chl-a)、溶解态和颗粒态DMSO(DMSOd和DMSOp)含量的增加。培养实验过程中,DMSOp的浓度变化趋势与Chl-a相一致,其中在氮/磷比值最高(32∶1)的培养体系内DMSOp浓度最大,而DMSOd的浓度变化有一定的波动。此外,N、P营养盐相对于Si对DMSO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微量营养元素Fe可能并不是影响黄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1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6.
段磊  杨胜科  王文科 《地学前缘》2021,28(5):104-113
研究抗生素在浅层地下水中不同相态间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抗生素的行为特征及评估其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三维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胡敏酸(humic acid, HA)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在地下水中不同相态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探讨了HA浓度、pH值、温度对SD在不同相态间分布的影响,对淬灭过程进行拟合并计算了分配系数、淬灭参数以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地下水中SD浓度(0.5 mg/L)较低时或者HA浓度增加(0~20 mg/L)时,HA可显著促进悬浮相中SD比例的增加;SD对HA的淬灭机理为形成复合物的单一静态淬灭,结合位点数均约为1,荧光淬灭常数Ksv为5.271×103 L/mol,淬灭速率常数Kq为5.271×1011 L/(mol·s),属于自发的放热过程;体系处于低温(15 ℃)、弱碱性(8~10)pH值环境时,SD对HA的淬灭作用最强,HA对SD进入悬浮相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87.
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β-N-methylamino-L-alanine,BMAA)主要来自淡水或海洋环境中的蓝藻和硅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明显的生物放大作用,被认为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近年,BMAA及其同分异构体2,4-二氨基丁酸(2,4-diaminobutyric acid,DAB)在我国及其他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的贝类水产品中被普遍检出,潜在威胁消费者健康和海洋生态安全。但目前有关BMAA对海洋微藻的化学生态学作用尚不清楚。为此,通过向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MAA及20种蛋白氨基酸,探究了BMAA单独及其与氨基酸联合作用96 h对球等鞭金藻比生长率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微藻吸收外源BMAA的含量。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能吸收培养体系中的外源BMAA,吸收量与BMAA的添加浓度呈正相关,且进入细胞内的BMAA多半以溶解结合态形式存在;BMAA抑制批次培养的球等鞭金藻比生长率的96 h半效应浓度(96 h-EC50)约为2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BMAA 96 h后球等鞭金藻细胞内酪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合成量明显降低;除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外,其他17种氨基酸与BMAA联合暴露实验均增强了BMAA对球等鞭金藻比生长率的抑制效应,这可能与培养体系中的氨基酸促进了微藻吸收外源BMAA的能力有关。因此,海洋生态系统中BMAA毒素的化学生态学作用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BMAA抑制球等鞭金藻有丝分裂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8.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从北向南依次可划分为3个成矿亚带:勒青拉-洞中松多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亚带,驱龙-甲马-邦铺斑岩铜钼成矿亚带,克鲁-冲木达斑岩-矽卡岩铜钼金成矿亚带。驱龙-甲马-邦铺成矿亚带内矿床的类型以斑岩型为主,部分伴生有矽卡岩型及热液脉型矿床。夏垅矿床位于驱龙-甲马-邦铺斑岩铜钼成矿亚带的西段,产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基中,属于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对夏垅矿床内与石英、方铅矿、闪锌矿密切共生的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定年,确定其坪年龄及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56±0.22) Ma和(23.9±1.6) Ma。该矿床作为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以及冈底斯火山岩自西向东逐渐变年轻的时空迁移规律说明在冈底斯成矿带的西侧存在着岩浆活动。夏垅矿床成矿年龄的精确测定把驱龙-甲马-邦铺斑岩铜钼成矿亚带向西延伸了120 km,增大了该成矿亚带的找矿潜力,为在该成矿亚带内寻找此类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提供了理论及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89.
晚三叠世甲丕拉组地层出露于藏东类乌齐地区,总体呈NW—SE向不等宽的条带状展布,通过近年来的1∶5万类乌齐县等4幅区调,将测区甲丕拉组由老至新划分为岩性组合不同的3个(一、二、三)岩性段。一段主要是一套紫红色砂砾岩,具山前河流砂砾岩相特征;二段主要是一套灰色砂岩、灰岩互层,具滨浅海钙质碎屑岩-碳酸盐相特征;三段为红色碎屑岩,具滨岸砂页岩相特征。各段化石种类亦不同。将甲丕拉组分段有助于藏东基础地质调查,为该区地层地质研究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90.
甲岗雪山钨钼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境内,是西藏首例云英岩型钨矿床,关于该矿床的研究对探讨区域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成矿作用与矿区内的二长花岗岩紧密相关,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内部和紧邻岩体的围岩中.矿体的类型包括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多呈细脉状或者浸染状产在云英岩或云英岩化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少量呈大脉状产于围岩地层中.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来源,挑选云英岩型矿体和石英脉型矿体中的黑钨矿、石英进行H、O同位素测试,挑选金属硫化物进行S、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黑钨矿δ18OV-SMOW(‰)值集中在3.7~4.7;石英的δ18O水值为2.0‰~4.3‰,δD值为-131‰^-8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脱气后的岩浆水,可能混入了极少量大气降水.矿石硫化物δ34S的值为+2.2‰^+5.3‰,表明硫来自岩浆;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分别为18.582 2~18.797 1、15.671 7~15.760 6、39.462 5~39.501 2,进一步表明成矿物质铅主要来源于中拉萨地体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可能有少量来自围岩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