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1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测绘学   581篇
大气科学   441篇
地球物理   545篇
地质学   1718篇
海洋学   352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389篇
自然地理   42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92.
利用磁梯度法研究我国地幔导电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华  姚同起 《地震学报》1997,19(2):164-173
利用磁梯度法的原理,对我国地磁台网中的25个台站1992年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寻找磁变化在平面上最佳多项式拟合形式,获得了25个台站的日变4个谐波成分的较好的C值估计.通过非线性不定问题反演方法,探讨了各台站地下的导电率结构.研究指出,在我国的西南部、北部及其它地区之间C值和地下深部导电率结构存在差异.探讨了用改善梯度法研究深部导电率结构的可能性,指出梯度法在地球深部导电率结构及有关应用研究方面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93.
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扩散和对流等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解释氡法探寻深部矿藏、预报地震和研究地球动力学带等方面的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镭传氡和氡传氡,也可能是借助于其它的物质或自然力来传递,传递方式有二棒接力和多棒接力.扩散和对流等10多种作用.一般地说,只能使氡气作短距离的迁移,而接力传递作用则可以解释氡作长距离的迁移.  相似文献   
94.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经验统计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炯心 《地理研究》1997,16(1):23-30
以黄河下游历年实测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下游河道淤积量与淤积强度的经验统计关系。揭示了不同粒径组泥沙的来量和它们在全沙中所占的比率对下游河道淤积特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高含沙洪水及清水基流对下游河道淤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基于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分析,人类活动、人口增长使CO2、CH4、H2O、N2O等含量急骤增加,导致气候变暖、水资源危机加重;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加重;能源和原材料的缺乏;废物的排放量增大以及变异生物新种的发现;另外需要保护土壤。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合理解决均是地球科学优先和急于考虑的,这需要一个高素质的队伍,具有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知识的复合人才,因而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要以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96.
热液中二氧化硅与成矿元素锡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液中二氧化硅与成矿元素锡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樊文苓陈紫新王声远田弋夫(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550002)关键词锡石溶解度二氧化硅的络合作用迁移形式前人对锡在流体中迁移形式的实验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表明,锡(Ⅱ)的多种氯络合物是高温...  相似文献   
97.
影响碳酸盐岩比溶蚀度,比溶解度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真 《广西地质》1997,10(3):37-44
文章在研究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等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广西碳酸盐岩比溶蚀度,比溶解度的数学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98.
水盐体系溶解度计算中的电解质溶液Pitzer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盐体系溶解度的理论计算,由于受电解南浓液理论发展的制约,长时间以来未能得到解决,1973年Pitzer提出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模型,这是一种半经验的统计力学模型,可以处理从很稀直至高浓度范围的电解质溶液。本文作者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利用此模型于有关盐湖卤水的溶解度计算。本文介绍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模型进行水盐体系溶解度计算的有关问题,以及作者们近年来在北领域的研究工作概况。其中包括含锂盐浓  相似文献   
99.
基于近年来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即初始条件、临界状态和自相似性,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质现象分形统计学的主要内涵:地质数据的分形结构及其地质学意义、地质时空结构的自相似性及其嵍ρЩ啤⒌刂氏窒蟮姆中沃亟ǎǚ中喂乐担┯肟蟠卜中瓮臣圃げ夥椒ā  相似文献   
100.
海洋中磷的循环与沉积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磷在海洋中的循环与沉积主要是靠生物作用进行的。海洋表层水中的溶解磷几乎全部被海洋植物摄取,海洋植物及动物死亡后最终以生物碎屑的形式沉入海底,在其沉降和到达深层水的过程中大部分被分解、破坏,变成可溶组分又重新返回海水,使深层水中磷浓度提高。含磷浓度高的深层水被上升洋流带到表层后又被生物吸收,重复循环。当上升洋流抵达大陆边缘,特别是遇有陆缘坻存在时,磷等营养物质滞留,导致磷质生物大量繁衍,死亡后沉积,并经成岩作用,便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