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6篇
  免费   800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609篇
地质学   3564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79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描述了可可西里山南狮头山含硬玉岩类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含硬玉岩类的原岩为辉长岩,围岩为石炭—二叠系。由于变质作用不彻底,保留有原岩的矿物组合。典型的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为:钠长石 硬玉 霓石 蓝闪石 绿帘石 绿泥石。硬玉SiO2、FeO偏低,Al2O3、Na2O明显偏高,变质矿物组合中以富钠矿物为主,缺少石英,与国内外含硬玉岩类的原岩成分、变质矿物组合均不相同,是一种新的高压低温硬玉岩类。狮头山高压变质带向西延至若拉岗日、大横山一带,与北侧的西金乌兰—金沙江板块缝合带(西段)平行产出,以此推测缝合带南侧的羌北—昌都板块向北消减于巴颜喀拉板块之下。  相似文献   
92.
大别山南坡蕲春等地榴辉岩的发现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杰  刘小汉 《地质通报》2003,22(10):798-802
20世纪90年代早、中期,一些研究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情况,将大别山腹地的大别杂岩出露区划分为“北大别地体”、“UHP地体”和“宿松地体”3个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其中“北大别地体”和“宿松地体”2个地体被视为不含榴辉岩的构造单元。然而,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北大别地体”中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榴辉岩露头。近期笔者在“宿松地体”中也首次发现了榴辉岩露头。上述事实表明前人仅仅根据榴辉岩的出露将大别杂岩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的认识是不妥的,大别杂岩应该为一个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的构造-岩石单元,属于同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93.
中国西部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采集了大量的西部地质灾害数据,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对地质灾害数据进行管理,建成具有强大的属性查询统计、空间检索、空间分析功能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本文就建立这一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模块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4.
根据Green et al(1986)提出的三元长石温压计公式.以长石三元固溶体和矿物相平衡为基础,通过热力学推导,建立了联立方程法和迭代法两种计算三元长石温度的方法。根据联立求解可获得TAb-Or、TOr-An,TAb-An三个温度值,迭代法求解可获得TAb,TOr,TAn三个温度值。因此,一个样品可计算出6个温度数据。选择粤西地区有代表性的18个花岗岩体,按混合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岩浆建造南岭系列花岗岩→岩浆建造长江系列花岗岩的顺序,进行三元长石法的温度计算,所得到的相应各建造和系列花岗岩的上限温度为755℃→766℃→865℃→970℃;下限温度为664℃→665℃→775℃→814℃,亦即上下限温度都逐渐升高,其规律性与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体现了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
A high-angle ductile thrusting deformation with top-to-the-north movement penetratively developed in the Proterozoic-Early Paleozoic metamorphic rocks along the Central East Kunlun belt. The deformed rocks suffered epidote-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On the basis of our previous study, we present more data in this paper to further support that the ducdle thrust deformation occurred in the later Caledonian an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formation. A zircon U-Pb concordant age of 446±2.2 Ma of a deformed granodiorite in the ductile thrust zone was obtained and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lower limit of the deformation. A syntectonically crystallized and also strongly deformed hornblende Ar/ Ar dating gives an Ar/Ar plateau age of 426.5±3.8 Ma, which represents the deformation age. A strongly orientated muscovite gives an Ar/Ar plateau age of 408±1.6Ma, representing the cooling age after the peak temperature, constraining the upper limit of the ductile thrust deformation. This ductile thru  相似文献   
96.
Mineral deposit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rth's crus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th.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Earth, controlled by the gravitational contrac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lighter elements, such as radioactive, halogen-family, rar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lkali metals, migrated upwards; whereas heavier elements, such as iron-family and platinum-family elements, base metals and noble metals, had a tendency of sinking to the Earth's core, so that the elements iron, nickel, gold and silver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rth's core. Howeve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atified structure of the Earth, the exist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viscosity differen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arth resulted in vertical material movement manifested mainly by cascaded evolution of mantle plumes in the Earth. The stratifications and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Earth were interdependent and constituted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mantle-core movement.  相似文献   
97.
青海东昆仑肯德可克金-有色金属矿床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肯德可克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有多种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矿物组成复杂,本文在详细的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特征,并根据成矿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特点和矿物间的穿插关系,划分了成矿期次,进而确定该矿床为-多期成矿作用叠加的叠生型金-有色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8.
鞍山市西郊区水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鞍山市西郊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双层渗流二维平面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Galerkin有限元法求解模型,从模型的计算结果可见该区观测点水位绝对误差较小,达到了规范要求的计算精度,同时,在此区内有一个大漏斗,在东南的铁西一带也有一个小漏斗。由于铁西一带是主要开采水源区,开采水量较大,所以漏斗逐渐向外扩大且水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一变化规律与实际水位一致,说明计算水位基本上反映了实际水位空间变化的规律。因此根据模拟参数利用此模型对该地区进行了水位预测,共预测了四年的水位状况,并依据水位的预测结果对该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西昆仑山阿卡孜岩体是该区已知的最古老侵入体。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赫罗斯坦群(TTG岩系)中。获得最新的单颗粒锆石SHRIMP年龄为2426±46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度富K特征;∑REE为409.94×10~(-6)~787.76×10~(-6),δEu为0.48~0.73;微量元素显示富集大离子元素。综合分析该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碰撞后拉张背景,是TTG岩系(赫罗斯坦群)重熔的结果。这对研究西昆仑山早前寒武纪陆壳增生及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0.
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进行的大规模天然气勘探工作表明,可以为西气东输工程准备较为充分的天然气可采储量.同时,根据对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五省市天然气需求的预测,天然气需求市场的形势良好.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境内第一条达到国际标准的大口径、高压力、长距离输气管道.通过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西气东输工程从管材及制管、焊接、内涂敷、压缩机增压系统优化、自动化控制到流量计量和焊接的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西气东输工程跨越多个自然环境区和地质构造区带,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就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预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